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我有800个心眼!

第54章 险境!断粮与新的猎物

  山林的深处,孤军。

  经过多日与日军“扫荡者”部队的周旋,张峰和他麾下的这支小部队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弟兄们满脸疲惫,曾经锐气的眼神,此刻也有了焦虑。

  连续的战斗和急行军耗尽了他们的体力,而比体力消耗更可怕的,是物资的极度匮乏。

  “连长……”负责后勤的李念乡声音沙哑,手里捏着一本破旧的记录本。

  他找到正在一块岩石上擦拭着驳壳枪的张峰,艰难地开口,

  “咱们的粮食……已经见底了。省着吃,最多……最多还能撑一天,而且只是勉强填个肚子。”

  张峰擦枪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李念乡,示意他继续。

  “弹药……更紧张。”李念乡的嘴唇有些干裂,

  “平均下来,每个弟兄手里剩下的子弹,不超过五发。掷弹筒和迫击炮那边……更是只剩下个位数了。好几位弟兄的枪,已经成了烧火棍。”

  站在不远处的陈医生也走了过来,脸色同样凝重,

  “连长,药品也基本用完了。前几天战斗留下的伤员,不少伤口开始发炎、化脓。没有消炎药和干净的纱布,我……我只能眼睁睁看着……”

  他的声音哽咽了,说不下去。

  空气仿佛凝固了。

  饥饿、疲惫、弹药告罄、伤员无法救治……这一件件,套在了这支孤军的脖子上,并且在不断收紧。

  弟兄们虽然纪律仍在,但低落的士气,已经无法完全掩饰。

  偶尔响起,有弟兄空腹的咕噜声,和伤员的呻吟声。

  张峰将驳壳枪的零件一一拆开,又仔细地组装回去。

  但李念乡和陈医生都看到,他握着枪管的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他知道,部队已经到了极限,稍有不慎,或者再拖延下去,等待他们的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但他不能慌,更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动摇。

  他是这支队伍的灵魂和支柱,他倒了,人心就彻底散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李念乡的肩膀,声音依旧沉稳,

  “我知道了,辛苦你了,李排长。还有陈医生,尽力就好,弟兄们都能理解。”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或坐或卧、面带愁容的弟兄们,提高了声音,

  “弟兄们!眼下的困难,大家都清楚。没吃的,没子弹,还有小鬼子在屁股后面撵着。但是!”

  他的语气陡然变得有力,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穿上这身军装,拿起枪杆子打鬼子的军人!”

  “这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就能让我们把枪扔了,跪地求饶吗?”

  “不能!”李勇第一个站起来吼道,虽然声音嘶哑,但气势不减。

  “不能!”稀稀拉拉,但同样坚定的声音跟着响起。

  张峰点了点头,那是属于军人的忠肝义胆,也是绝境中不灭的信念,

  “没错!不能!想想我们牺牲的弟兄,想想还在受苦的父老乡亲!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还有一口气,就得跟小鬼子干到底!”

  “饿肚子算什么?没子弹,我们还有刺刀,还有拳头,还有牙齿!小鬼子想啃掉我们这块硬骨头,也得崩掉他们满嘴的牙!”

  一番话语,虽然无法变出粮食和弹药,却像是一针强心剂。

  原本低垂的头颅,又慢慢抬了起来。

  安抚了众人后,张峰独自走到悬崖边,望着远处连绵起伏、被暮色笼罩的山峦。

  他大脑急速思考,以及“心眼洞察”能力的全力开启。

  坐困愁城,只有死路一条!这是他脑海中最清晰的判断。

  等待救援?不现实。他们深入敌后,与主力部队早已失去联系。

  突围?没有足够的弹药支撑,面对日军的封锁线,无异于自杀。

  唯一的生路,就是主动出击!而且,目标必须是能够立刻解决他们燃眉之急的,敌人的补给线!

  张峰闭上眼睛,心神沉入“心眼洞察”的世界。

  他的意识如同雷达般扫过周围附近的山区,过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专注于搜索日军“扫荡者”部队的后勤运输迹象。

  敌人的主力部队、巡逻队、固定据点……这些都被他一一略过。

  他的目标,是维系着敌人正常运转的血管,运输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峰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长时间、大范围地使用“心眼”,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尤其是在他身体本就虚弱的情况下。

  但此刻,他别无选择。

  终于,他的“视线”捕捉到了一条线索!

  那是一条隐藏在群山褶皱中、相对偏僻的骡马道。

  与日军主要的公路运输线不同,这条小道更为隐蔽,显然是为了避开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袭扰,专门为前线某些据点或小股部队提供补给的。

  通过“心眼”的持续观察,张峰发现这条骡马运输线有着固定的规律,

  大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支规模不大的骡马队通过,运送的物资主要是粮食、弹药和一些日用品。

  最关键的是,根据“心眼”的感知,负责押运的日军兵力并不多,通常只有一个小队左右,而且装备主要是步枪,仅有少量轻机枪。

  “就是它了!”张峰猛地睁开眼睛,精光四射。

  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赌博。

  他们现在连一次像样战斗的弹药都不足,却要去主动攻击敌人的补给线。

  一旦情报失误,或者遭遇强敌,或者战斗拖延引来敌人援军,后果不堪设想,结局只能是全军覆没!

  但,这也是唯一的生机!

  成功了,他们就能获得急需的粮食和弹药,甚至能打乱敌人的部署,赢得喘息之机。

  张峰立刻召集了李勇、赵强、李念乡等几位排长。昏暗的光线下,他将自己的发现和那个大胆的计划和盘托出。

  “……情况就是这样。”张峰指着地上用树枝画出的简易地图,标记出那条骡马道的走向和预定的伏击地点,

  “我们必须打掉它!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李勇听完,眼睛瞪得溜圆,沉默片刻后,猛地一拍大腿,

  “娘的!饿死也是死,被鬼子抓住也是死,拼死也是死!与其窝囊地死,不如跟小鬼子干他娘的一票!连长,我同意!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赵强眉头紧锁,他比李勇想得更多,也更清楚其中的风险。

  但他看着张峰的眼神,想起之前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经历,又看了看周围弟兄们期盼的目光,最终也点了点头,

  “风险很大,可以说是孤注一掷。”

  “但连长说得对,这是唯一的活路。我没意见,坚决执行命令!”

  李念乡作为后勤负责人,最清楚部队的窘境,他毫不犹豫地表态,

  “连长,只要能搞到粮食弹药,让我带人去堵枪眼都行!”

  “好!”张峰见骨干们都统一了意见,心中稍定,

  “既然如此,那就立刻准备!把我们仅剩的弹药集中起来,优先配给枪法好的弟兄和机枪手。”

  “所有人勒紧裤腰带,检查武器,保养到最佳状态!天黑之后,我们出发,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命令传达下去,原本沉寂的休整点立刻变得忙碌起来。弟兄们虽然饥肠辘辘,但眼中却重新焕发了神采。

  他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自己的武器,将仅有的几颗子弹压入弹匣,互相检查着装备。

  一种破釜沉舟、向死而生的悲壮气氛,在队伍中悄然蔓延。

  ……

  此时,在几十里外的日军临时指挥部里,佐佐木大佐正看着地图上代表张峰部队的那个不断移动、却始终无法被彻底围歼的红色标记,

  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根据情报,这股顽抗的“支那豚”已经断粮数日,弹药也消耗殆尽。

  他已经下令,进一步加强封锁线,缩小包围圈,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哼,看你们还能撑多久。”佐佐木自言自语,

  “嘿嘿嘿!很快,大日本皇军的铁壁合围之下,你们要么乖乖投降,要么就在饥饿和绝望中被彻底消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