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北影厂电话
写通俗小说比文学类轻松得多,可如果把一部电影作品精彩的呈现成文字,还得下一番功夫。
继续摸鱼吧,我还有弟弟要养,云楠翻开小说的本子。
“忙着呢,小云。”
王文华大姐敲了敲门,还有意用余光打量着云楠小说稿纸。
云楠写作的事在电影公司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家知道这个年轻人平日里喜欢写作,却不知道他就是近期风头正盛的青年作家。
他毫不在意,只是笑着把小说本子轻轻合上。
云楠现在已经开始光明正大的在单位摸鱼了。
除了在单位摸鱼,他还回家摸,上午来单位点个卯,中午吃完饭就撤退。
美其名曰基层调研。
体制内这点事算是被他玩明白了。
电影公司自从改革后,在云楠的主持下快速扭亏为盈。电影院每个月光卖零食、烟这些副食的收入都超过2万元,快覆盖电影公司一个月的工资了。
“精简人员”政策实施后,多余的人让他赶到下面的放映队,他把200多人的队伍分成十个小队,全都打发下乡放映,而且要求所有人不许回城,必须在乡下待着。
工人一听就炸锅了,好家伙都快赶上“上山下乡运动”了,国家都改开了,你凭什么?
凭什么?
云楠立刻把脸打回去,“下乡每天补助5毛钱,爱去不去”。
以前大伙不爱下乡,是因为条件太艰苦,工资还是一样多,肯定不乐意去。
可现在每个月可以多拿15元,大家抢着报名。
别小瞧乡村电影这块收入,虽然利润薄了点,可好在薄利多销,这么一算钱也不少挣。云楠甚至提出“农村红白喜事”发展战略,只要给钱,都去放电影。后来还是葛大军说白事电影题材不好找,这才罢了。
80年代,农村文化氛围极其匮乏,几乎相当于零。每次放映队下乡,那可是家家户户翘首以盼的事情。
别说《少林寺》这种热销电影了,就算是《白毛女》这种革命老片,老百姓都巴不得的。
80年代但凡大队部一放电影,天还没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一个个的拎着小板凳占位置,有嗑瓜子的、唠黄嗑的、扯老婆舌的,只要电影一放上,院子里立刻肃穆起来。
电影对于农村人可绝对是个稀罕玩意儿了,一听说有放电影的,周围十里八村都会大老远赶过来,最后再提心吊胆的摸着黑回家。
电影放映结束后,有的小青年对村里的什么二丫、桂珍之类的有好感,路过苞米地时候,还会憋红着脸表白,然后羞涩的跑开。
那时候人淳朴,爱还在口难开,表达也非常青涩。
大多都是一些“我歇罕你、你看我中不”的话,几乎没人会说“爱”这个字。
自从云楠打通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村里人一看别的村天天放电影,民怨沸腾,村书记一看形势大为不妙。
再这么下去,老哥我江湖地位不稳。
于是他赶紧联系乡里,乡里又向县局反应,逐层递进直到电话打给云楠。
云楠大手一挥,把五六十年代压箱底的片子都掏出来了说道,“只要给钱,都给我放出去,价格还能商量。”
他还效仿视频平台割韭菜绝不心软的思路,一举推出“周会员”制度。
只要一口气掏七部片子的钱,可以在你村连放七天,而且价格还便宜。
锦城农村电影放映搞的如火如荼,村、乡、县三级组织纷纷送来锦旗,市文化局一听嘴都笑歪了,“这小子太长脸”,直接敲定了年底“先进个人”的指标。
王文华是来送科室人员编制方案的,云楠感慨80年代国企工作效率真是一言难尽,一个多月前就让王文华去做的事,现在才拿来。
他看完后没什么意见,还顺带卖给王文华一个人情,允许她在公司内部随便挑人,人员调配的事他帮着解决,王文华满嘴道谢的离开了。
借公司的平台办自己的事,云楠干的理直气壮。
很快他收到了林妹妹的来信。
看着陈小旭的评论通篇对小说赞美之词,云楠还是小小骄傲一把。
能让林妹妹夸成这样,舍我其谁!
不过就这玩意味儿充其量也就是读者表扬信,一点文学价值都没有。
文学评论是发表者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叙事结构、意象象征等艺术手法,揭示其审美特质与深层意蕴,帮助读者降低阅读门槛,理解作品的情感深度与思想高度。
林妹妹的出发点值得鼓励,可是文章语言空泛、辞藻堆砌,水平差强人意。
云楠有心帮她修改,可是无从下手。
“心累啊!”云楠叹了口气。
他还不想打消一个有文学追求的文艺女青年的积极性。
谁让人家长了张天见犹怜的黛玉脸呢。
他有心给林妹妹重新一篇,可是...
为什么不自己写一篇创谈,还能顺带小赚一笔稿费。
挣钱的事,别说林妹妹,就是亲妈呛行也不行啊!
创谈是作家围绕自己的创作实践展开的经验分享、思想阐释或灵感解析的文章,进一步揭示作品背后的创作逻辑、情感动因或艺术追求。
美人易得,江山难求,我跟商纣王可不一样,他是官二代,老子可是一步一个血泪打拼出来的。
于是囊中羞涩的云楠立刻在纸上写出题目:《小偷创谈—苦难叙事中的生命哲学》。
云楠想自己先写着,回头联系下《青年X学》发表的事,这篇小说风评不错,估计创谈发表问题不大。
退一万步讲,即使不给发表,他再邮寄给林妹妹当教学案例也不错,一举两得。
林妹妹信里还提到付艺纬选角失败,已经回长影厂拍戏去了。
这点云楠心知肚明,付艺纬并没有参演87版《红楼梦》,不过她后来出演过谢铁离指导的89版剧情电影《红楼梦》,饰演薛宝钗一角,可惜这部电影扑的太厉害,没掀起什么水花。
出于礼貌,云楠还是绝对给林妹妹回信,内容大致意思是鼓励她继续努力创作,避免林妹妹伤心过度,哭哭啼啼的来出“黛玉葬信”。
云楠正盘算着如何委婉的回信,走廊里传来王文华的大嗓门。
“云楠,北影厂找你的电话,快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