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华熙赔罪
见高桓根本不与他客套。
华熙只好一脸诚恳的正色说道:“我今日让岳弟,请高校尉,到天香楼一叙,是想为之前,唐突令姐之事,向你赔罪的!”
“我就不为自身色令智昏之举,作何狡辩了。”
“此事确实是我做得不地道,对不住魏兄。”
“当年高校尉令尊,为偿还所欠赌债,曾将祖宅,以六千两纹银的价格,售卖给了我华家。”
“高校尉若能就此事,与我一笑泯恩仇,我愿出资一半,为高校尉向家族赎买回你家祖宅地契。”
“并且保证,今后绝不会再冒犯高校尉令姐!”
说实话,要是早知道高桓,参加今年差役考核时,不但武道资质定为了三品。
且在差役考核开始后的第八天,就能将《璃龙覆海功》成功修炼入门。
他在垂涎高小娄美貌,也不会做出纠缠她之事,并言让她改嫁给他为妾之语。
此前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想着魏景落到怜生魔教手中,基本是活着回不来了。
再一个,他也打听清楚了,魏景父亲金刀武馆之主,和高小娄的公媳关系极差,根本就不可能为其出头。
至于魏景妻弟高桓,那时不过是一个寄居姐夫家中的破落户后人罢了,有什么值得他忌惮的?
却没料到,高桓不但武道天资出众,还能在习武后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武道入品,晋升为了和他平起平坐的巡天卫九品校尉。
如此一来,他之前做得事,就显得很是愚蠢了。
毕竟,想也想得到,基本是高小娄养大的高桓,必然与其关系极为亲近。
若是他记恨,他之前纠缠高小娄之事,不说别的,日后高桓官职扶摇直上后,随便安排他去处理什么危险案件,就能任人挑不出什么错来的除去他。
那时他找谁哭去。
他身后华家虽然朝堂关系不差,但他也只是其中一个子弟罢了,家族将来可不一定会竭力保他。
好在之前,由于府衙杨百户之女横插一手,他后续根本不敢,再对高小娄做出什么过份之举。
因此,也就不算将高桓彻底得罪死了,两人之间还有转圜余地。
虽然拿出抵得上他五年朝廷俸禄的三千两纹银,为高桓向家族赎回他家祖宅地契,让他很是肉疼。
但能解决和高桓的一些间隙,将来不会面临,高桓有可能到来的报复,他觉得还是能接受的。
至于想尽办法除去高桓?
不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到深仇大恨的地步,便是真恶劣到了这种程度,他想除去他又岂是易事?
到时事情败露,不说整个华家搭进去,最少他那一脉,是逃不过朝廷清算的!
想到这,他心里就颇为无奈。
如果他弟华岳,能比高桓更早通过差役考核,并及时告诉他高桓差役考核的具体情况。
他也就不会干下这等糊涂事了!
听完华岳说得话后,高桓心中不由颇为诧异起来。
根本没想到,出身百川县五大豪族之一的华家,且自身武道天资不差,又和他同样身为巡天卫校尉的华熙。
会为了与他和解他姐之事,愿意拿出三千两纹银,为他赎回他家祖宅地契。
华熙能有这种和解态度,算得上是很有诚意了。
再者,从杨希音和他姐关系越发亲近以来,他就再也没听过,华熙继续纠缠他姐之事。
既然他姐又没受到实质伤害,华熙又为之前轻佻之举,付出了应有代价。
他又何必揪着不放?
来之前,他还想着,要等自己武道境界提升之后,能以绝对实力碾压华熙时,才能让他老实下来。
现在他如此识相,他今后也就懒得与他计较此事了。
想到这,高桓不由看着华熙开口说道:“华校尉只要今后不再纠缠家姐,此前之事,我也就当作没发生过。”
见高桓松口,华熙脸露笑意邀请道:“高校尉还请上席,我得敬你一杯,聊表自身歉意。”
既然钱财都要花出去,他自然得借此机会和高桓拉近点关系,来弥补此事损失。
“不必,我还得回家练功。”高桓拒绝道。
虽不再计较,华熙之前纠缠他姐之事,但此人当时心思必然龌龊,他岂有心情与其同席饮酒?
别的不说,若是他之前没能通过巡天卫差役考核。
杨希音又没为了接近他,而与他姐亲近。
面对华熙逼迫,他和他姐岂有好日子过?
有些事虽能揭过,但也不必虚与委蛇。
若是华熙因此就反复记恨,日后再与其重新计较也不迟。
见高桓不给脸面,华熙心中虽有点不爽利,但还是笑着开口道:“饮酒确实不利于习武。”
“既然高校尉已有去意,我也就不多加挽留。”
“这样吧,今后高校尉,什么时候想赎回自家祖宅地契,就遣华岳来告知我。”
“到时我可先垫资向家族赎回。”
高桓不冷不淡回道:“明日华校尉,就可将我家祖宅地契赎回了,到时自会奉上三千两纹银。”
加上陈经纶等人早上送得贺礼,他现在手上,已有四千八百多两纹银面额的大虞宝钞,不过没全部带在身上。
如此,便是花去三千两纹银,赎回他家祖宅地契,剩下的大虞宝钞,依旧足够他将《璃龙覆海功》修炼到彻底圆满境界,从而养劲有成。
不影响自身修炼的情况下,现在又有机会,他自然要趁早买回自家祖宅,解决自己无安身之所的事。
至于他家祖宅被他败家父亲卖了多少钱,他还是听他姐说过的,华熙并没有假言框他。
华熙脸上神情颇为愕然道:“好,明日我就带着高校尉你家祖宅地契,前往你官署。”
他没想到,刚成为巡天卫校尉的高桓,竟能一下拿得出来三千两纹银!
本来他都以为,高桓要攒个一两年时间,才能凑齐这些银钱!
至于之前云浮山脉剿匪,高桓所在的亥子营甲队官署,是少数不多立功的官署。
但身为赵总旗麾下辰字营校尉的自己,对其详情了解并不多。
或许高桓手上银钱,便是那时挣下的吧。
便在华熙想着这些的时候,高桓则转身走出了身处雅间。
望着高桓离去的背影。
一直站于他身边不远,默然看着他和华熙交谈的华岳心中,不由颇为感慨了起来。
没想到,从小在他眼中,绝不肯轻易吃亏认输的兄长华熙,竟会在高桓面前低头。
由此,他才深刻体会到,高桓的武道天资,究竟是有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