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破绽推演,没灵根的我能无限变强

第8章 兄弟情深

  夜幕降临,月明星稀。

  李青云背着那柄与他几乎形影不离的钢刀,熟稔地拐入家附近那条不知走过多少次的青石小巷。

  在这里,周遭空气中弥漫着的,已不再是流云武院里那混杂着少年汗水、草药与铁锈的独特气味。。

  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晚饭时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左邻右舍隐约传来的谈笑、孩童追逐嬉闹、偶尔夹杂的几句拌嘴与喝骂……

  是那种独属于凡尘俗世、真实而鲜活的生活暖意。

  这,便是人间的烟火气,是他每日苦修、身心俱疲后,最渴望停泊休憩的温暖港湾。

  刚转过熟悉的巷口,一股无比浓郁、近乎霸道的炖肉香味便不由分说地钻入鼻腔。

  那是上好的五花肉经冰糖酱油慢炖,混合了八角、桂皮、香叶等多种香辛料一同熬煮出的复合浓香,只一瞬,便狠狠勾起了他腹中的馋虫。

  这是他最爱的红烧肉香味!

  也唯有大嫂陈怡君,才能炖煮出如此醇厚入味、肥而不腻的独特滋味。

  李青云的脚步不由自主,又加快了几分。

  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自家院门前,伸手推开那扇虽略显陈旧,却被仔细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木门。

  “吱呀——”

  老旧门轴发出熟悉的轻响。几乎同时,一个小小的身影便如旋风般从屋里猛冲出来,一把抱住他的大腿,奶声奶气地欢呼着:

  “叔叔!叔叔回来了!”

  这正是他六岁的侄儿,李大宝。

  小家伙许是刚帮着烧火,小脸上还蹭着几道黑灰印子,但那双乌溜溜、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秋夜里的璀璨星辰。

  “大宝乖,别缠着你叔叔。叔叔练武累了一天,快放开,让他进屋歇口气。”

  一个温柔的女声从屋里传来。

  话音未落,门帘掀开,露出一张略显清瘦,却依旧秀丽温婉的年轻妇人面庞。

  正是李青云的大嫂,陈怡君。

  她荆钗布裙,未施粉黛,素面朝天,却难掩清丽秀美的底子。尤其是那眼角眉梢,秋波流转,带着脉脉不得语的动人温柔。

  看到李青云,陈怡君脸上立刻绽开温暖的笑容:

  “青云回来了?看你这一头汗,定是累坏了吧?

  “快,赶紧进来,灶上温着热水呢,快去洗把脸,换件干爽衣裳,饭马上就好。

  “今天赶集运气好,买了块顶好的五花肉,知道你馋这个,特意炖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你如今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候,练武又耗气血,可得多吃些好的,补补身子才行!”

  她的声音不高,语调温婉轻柔,却充满关切,每一个字都仿佛轻轻熨帖着李青云苦修之后疲惫的心灵。

  李青云心中一暖,笑着伸手揉了揉李大宝的小脑袋,温声应道:

  “多谢嫂嫂记挂,让您费心了。”

  他放下行囊,简单洗漱一番,走进不大的堂屋。

  昏黄的桐油灯下,大哥李玄风正坐在桌边,借着跳动的火苗,仔细擦拭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制式佩刀——

  那既是他在县衙当差的身份象征,也是他养活这一家四口的倚仗。

  灯火跳跃间,映出他骨节分明、指尖带着长期进行某种精细操作所特有痕迹的手指,那不同于寻常刀客的粗砺厚茧,反倒透着一种沉稳的灵巧。

  李玄风比李青云年长整整十二岁,因常年在衙门当差,风里来雨里去,脸上早已刻下了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沧桑印记。

  唯独那双眼睛,却依旧如同幽深古潭般清澈沉稳,透着令人安心的沉静力量。

  察觉到弟弟进屋,他停下动作,抬起头来,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笑意:

  “青云回来了?今日在武院修行可还顺利?”

  “嗯,一切都好,外门的厉总教习还指点了我一套《八卦万胜金刀》刀法。”

  李青云面露喜色地回答道。

  他暂时没提镇魔司、“潜龙计划”和万象道场之事,毕竟那些都还八字没一撇儿。

  “哦,是一阶刀法?”

  李玄风闻言,眼中闪过惊讶与欣喜。他一向不多干涉李青云在武院的修行细节,但弟弟近几个月来那肉眼可见、脱胎换骨般的神速进步,他这个做大哥的又岂会毫无察觉?

  “好!好啊!当真是天大的好事!”

  他忍不住赞叹出声,“能得总教习亲传一阶刀法,足以见得武院对你已是另眼相看,寄予厚望了!

  “青云,你定要抓住这份难得机缘,继续好好修炼!大哥坚信,以你的悟性和毅力,日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成就也必将远远超过大哥我这个在县衙混日子的捕头!”

  他说这话时,语气带着自嘲,但眼神中却似乎掠过一抹难以言喻的幽远光芒。

  但这复杂情绪一闪而逝,很快又恢复了温和的笑意。

  兄弟二人正说着贴心话,那边,贤惠能干的陈怡君已手脚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了桌。

  一张用了多年的寻常四方木桌,擦得油光锃亮。

  桌子中央,摆着满满一大碗香味扑鼻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酱汁浓稠,肥肉晶莹,瘦肉酥烂;

  旁边则是一盘翠绿的时令青菜,一碟酸辣爽脆的土豆丝,外加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虽然只是几样普通的家常菜,但准备得极为用心,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处处透着陈怡君的巧手慧心。

  一家四口围坐下来,摇曳灯火下,小屋里弥漫着饭菜香气与家人的欢声笑语,温馨和睦。

  “青云,快多吃点肉。”

  大嫂陈怡君一边给扭来扭去的李大宝夹菜,一边不停地往李青云碗里添着大块红烧肉,很快就在他碗里堆起一座小肉山,“你每天用功,练武又累,可千万不能亏了嘴,得多吃点好的补回来!”

  一旁的李大宝也有样学样,用小竹筷笨拙地夹起一块最大红烧肉,努力高高举起,送到李青云嘴边:

  “叔叔吃肉肉!吃饱饱,长壮壮!将来像爹爹一样厉害,打跑所有大坏蛋、大妖魔!”

  “好,叔叔吃,多谢咱们大宝!”

  李青云朗声一笑,十分配合地张嘴“啊呜”一口,将那块带着侄儿心意的红烧肉叼进嘴里。

  他只觉那醇厚浓郁的酱汁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肉块入口即化,齿颊生津,回味悠长,心中顿时充满暖意。

  他比谁都清楚,眼下自己就是个“吞金兽”、无底洞,为了能让他每日都能吃饱吃好,及时补充练武消耗,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小家,早已竭尽全力。

  俗话说“穷文富武”,修炼武道本就是一桩极其耗费钱粮资源的营生。

  大哥每月那五两银子的俸禄,在小小的明水县或许能让寻常人家过上体面日子,但要额外支撑一个正在长身体、又日夜勤修武艺,饭量与开销都远超常人的半大弟弟,每一文钱便都得精打细算。

  看看此刻嫂嫂身上那件浆洗得发白、在不起眼处打了几个细密补丁的棉布罩衫;看看大哥脚上那双早已磨损、鞋底几乎快要透光的陈旧皮靴;再看看家中这些不知用了多少年头、边角磨得光滑圆润却依旧舍不得更换的桌椅板凳……

  凡此种种细微之处,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普通家庭维持生计的不易与捉襟见肘。

  正是这份沉甸甸的亲情,这份无怨无悔的付出,既如同世间最坚固的铠甲,温柔而坚定地守护他前行;又如同一根最严厉锋利的无形长鞭,时刻悬于心头,鞭策他、激励他,让他在困苦疲惫之时,也绝不敢有片刻懈怠与停滞。

  这就是他的家,是他血脉相连、无可替代的亲人,是他一切奋斗与拼搏的起点和动力,更是他无论将来身在何方、遭遇何等风雨,心中那永远不变、也最为柔软的归宿。

  眼看盆中米饭将尽,这顿温馨的晚饭即将结束之时,一直默默吃饭的大哥李玄风,却忽然轻轻放下了手中碗筷。

  他那张平日里总是沉稳可靠的面庞上,此刻却笼罩起一层不同寻常的凝重之色:

  “怡君,青云,有件事要跟你们说。”

  他目光扫过妻子和弟弟,语气显得有些低沉,“吃过这顿饭……我就要动身,出趟远门。

  “此去,少则月余,多则……恐怕要半年左右才能回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