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长生:我有一株悟道莲

第32章 永乐城

  青螺山静默地伏在晨雾中,山脚下村庄零星散落。

  昨夜的雪已经停了,田垄、屋顶、树梢皆是一片雪白。

  早起的人家已经在做饭,炊烟从烟囱中钻出,在清冷的空气中缓缓飘散。

  村庄内,一处低矮的土坯房。

  院落内一片寂静,积雪平整,尚未有人踏足。

  这时,西厢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

  檐下两只麻雀正低头啄雪,闻声惊起,扑棱着翅膀掠过院墙,震得檐角一小片积雪簌簌滑落。

  老者佝偻着背,搀着一个瘦小男孩缓缓走出。

  男孩似乎还未完全清醒,揉着眼睛,脚步有些踉跄。

  “乖孙,等会再出来。”

  说着,老者拿起门旁的扫帚,开始扫雪。

  老者自己都没有发觉,他的动作比往日轻快了许多,那常年佝偻的腰背,竟也舒展了几分。

  “爷爷,今早你的腿怎么不疼了?”

  老者忽然愣住,往常天一亮,膝盖就像泡在冰水里似的发僵,得扶着炕沿慢慢活动才能直起腿来。

  男孩蹦跳着跑向东厢房:“爷爷,我去热饭。”

  老者心神忽然有些恍惚。

  昨夜没有睡好,断断续续做了许多奇怪的梦。

  临近天亮,他还梦见个年轻人,说山贼已经被赶跑了。

  老者摇了摇头,兴许是前些时日点的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爷爷!”男孩跑出东厢房,面露激动,“你快过来看!”

  老者面露疑惑,放下扫帚,快步走进屋内。

  屋内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灶台上的大铁锅正咕嘟咕嘟冒着泡,白米粥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老者怔怔地望着桌上,几个雪白的馒头整齐地码在粗瓷盘里,还冒着丝丝热气。

  “爷爷你看!”男孩踮脚揭开米缸面缸的木盖。

  米缸内大米堆得冒尖,面缸里细白的面粉像刚落的新雪。

  老者浑浊的双眼泛起水光,昨夜那个模糊的梦境又浮现在眼前。

  他转身回到西厢房,掀开床底下的一块砖,从中拿出一个布袋。

  布袋沉甸甸的,打开后,里面竟堆满了金银之物。

  金银散落一地,老者颤抖着捧起那半截残香。

  “是……是神仙!”

  老者朝着虚空重重叩首,花白的头发垂落,扫过满地金银。

  厢房内,男孩正捧着热腾腾的馒头,困惑地望着突然传出呜咽声的房门。

  ……

  苍梧州地界广阔,州内十三城中,永乐城虽非最大,却因城中央的永乐寺而闻名远近。

  传说两百年前,此地瘟疫横行,尸骸遍野。

  一位高僧云游至此,在井边割开手腕,竟流出金色血液,百姓取水饮用后,疫病立刻痊愈。

  感念其恩德的乡民们筹集资金,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永乐”,寓意“永离苦厄,乐得安康”。

  永乐寺因为祈福灵验,香火日渐鼎盛,远近百姓也慕名而来。渐渐地,寺庙四周聚集起商贩店铺,房屋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永乐城。

  陈玄来到永乐城北门前,城门上“永乐”二字漆色斑驳。

  两名守城兵卒裹着厚袄,正在门洞内烤火,见陈玄书生打扮,只随意瞥了眼他递来的路引便挥手放行。

  陈玄微笑颔首,将路引收回袖中。

  城内街道积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露出青石路面。

  陈玄顺着人流行进,转过一个街角,忽闻钟声悠扬,自远处层层荡来。

  钟声沉厚却不沉闷,清越而不轻浮,竟让陈玄心中生出安宁之感。

  天色渐暗,陈玄决定先寻住处。

  他沿着主街缓步而行,在一座三层客栈前停下。

  “福缘客栈……”陈玄低声喃喃。

  刚跨过门槛,一个肩搭白巾的年轻小二便迎了上来:“这位公子,是住店还是打尖?天寒地冻的,咱们店里有热茶热菜,上房也干净暖和。”

  “住店。”陈玄掸了掸肩头的雪粒,“要间清净的上房。”

  “好嘞!”小二麻利地从柜台取了钥匙,“公子运气不错,正好三楼有间空房,窗户正对永乐寺,景致最好。”

  跟着小二上楼,陈玄来到房间。

  屋内陈设简朴却整洁,临窗摆着书案。

  “公子,咱们店的素面最是出名,寺里的师父们有时也会来用饭呢。”

  陈玄心中一动,取出几枚铜钱递给小二,“那就上一份素面。”

  小二接过赏钱,笑容更殷勤了几分:“公子若要打听什么,小的也略知一二……”

  陈玄截住话头:“先备饭菜吧,赶了一天路,想早些歇息。”

  待小二退下,陈玄推开窗。

  远处永乐寺的飞檐上覆着一层薄雪,寺内昏黄的灯火透出,将积雪映得泛着暖光。

  不知是不是因为练了《龙象庙宇功》的缘故,陈玄竟然对这永乐寺心生亲切。

  片刻后,小二上了素面,临走前还给陈玄点上了书案上的檀香。

  陈玄鼻翼微动,微微摇头。

  这凡俗檀香于凡人或许有宁神之效,却入不了修道之人的眼。

  陈玄已经很久没吃过凡俗食物了,竟有些怀念。

  小二端来的素面盛在青瓷大碗里,旁边配了一小碟咸菜。

  汤色清亮,面上浮着几片嫩黄的冬笋。

  窗边隐约传来喧闹,马蹄声、车轮碾过青石板声、小二吆喝以及孩童嬉笑……

  或许是昨夜那场激战令他心弦紧绷太久,此刻人间烟火,竟让他渐渐松缓下来。

  他拿起筷子,冬笋入口清甜,带着山野特有的鲜香,面条劲道,麦香浓郁。

  陈玄细细品味着碗中的素面,恍惚间竟觉得这样的凡俗生活也别有一番恬适。

  温暖的汤面,窗外的喧闹,还有这人间烟火气,无不令人心生眷恋。

  良久后,手中筷子忽地一顿,陈玄猛然惊醒。

  他放下碗筷,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难怪修道之人要远离尘世,清修苦修。

  这人间烟火最是抚慰人心,却也最容易乱了道心。

  一念沉溺,便是百年蹉跎。

  窗外喧闹依旧,他却已心静如水。

  眼前的热闹繁华,终究不过百年光景;街上的行人商贩,终究黄土一抔。

  陈玄眼中的恍惚褪去,转而清明与坚定。

  此生惟愿长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