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家长子
李府。
厅房内寂静无声。
“爹已经失踪一个月了…”李承晏口中轻吐,眼角流露出担忧神色。
“大哥,我这就去寻人帮忙去找爹。”李承朗腾的一下就站起身来,就欲往出走。
“承朗,不可。”李承晏拦住李承朗:“爹失踪这件事不能让佃户他们知道。你我现在还年幼,如若爹爹真是出了事情,我们恐怕有生命危险。”
李承朗恍然,问道:“可是,这都一个月了,你说爹会去哪里呢?”
李承晏:“爹临出门前,都见过哪些人?”
“我记得爹出门前,去过镇里见过我师傅。”李承朗回忆道。
李承晏面露思索神色:“承朗,你去程教头那里打听下,记住,不要让他知道爹失踪的事情。”
“等等!找个理由,家里还剩下一坛好酒,你拿去给程教头。不用急着回来,明日你再回来…不!后日你再回来。”
李承朗明白大哥的意思,没有往日活泼,更没有废话,转身离去。厅房中只余下李承晏一人。
老爹消失,对于李家而言,是绝不能接受的。
别的不说,就这家里家外上百口人,全是靠他爹一人撑着。
虽然近一年来他已经逐渐接手,但佃户们目光都是落在李宅深处的中年男子身上。
如果老爹失踪,家中只剩下他与二弟二人,许多人就该动一些不该动的心思了。
李承晏心中对此心知肚明。
“最近底下佃农走的有点近了……”
…
李明郁坐在田埂上,他是土生土长的崇仁村人,他爹是,他爷爷也是。
不像村口的李地主家,二十年前才来此落地。
用他已经去世老爹的话:“咱李家才是根正苗红。”
但可惜他家在这生活了三代人,还是佃农,只不过他爹是租刘地主的地,而到了他这一代,刘地主已经变成了李地主。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这么大咧!”李明郁吧唧一口手中的烟袋。
但他内心对那李地主,还是佩服的。
除了敬佩之外,他更多的害怕。
十年前。
他那夜跟着李地主身后,亲自看着他拿着把钢刀,找上严家。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包括那三岁孩童都不放过,出来时,嘴角还溅着血。
第二天崇仁村的天就变了,由严姓改为了李姓。
别看现在李地主一副白净无害的样子,害!
村里的老人谁不知道,年轻时的李地主那可是十里八乡的狠角色!谁都不敢招惹!
如果不狠的话,他一个外地人凭什么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置办出这么大的家业。
“二叔!”
李明郁眯着眼睛,透过刺眼的烟雾,看向来人。
“承晏啊!”李明郁一下子从田埂上站起身来:“使不得,使不得啊!”
他也就是年纪和李执差不多大,还是李家的佃户,实在担不得李家长子这一声称呼。
看着李承晏温文尔雅的笑容,李明郁心中一颤,他年轻时一直跟在李执身后,这笑容他太熟悉不过。
这是有人要倒霉了,承晏这孩子简直和他爹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承晏,这是来?”
“今年雨水不错是个大丰年,我让厨子做了点好吃的,大家一起吃顿丰收饭。”李承晏轻笑:
“我还让人叫了姑父,何叔他们。”
“这……不太好吧。”
“就这么定了,你和二婶还有航弟一起过来吧!”李承晏不容李明郁拒绝,告辞离去。
看着李承晏离去的背影,李明郁狠狠的抽了两口嘴角的烟斗,冲着远处田间干活的身影喊道:
“佳航!收拾下,回家!晚上去你大爷家吃饭!”
李家这宅子是以前严家的老宅,李执将人家上下十余口人砍死,也不嫌晦气,就搬了进来,成了现在的李府。
要不怎么说李执在村子人人都服气,这份胆气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走进李宅,迎接李明郁的是一老者,老者穿着管家服饰。
李明郁知道此人,叫宁齐,是跟着李执一同从外地来的,是李执的心腹。
“见过宁管家,航儿快给宁爷爷拜礼。”李明郁道。
李佳航如今十二岁与李承朗一般大,外表看着沉闷,身上是干农活练就的腱子肉,此时闷声道:
“见过宁爷爷。”
“哈哈哈,好娃儿,这身子骨真是硬朗,比你爹强多了。”老宁也就是宁齐哈哈一笑,拍了拍李佳航的肩膀。
李明郁也露出笑容,夸他儿子比他自己更开心。
走进屋内,其余几家都已经落座。
李明郁让他婆娘去女人桌,自己和李佳航坐了下来。
奇怪的是今天怎么没见到李大地主呢。
主座今天坐着的是李承晏。
酒桌上,大家说一句有一句的聊着,大家都心中拘谨,这酒席自然也吃不长。
天色还未完全黑下来,就都已经撂筷,但硬是被李承晏拉着不让走,直到夜深才各自回家。
….
崇仁村,曹家。
“你是说李李二还有何家他们昨晚在李家吃的?”曹二狗看着他儿子问道。
“是的,昨晚张云都看见了,吃了好久,二更天(九点~十一点)才出来。”
曹二狗左眼有一道伤疤直到鬓角,面容看着狠戾,年轻时在外面混过,是附近的刺头,后来年纪渐大,这才在李家当了佃户,租了二百多亩良田,如今日子过得不错。
曹二狗用手中筷子敲击着桌面。
李家为什么不找他,何家不过才租了百余亩,李二家还不如何家。
按理说他们三家是李家下面的核心佃户,怎么就把他排出在外了呢。
“不行,得去找何长庆问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曹二狗心中不踏实。
…
“大少爷,曹二狗去了何家。”老宁在李承晏耳边说道。
李承晏摆了摆手,表示知道了。他脸色露出一丝笑容。
曹二狗这一去,不管说了什么,他的目的都已经达成了。
老宁转身准备退下。
李承晏喊住了他:“宁叔。”
“大少爷有何吩咐。”
“听闻您儿子现在在镇上卖豆腐?”
“是的,大少爷。小儿宁兵在庆阳镇上一家卖着豆腐。”宁齐低下头,微声道。
“做豆腐实在辛苦了些,让他们一家搬到李宅吧,我们兄弟二人还未成家,左偏房那间屋子还空着,就留给他们。”
“大少爷,这不太好吧。”
“您是跟着我父亲一同从流民走到现在的,怎么都不能薄了你们,就这么定了吧。”李承晏,语气不容拒绝。
宁齐只好应了下来。
一个多月没见到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