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灵植灌注
就这样,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便是一个月过去。
由于修为突破至炼气四层,再加上聚灵化雨诀的提升,王承明每日能种下的沙棘草数量已稳定在两百株左右。
尽管这片沙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灵田,灵气稀薄且杂乱,种植成功率始终维持在不足三成,但即便如此,每天仍能收获四五十株成活灵植。
如今的沙棘草,早已不再为他带来任何青木道蕴奖励。
面板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前的青木道蕴:2823点。
此时,王承明正站在一株即将成熟的沙棘草前,准备尝试对灵植的灌注功能。
在沙棘草成熟的瞬间,他心念一动,便将100点青木道蕴灌注其中。
刹那间,王承明陡然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微妙变化。
仿佛自身与那株灵植之间产生了一种若有若无的共鸣。
他能感知到沙棘草种子原本平稳的生命力正被重新编织、再度构造,就像是一道模糊的灵阵被重新刻写在草木骨血之中。
片刻后,这种共鸣就消失殆尽。
而后,沙棘草如同先前一般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下去。
“结束了?”王承明心中一凛。
随着沙棘草的完全干枯,一颗绿豆大小的晶莹种子从花萼之中滑落。
他心念一动,种子在驱物术的控制下,稳稳落入他掌中。
王承明轻轻捏碎外壳,低头打量,只见这枚沙棘草种子与先前的下品种子截然不同,表面不再是暗褐之色,而是透出一层淡绿的光泽。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表面有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青翠纹络,自种子尾端贯穿而上,宛若灵脉流转,生机勃勃。
“这竟然……已经拥有了中品灵植的灵性?”他微微失神。
三枚种子灵光波动,比普通沙棘草种子高出一筹不止。
“灌注青木道蕴后,居然直接进阶了?”
王承明看着手中的变异种子,而后沉思片刻,并未立即种下这些珍贵的新种子。
以当前这片沙地的灵气浓度,即便普通的下品灵植存活率百不存一。
沙棘草之所以能勉强生长,更多的是当初那位大能不断改造的结果。
而这些灵变异种子,不知道是否还有着原先沙棘草的特性,若强行种下,很可能会因灵气不足而难以生成。
他需要将其种植出来后,仔细观察其发芽、生长、吐露灵气的细节,以此判断它对灵土与灵气的依赖程度。
等待成熟后,分析功效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为后续的大规模培育和灵田布局做出准确规划。
“如今我不过还在管理下品灵田,是时候去考核下品灵植师了。”
王承明看着手中的种子,眸光清澈坚定。
“至于中品灵植师……或许可以在一年后!”他低声喃喃。
当初所学的六门法术中,火云弹、驱藤术与沃土术已然入门。
为了测试驱藤术,他还特意找十五叔王坤翰要了一些下品灵植青纹藤的种子,可惜并不能获取道蕴。
至于金甲术与滋生术相信再过些时日也能有所突破。
尤其是在拥有青木道蕴的加持下,他随时都能将灵植师的数门术法推至炉火纯青的境地,达到中品灵植师的水平。
唯独那一门风影步,至今仍让他毫无头绪。
纵然苦思多日,依旧难以窥得其精要,仿佛隔着层层风沙,始终难以踏出那关键一步。
将三枚变异种子用玉盒封好,妥善收进储物袋中,王承明拍了拍衣角的尘土,随即转身,朝着灵植司的方向缓步而行。
踏入司内,他便看到几名散修正沿着回廊走向偏殿。
衣着各异,神色间掩不住小心与期待。
他们是被王家新开灵田与优厚租约吸引而来,打算在灵植司中办理租赁手续。
其中两人尤为显眼,已换上了王家门客专用的淡青色服饰,衣角绣有灵植纹样,法力波动也颇为沉稳,赫然已有炼气六层修为。
王承明不由想起几日前,家族在碧泉坊市贴出的招募告示,若有中品灵植师愿为王家效力,可获一块中品灵田,自行耕种,所产灵植尽归自身所有。
此次王家新辟出的灵田数量颇丰,共计四十块下品灵田,二十块中品灵田,但现有的中品灵植师却仅余三人,远远无法应对灵田运转所需。
为了弥补空缺,家族才破例开放收益,引得碧泉绿洲几位难得露面的中品灵植师前来投靠。
王承明心中一动,却并未多看,淡淡扫了几眼,便越过人群,径直走入灵植司的正殿。
正殿之内,王坤翰正伏案整理灵田分配卷册,听得脚步声,抬头望来,眉眼顿时柔和几分。
“是承明啊,”他放下手中书册,笑问道,“是灵田种植上出了什么问题?”
王承明上前行礼,神色沉稳道:“十五叔,承明这次前来,是想申请下品灵植师的考核。”
“哦?”王坤翰眼中露出几分欣慰,放下手中书卷,“上月看你施展《聚灵化雨诀》就猜到你快接近下品灵植师的标准,没想到这么快就准备好了。”
说着,他从旁边的玉匣中取出一枚饱满的沙棘草种子,轻轻放在石台上:“那便先看看你‘青木催芽术’的熟练度吧。”
王承明不语,单手掐诀,灵力于指尖凝聚,如涓流注入种子。
仅片刻之间,那枚原本沉寂的沙棘草种子便微微一震,裂壳而出,根须舒展、嫩芽破土而生,隐有绿意浮现,灵性盎然。
王坤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声道:“不错,不错。看你的施法速度,想来早已到达炉火纯青层次了。”
说罢,他从案几后取出一卷考册,翻开数页,语气略一转正:“不过光靠术法还不够,灵植师更要识物通性,知养护之道。现在来考你几个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王承明身上,问道:“青苓草适宜的种植环境是怎样的?若你发现其草叶发黄,又该如何处理?”
王承明略一沉吟,随即答道:“青苓草喜阴湿之地,适宜种植背阳、土壤以湿润松软、含木性灵气者为佳。”
“若草叶出现发黄,多为水灵不足或土壤失衡之兆。此时应先查灵田土囊水份和灵气,若是不足,则需要施展聚灵化雨决缓解。”
“若是土囊养分缺失,则需要施展沃土术,再辅以‘微木粉’调养根系,七日内便可好转。”
王坤翰听罢,眼中露出几分满意之色,点头道:“答得细致,判断准确,也提到了‘微木粉’,可见你对草本灵植的日常调养下过功夫。”
接下来他又问了许多问题,王承明都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