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华娱1997,国民天王又红又正

第20章 卖身契

  李怡当然可以“创作”出另一首未来的热门歌曲,但凭什么展示给汪皮裤看?

  “看吧,你连即兴都做不到。”

  汪皮裤的声音带着胜利的意味:

  “那些歌真的是你写的吗,李怡?”

  汪皮裤语气越发不善。

  “你什么意思?”

  李怡的声音冷了下来。

  “没什么意思。”

  汪皮裤调整了一个姿势:

  “我只是好奇,一个能写出《相约一九九八》的人,为什么在排练时连最简单的即兴都做不到。”

  这句话就过分了。

  汪皮裤这是公然质疑李怡。

  “够了!”

  王雷突然站起来:“老汪,过了!李怡刚刚经历了一天的媒体轰炸,你现在还这样逼他?”

  汪皮裤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摇摇头走出排练室。

  鼓手老单望了眼李怡,也跟着离开了。

  “你别往心里去,”

  王雷轻声说:“老汪就是嫉妒你突然红了...”

  李怡摇摇头:“那是他的自由。”

  “我累了,想一个人呆会儿。”

  王雷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别想太多,好好休息。”

  夜深了,李怡独自坐在工作室的钢琴前。

  窗外的雨轻轻敲打着玻璃,像某种密码。

  他的手指悬在琴键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最终,李怡闭上眼睛,任由手指自由地在琴键上漫步。

  没有预先设定的旋律,没有记忆中的歌曲,只有此刻的心情——迷茫、愧疚、恐惧,还有一丝不甘。

  生涩的旋律在黑暗中流淌,时断时续,远不如李怡“记得”的那些歌动听,但却是真实的,属于李怡自己的作品。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李怡睁开眼,惊讶地发现范彬彬站在门口,眼中含着泪水。

  “这...这是我听过最美的旋律。”

  范彬彬在家一直等不到李怡,就找了过来。

  她轻声道:“这是什么歌?”

  李怡摇摇头:“没有名字,只是...一些感受。”

  “为什么从没听你弹过?比起《相约一九九八》,我更爱这个。”

  范彬彬走到李怡身边:

  “听说汪皮裤犯浑了?”

  “别跟他一样,汪皮裤是想单飞了,华纳的人找上门了。”

  李怡闻言一愣。

  原来如此!

  “彬彬,”

  李怡轻声问:

  “如果有一天我决定不再写《相约一九九八》那样的歌,你会失望吗?”

  范彬彬歪着头看李怡:

  “为什么要限制自己?你可以既写商业化的歌,也写这样的...”

  她指了指钢琴:“艺术没有对错,只有真诚与否。”

  李怡突然抱紧范彬彬,把脸埋在她肩膀上。

  范彬彬身上淡淡的香气让李怡鼻子发酸。

  “谢谢。”

  窗外积雪更厚了。

  远处,一辆黑色轿车静静停在巷口。

  车里,张亚东摇下车窗,听着从工作室飘出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有意思,”

  他对身旁的王海说:“我们的天才作曲家似乎遇到了创作瓶颈。”

  王海递过一份文件:

  “调查结果出来了。李怡的背景很干净,但有一点很奇怪——他大学期间的作曲作业都很平庸,直到毕业后才突然突飞猛进。”

  张亚东接过文件,借着车内灯光浏览:

  “天才的爆发通常有迹可循...继续查,特别是他毕业后接触过什么人。”

  “还有,”

  张亚东摇上车窗:

  “把合同里的版权条款再修改一下,要确保无论发生什么,那些歌的版权最终都会落到我们手里。”

  黑色轿车无声地驶入雪夜。

  工作室里。

  李怡和范彬彬依偎在钢琴前,浑然不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逼近。

  很快到了签约的日子。

  烫金边的合同静静躺在工作室的实木桌上,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

  李怡用指尖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那触感像是抚摸着一把未出鞘的刀。

  “阿怡,张哥说了,这是最高规格的新人合约。”

  王海站在一旁,脸上堆着职业化笑容,眼角却不时瞟向墙角的录像机:

  “两百万预付款,百代发行渠道,一线制作团队...百代这几年可没给过第二个新人这种条件。”

  李怡没有立即回应。

  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在舌尖蔓延。

  自从春晚一炮而红后,这样的场景已经上演了三次——张亚东一次比一次开价更高,一次比一次姿态放得更低。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助理,”

  李怡放下杯子,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我记得上周才拒绝过张哥的合作提议。”

  王海的笑容僵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如常:

  “这次不一样。”

  “张总特意请了公司法务总监重新拟定的条款,完全尊重您的创作自主权。”

  他殷勤地翻开合同扉页:

  “您看,特别注明'甲方不得干预乙方创作方向'。”

  范彬彬从二楼探出头来:

  “怡哥,老王他们问你要不要一起听新混的音轨...”

  范彬彬的声音在看到王海时戛然而止:

  “哦,你有客人啊。”

  “稍等。”

  李怡朝范彬彬点点头,转向王海:

  “合同我慢慢看,明天给张总答复。”

  王海却反常地坚持:

  “张总希望今天就能有个初步意向。”

  “不瞒您说,索尼音乐的人也联系他了,说想签下您...”

  王海故意拖长了音调:

  “但张总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怡眯起眼睛。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签给百代,或者面对百代与索尼的联合封杀。

  前世在职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告诉李怡,越是急着让你签的合同,陷阱越深。

  “那我当场看。”

  李怡拿起合同,故意翻得哗哗作响。

  前几页确实诱人:两百万预付款分三期支付。

  百代承担三张专辑的制作费。

  大陆港澳台十大城市的巡回演出。

  甚至包括电影主题曲的优先推荐权。

  任何新人看到这些条款,恐怕都会激动得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签字。

  但李怡不是真正的新人。

  李怡直接翻到了最后的小字部分,那里才是魔鬼的居所。

  “第十七条,第三款。”

  李怡突然出声,手指重重按在一行蝇头小字上:

  “'乙方需保证作品原创性,若经甲方认定存在抄袭嫌疑,相关作品版权自动归甲方所有,且乙方需赔偿预付金的三倍'。”

  王海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这...这只是标准条款...”

  “标准到连'抄袭'的定义都不写明?由甲方'认定'就行?”

  李怡冷笑,又翻到附件B:

  “再看看这条——'合作期间所有创作构思,包括但不限于旋律片段、歌词草稿、编曲思路,无论是否完成,知识产权均属甲方'。”

  李怡抬起头,“这是卖身契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