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对谁更有好处
“好了,此事先记下。钱爱卿回去之后好好考虑一下该以怎样的价格售给百姓,尔等创造打谷机有功,每人赏百两。”
王林对着几个农具部的匠人笑笑,带着钱墨离开了农具部。
农具部的匠人自然是千恩万谢。
能当官,能拿到朝廷的俸禄,对他们而言其实已经是相当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尽自己所能,搞出一些发明创造,对于朝廷有用的东西。
哪怕没有奖赏!
而现在,王林竟然主动提出要给他们奖赏,让所有参与制造打谷机的匠人们心中激动满满。
同时也充满了干劲,恨不得能抓紧时间制作出更多对朝廷有用的农具。
虽说为朝廷办事很荣耀,没有钱他们也愿意。
但谁还能和银子过不去?
有银子赏赐,他们当然是更高兴的!
百两啊!
足够让他们家中富裕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了。
钱墨跟在王林的身后,不解的问道:“陛下,给那些匠人们如此高的奖励,会不会太过了一些?”
据他所知,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皇帝,会赏赐匠人这么多银子。
如果是民间的百姓制造出了此等器械,自然是值得赏赐的。
可农具部乃是隶属于朝廷的匠人,甚至作为科研院的匠人,他们已经算是朝廷官员了。
发明创造固然值得赞扬。
但也只是完成了他们的本职工作而已。
钱墨实在不觉得这样的事情值得被奖励。
“钱爱卿,人的动力其实是有限的。如果他们制作出了一件打谷机,朕赏赐了他们,你觉得以后他们会不会制造出更多有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东西?”
王林淡淡的问道。
“会。”
钱墨下意识点头。
那可是百两白银啊!
科研院的官员,每月的俸禄也才二两银子,相当于他们好几年的俸禄了!
谁能不心动?
“可臣还是觉得,陛下您的上次太多了。”
钱墨想了想,还是固执的说道。
朝廷而已不富裕,陛下若总是这样花钱大手大脚的,以后可怎么办?
王林无奈的停下了步伐,看向钱墨:“钱爱卿,你可知这打谷机能够为朝廷带来多少的利益?”
“这……陛下,恕臣直言。打谷机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但如果售价太高,普通的百姓就使用不起,臣虽然爱财,也不打算从中牟利。”
钱墨诚恳的说道。
简而言之,他不准备利用打谷机赚钱。
而打谷机若是不赚钱,赏赐给匠人们的银子,就是一笔纯粹的支出。
很难收到回报的那种。
自然,王林给匠人们如此赏赐,也就变成了亏本的买卖。
“你能为百姓着想,朕很欣慰。不知钱爱卿打算作价几何,如何售卖?”
王林笑着问道。
钱墨见到陛下没有发火,也就顺势将自己的想法解释了一遍。
“陛下,打谷机的成本摆在那,如果由朝廷制造并售卖。那么价格不宜超过十五两,否则就会有许多百姓买不起,价格太低朝廷也会消耗大量的银钱,难以支撑。”
“不超过十五两吗?”
王林念叨着这个数字。
他能感觉得出来,钱墨的确已经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不过就是考虑的还不够透彻而已。
“钱爱卿觉得,有多少百姓能一次性拿出十五两银子,就为了买一台打谷机?”
王林继续问道。
一句话,让钱墨也有些沉默。
尽管他想说,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低价,如果价格更低的话,朝廷承担的压力也会太大。
但钱墨也的确不能违心的说,这个价格很多百姓都能买得起。
哪怕这几年,华国各地还算是风调雨顺。
除了兖州,其他地区也没遭遇什么太大的天灾人祸,又有之前免税三年的政策,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不少的余粮。
可要说他们有多富裕,家家户户都能一次性拿出十几两银子?
那也是天方夜谭!
这么说吧,百姓家中有了钱,他们第一个考虑的问题并不是购买农具之类的问题。
而是送家中的孩子读书。
且因为科举改制,女官、女子科等等政策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读书也是他们能选择的,最简单也最实用的一条道路。
而读书,就势必要耗费大量的银钱。
如果有人去统计,就会发现,华国创办后,各地的书院数量其实是大大增加的。
那些有功名的秀才、举人,因为自身很难更进一步,或者是其他的原因。
为了谋求生计,大多数都会选择创办书院。
毕竟教书育人是一件很光彩也很有面子的事情,如果能培养出一个状元来,以后书院的规模还能继续扩大。
甚至有更多的读书人到来,赚取更多的银钱和名声。
书院多了,也就意味着能读书的孩子多了。
哪怕朝廷一直在励志让更多人能读得起书,降低读书的门槛,但读书依旧是一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很奢侈的事!
所以,百姓家中供养一两个读书人。
哪怕风调雨顺,哪怕田地丰收。
家中依旧不会太富裕。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购买价值在十几两的打谷机,又有几个家庭能够做到呢?
“臣……臣……”
钱墨有些着急。
他此时心中也有一瞬间的茫然。
难道他的提议真的错了吗?
可这价格真的不能再低了!
“钱爱卿不如再想一想,如果打谷机的价格如此低廉的话,到底是哪些人最容易受益?”
王林继续问道。
钱墨脑子一转,瞬间想到了。
是那些地主乡绅!
地主家中的田地数量往往是最多的。
华国创建的时候,虽说王林已经将最初存在于前朝的那批世家,但凡有侵占百姓土地,为非作歹的世家都清理了一遍。
但也还是有一些人不在清理的范畴当中。
亦或是有些在大清理中,漏过的地主。
这些人的土地也没有被剥夺。
毕竟清理那些大世家,可以一棍子打死一帮人。
但若是连地主、乡绅也要一块被清理,难免会波及到太多人的利益,王林也不想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华国乱起来。
所以地主乡绅们手中的土地,依旧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而这些人手中有钱,田地又多,打谷机的价格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天价,是高价。
对于他们而言,却是相当廉价的。
到底谁更占便宜,对谁更有好处,还用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