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九八从小镇青年开始

第37章 买房

  可如今眼瞅着快开学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景象就要告一段落。

  学生们一上学,晚上出门的时间少了,烧烤摊的人流量至少会减少一半。

  以往拥挤的桌椅,到时候可能会空出不少。

  不过,胡军也早有心理准备。

  这天晚上,烧烤摊的生意有些冷清,稀稀落落的几个食客坐在桌前,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烤串。

  胡军和王倩站在烧烤炉旁,百无聊赖地看着炉子里的炭火,偶尔翻动一下架上寥寥无几的肉串。

  胡建国和吴淑珍坐在卤味桌旁,轻声聊着天,打发着这略显漫长的时光。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烧烤摊前。

  胡建国定睛一看,来人竟是老领导袁线长,他赶忙站起身,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老领导来啦,要不要坐下来吃些东西?”

  袁线长摆了摆手,神色略显急切说道:“建国,我来找你可不是为了吃东西,是有事儿。”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那儿子在武汉看中了一套房子,想买下来,可手上没那么多钱。”

  “我想把我这套房子卖了,再带着孙女孙儿一起过去。你看你们想不想要买?”

  胡建国一听,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哟,您怎么突然要卖房啊?那您以后住在哪里啊?”

  袁线长解释道:“我和老婆子打算回武汉老家住,老家还有房子。孙女孙儿就跟着他们爸妈。”

  胡建国点了点头,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还没等他开口,袁线长又说:“这套房是单位分的房,没有房产证,我也不跟你多要,87个平方,就38000块钱。”

  胡建国正想回绝,话到嘴边。

  “这……这不我要那房也没用啊!再说38000块钱,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啊。”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胡军,突然上前一步。

  “袁叔,能便宜点不?我们真没那么多钱。”

  胡建国闻言,惊讶地看向胡军,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胡军眼神制止了。

  胡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心里清楚,虽然家里拿不出这么多现金,但买房是一件大事。

  没有房产证虽然是个问题,但袁线长的为人他信得过,而且这房子地段不错。

  在上世,这也是最繁华的街道,门面都租不到。

  虽然这房不是门面房,但把这房子改一下,变成门面,现在还没有人管这些。

  把房子一改,证件一办就行了。

  袁线长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孩子,这价格真不高了。我也是着急用钱,不然也不会想着把这住了多年的房子卖掉。”

  胡军诚恳地说道:“袁叔,我们家的情况您也了解一些。这一下子拿出38000块钱,实在是太为难了。您看能不能再降一降,”

  “我们也真的是有诚意想买。以后您要是回来这边,我们也随时欢迎您来家里做客。”

  一旁的胡建国看着胡军,心里既惊讶又欣慰。

  惊讶的是儿子突然有了这样的主见和魄力,因为这几个月对儿子的了解,等过后再去问小军干嘛要买.

  但也选择相信儿子,暂时没有再出声。

  王倩也在一旁帮腔道:“袁叔叔,您就再考虑考虑吧,您把房子卖给我们,也算是放心。”

  袁线又想到自己确实急需用钱,不禁有些动摇。

  “那你们最多能出多少?”

  胡军和胡建国对视一眼,胡军咬了咬牙说。

  “袁叔,我们最多能拿出30000块。这已经是我们家能凑出来的全部积蓄了。”

  从五月初支起烧烤摊至今,已近四个月光景。

  起初每日营业额不过二百出头,随着火候和调味愈发娴熟,烤串香飘满街,回头客口口相传,如今每日保底能有四百元进账,生意火爆时甚至突破七百元。

  望着滋滋冒油的烤架,我总想起上一世的记忆——九十年代末到千禧年初。

  同样的街角,同样的烟火气,有人靠着这一方烧烤摊,短短两年就攒下一百多万身家。

  而现在,我手中的存款已累积到三万五,刚好够买下袁叔的老房子,再翻新装修一番,日子正朝着理想的方向稳步迈进。

  袁线长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行吧,看在你们这么有诚意,也看在我和建国这么多年的交情上,就30000块卖给你们。不过,咱们可得把协议写清楚了。”

  胡军和胡建国闻言,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胡军连忙说道:“谢谢袁叔,您放心,我们肯定把协议写得明明白白的。”

  谈妥之后,胡军和胡建国开始商量凑钱和后续的手续问题。

  胡军心里清楚,这30000块钱都是这几个月赚的。

  胡建国满脸疑惑,看向胡军,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问道:“小军你买下这房干嘛?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咱家辛苦攒的钱,就这么投进去,可得想清楚啊。”

  胡军嘴角上扬,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兴致勃勃地比划着解释。

  “爸,你没看到?袁线长家就在这后面,离咱们烧烤摊不远,只不过稍微被几棵树和杂物遮挡了一点。”

  “你想想,我们把阳台打通,开个门,再在外面弄个遮阳棚。这房子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咱们烧烤摊的店铺啊!”

  胡建国顺着胡军手指的方向望去,仔细打量了一番袁线长家的位置和房屋格局。

  可不,正如胡军所说,从烧烤摊这边到那房子,本来就挨着大门十来米的距离。

  若真按胡军说的改造,原本露天的烧烤摊就能搬进室内,从此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出摊。

  即便遇上连绵雨天,也无需为食材储存发愁。

  就像此刻,虽说夜幕降临后稍有凉意,但闷热感依旧挥之不去。

  若是有间属于自己的门店,添置几把电风扇,便能为顾客驱散暑气,让大家舒舒服服享用美食。

  而且有了固定店面,存放啤酒饮料也不必再像露天摆摊时那样提心吊胆,进货量也能大幅增加,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让生意更上一层楼。

  想到这儿,胡建国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又仔仔细细把那房子周边瞧了个遍,心里默默盘算着改造的可行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