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文?不,我要成为香江大亨!

第52章 图谋葵涌

  刘志远想要通过小姑娘,印证自己的想法。

  “悠悠,你说如果我现在以增加就业机会的名义,向港府申请购买大批工业地皮,能够获得批准吗?”

  小姑娘懵懂地抬起头。

  “志远哥,你计划将工业区建在哪里?大概需要多少工业地皮?”

  刘志远心中算了算,将一张九龙和新界的地图挂在墙上,木棍指向深水埗西侧的海岸。

  向上贯穿前世的玛嘉烈医院、浩景台、葵涌公园,直到海滨花园停下。

  “上下总长4公里,而我只需要靠近海岸的500米。”

  小姑娘直接被刘志远的大手笔给惊呆了。

  “志远哥,这可是2平方公里,3000亩土地,港府不可能答应的。”

  刘志远皱了皱眉。

  “这里不都是荒芜的海滩吗?港府应该没必要继续留在手里吧!

  而且,等到我的工业园区建成,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帮助港府解决目前的人口问题,还能带动经济发展。”

  小姑娘端正身体,开始认真解释起来。

  “志远哥,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深水埗至荃湾的海岸线,涉及维多利亚港西部航道和传统渔区,港府不会轻易出让。

  而且,港府对土地管理高度集权,工业用地审批需符合整体经济规划,私人大规模申请很容易被拒。

  同时,海岸线涉及公共利益,若用于私人工厂,可能会引发争议。”

  这对刘志远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挑选的地块,直接连接香江后世的葵涌码头。

  选择这里的想法也很简单,图谋日后的葵涌货柜码头。

  但按照小姑娘的说法,他的图谋不太可能实现。

  “悠悠,真的没办法吗?”

  实际上,小姑娘也想为自己的志远哥哥出谋划策。在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她小心翼翼地说: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实现。

  我听爹哋说过,港府前两年提出修建观塘工业园区时,曾经想过将其整体打包给私人资本开发,只是没有人愿意接手。

  无奈之下,港府只好放弃原本的拆迁计划,选择主导填海造地,吸引私人资本购地建厂。”

  观塘工业园区?

  刘志远的确在资料中看过相关的记录。

  时任港督的葛量宏,在提出观塘工业园区的计划后。

  先后拜访了汇丰、怡和、太古和会德丰,想让他们合力接下工业园区的开发任务。

  怡和和会德丰本身就不看好香江的未来,哪会乐意接手?

  太古作风保守,见老大哥怡和都退了,他也选择放弃。

  汇丰只是一家银行,见此也不愿意承担风险。

  正是万般无奈之下,港府只能选择亲自动手。

  刘志远想到这里,挑了挑眉说:

  “悠悠,如果我先不要3000亩,而是先申请500亩的工业用地,港府会答应吗?”

  刘志远可是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曾有数位华商因为建厂需要,曾经得到过港府审批的数百亩工业地皮。

  例如,唐炳源家族的南海纱厂,查济民家族的染厂,邵氏兄弟的清水湾片场等,每个都占用数百亩的地皮。

  事实也如刘志远所料,小姑娘听完后,笑着说:

  “志远哥哥,可也是可以,但依照你目前的身份还有点欠缺哦!”

  刘志远心领神会,第二天继续投入到抗击流感的活动中去。

  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刘志远通过宗族关系,私底下买下了数家小报社。

  正因为如此,刘志远每到一个地方发放药品,便会有记者“采访”。

  他自己旗下的《东方日报》也没有闲着,不断报道金刚烷胺在东南亚的疗效,以及自己大老板又向哪个国家捐献药品了。

  在舆论的持续宣传下,刘志远不知不觉间在香江声望大涨。

  当然,刘志远的宣传也没有忘记港督先生。

  每一次进行大规模的药品发放活动,柏立基必然会被邀请到场。

  除此之外,香江的一些名流,如何东家族、罗文锦家族、周锡年家族等,也常常前往现场参与活动。

  持续了半个月,香江的流感终于被遏制住,刘志远才安心地返回太平行。

  小姑娘在刘志远不在期间,一直管理着两家公司。

  现在四月将过,他便需要了解过去一个月的收益如何。

  小姑娘听闻后,先将未来制药的账本拿来。

  “志远哥,未来制药在4月份,总共生产了36000箱金刚烷胺。

  其中1500箱捐给了东南亚,1000箱捐给了香江。只有33500箱被出售掉。

  收入方面,未来制药获得3450万美金,支出方面合计730万美金。

  同时为了抗击疫情,志远哥你还额外支出了80万美金的特别费用。

  综上所述,未来制药4月份共计获得利益2540万美金。”

  什么叫特别费用?

  除了志愿者的日常花费外,还包括参与宗族的“辛苦费”,值班差佬的“茶水费”,港府官员的“跑腿费”。

  甚至可以说,刘志远将香江上上下下打理了一遍。

  至于目的,当然是为了打响名声,站稳脚跟。

  除此之外,刘志远还获得了哪些好处呢?

  当然还包括港督柏立基的赏识。

  就像现在,他拿着计划书,直接进入了港督办公室。

  “港督先生,上午好。”

  柏立基抬头一看。

  “原来是志远啊!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刘志远坐在椅子上,好奇地询问:

  “港督先生,请问是什么好消息?”

  柏立基微微一笑。

  “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港府经过商议后决定,今年的太平绅士名单将提前公布。

  因为你在过去一个多月的贡献,经过多位太平绅士的推荐和港府的决议,志远你将被授予太平绅士的荣誉头衔。”

  早在意料之中的事,刘志远坦然地接受了柏立基的庆贺。

  因为何东的存在,香江顶级华商的晋升路径十分清晰。

  如果一位华商表现的不错,在香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便会获得港府颁发“太平绅士(JP)”的荣誉头衔。

  如果他的影响力继续提升,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便会获得大英颁发的“下级勋位(MBE/OBE)”。

  最后,等到华商年老时,大英在经过政治考量后,便会在合适的时机,向其颁布爵士(KBE/GBE)头衔。

  这时的他便可以被外人称为“某爵士”。

  刘志远对于这种事看得透透的,不过,考虑到如今的年代,他还是需要表现出惊喜。

  “感谢港督先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