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文?不,我要成为香江大亨!

第18章 心态问题

  面对沈宝新的担心,刘志远一脸的无所谓。

  “没关系,别人之所以连载那么少,主要因为作者每天写的少。

  而我给你的小说已经完本,不用担心断更问题。

  所以,《东方日报》倒不如开创先河,连续一年每天万字爆更,让读者一次吃个饱。”

  刘志远没想到他的歪理邪说,直接将沈宝新给说服了。

  于是,刘志远拿来的《庆余年》,被放入了《东方日报》的小说板块。

  随着报社编辑和记者的共同努力,《东方日报》第一期创刊版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时间也很快来到了报纸发行的前一天,这时有一个很关键的事项需要确定。

  与刘志远呆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的沈宝新,从编辑记者们的大办公室返回。

  “老板,现在只剩下报纸的销售价格还没有定下。我们应该定价多少?”

  刘志远摸了摸下巴。

  “沈主编,你有计算每日发行3000份的报纸,每份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吗?”

  “经过粗略计算,每份费用0.19港元左右。其中印刷纸张等的成本占了大半,每份需要0.16港元左右。”

  自己之所以办报,主要是想要拥有一份舆论喉舌,刘志远想到目的,一咬牙。

  “沈主编,从明日起,《东方日报》每份定价0.2港元。”

  沈宝新惊呆了。

  0.2港元的定价,不考虑报摊抽成的情况下,看似报社每份还赚了一分钱。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每天从报社发出去的报纸,如果当日没有销售完毕,报社还需要负责原价回收。

  一旦有十九分之一的报纸被退回,便意味着报社一天白干。

  而十九分之一的退报率,对于大多数的报社来说,都是一个正常的数字。

  因为其中除了正常没卖出去的报纸之外,往往还夹杂着报摊老板特意捡取别人看完丢弃的报纸。

  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沈宝新在报业摸爬滚打多年,自然明白这一点。

  因此,他当即提出反对。

  “老板,如果我们真的定价0.2港币,或许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但这也意味着报纸赚不到钱。”

  “不是还有广告吗?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低价争取发行量,然后拿发行量与广告业主谈判,获取更高的广告费。”

  刘志远的反驳让沈宝新哑口无言。

  这个年代的人可不知道后世互联网的打法,但刘志远可是十分清楚的。

  更何况,沈宝新所说的成本,很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

  至于如何降低,刘志远有了大致的思路。

  “沈主编,我记得报社购买的印刷机,必须使用厂家生产的油墨。报纸印刷成本那么高,其中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因素?”

  “老板,我们的印刷成本不算很高,《星岛日报》等报纸,采用的印刷机与我们的一样。

  油墨价格固定,它们最多因为印刷量大,纸张和印刷机的折旧费可以降低一点。”

  刘志远可是记得,香江本地生产的油墨,只有厂家的一半价格。

  “沈主编,报社的油墨已经采购了吗?”

  “没有。原计划下午一点派遣后勤部的员工前去购买。”

  “不用了,我现在便让刘晶去采购。”

  随后,刘志远走出办公室。

  他找到刘晶,递给对方一沓钱。

  “你开车去爱群行,购买十箱香江油墨公司生产的油墨。回来后,直接搬到顶楼的房间。”

  半个小时后,刘晶带着刘三两人,气喘吁吁地将油墨搬到了刘志远的房间。

  “你们先出去休息吧!”

  关好房门,刘志远带着十箱油墨进入了空间。

  “瓦力,我记得地下有台高速粉碎机,它有没有连接电源?”

  瓦力看了一眼油墨。

  “志远,你是想对油墨进行精细化加工?”

  “对。厂家出售的油墨价格有点高,而香江生产的油墨又容易堵塞印刷机,或者导致印刷不均匀等问题。

  按照我的猜测,应该是材料没有加工好,导致油墨内部部分材料颗粒度大,且不均匀。

  所以,我打算用粉碎机处理一下,看看效果。”

  说起来,刘志远感觉自己十分可怜。

  自己的期货账号明明还躺着100万美金买下的期货,结果他现在却过得那么拮据,连油墨的成本都要节省。

  只是,那笔钱未来还有大用,可不能轻易挪动。

  瓦力是了解情况的,它也想要提供帮助。

  “志远,报社购买的印刷机,我应该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造。

  按照我的预测,改造后的印刷机,印刷的清晰度可以提高30%,印刷速度可以提升50%,油墨损耗减少20%。

  至于对油墨品质的要求,应该也会降低到可以使用普通的油墨进行印刷的程度。”

  刘志远闻言双眼大亮,对于瓦力的话,他毫不怀疑。

  瓦力自从跟随他穿越后,智能程度明显超越了前世的所有AI。

  再加上它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在空间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现在拥有机械改造能力,十分正常。

  “瓦力,你需要哪些材料?我立马纷纷刘晶他们去采购。”

  十分钟后,回到空间的刘志远,望着脚下的油墨,陷入了尴尬。

  既然瓦力有能力解决问题,他还有必要继续处理油墨吗?

  瓦力歪了歪头。

  “志远,如果对油墨进行精细化处理,印刷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来自瓦力的安慰,刘志远只能默默承受。

  他也借此发现自己最近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因为穿越了,便有种目空一切的心理。

  于是,先是150万的资金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才导致现在的财务窘境。

  然后又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只需要经过粉碎,香江生产的油墨便能替代厂家的工业化产品。

  “唉!还真有点自大了!”

  身为男子汉大丈夫,犯了错就要认,刘志远深刻检讨了一番。

  ……

  下午三点,报社的员工正在努力赶稿,印刷工人还没有来。

  刘志远独自一人进入印刷车间,关上大门,锁好。

  放出机器狗,然后便站在一旁,亲眼目睹机器狗使用扳手,先是对印刷机进行了拆卸。

  然后又将准备好的零部件,放好固定。

  经过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操作后,出现在刘志远眼前的印刷机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在油墨输入口的底部、压实辊的一侧、输送纸张的输送机等,多了一些零部件。

  凌晨,刘志远和沈宝新站在印刷车间的一角,监督印刷工人的操作。

  至于瓦力对印刷机的改造,对于沈宝新这位老手来说太过明显,刘志远只能说他聘请老师傅进行的改进。

  沈宝新只当老板动用家族关系,便没有多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