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54章 设个小目标

汉末武夫 奉天 3107 2025-04-17 14:31

  “将军理念为何?”

  杨彦被戏忠问的有些楞。

  而且,他感觉戏忠问的很严肃。

  所以,杨彦不由踌躇起来。

  戏忠又道:

  “或者说,您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

  杨彦最开始的目标只是想赚钱、宠妻爱女。

  后来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募兵自保。

  直到现在,他虽然已壮大,但目标仍是要活下去!

  所以,杨彦很坦诚道:

  “活下去,带着妻女,带着镇上的人活下去。”

  想到这些天看到的满目疮痍、遍地尸体。

  杨彦有些悲怆道:

  “若是可以,想保护更多人活下来。”

  至于要活的更好,那是后话了。

  戏忠笑了起来,笑得咳嗽不止:

  “将军已有大志,当征天下。”

  杨彦抬头看向戏忠,只见他满脸郑重,杨彦不由苦笑:

  “现在言之尚早。”

  如今的杨彦只有几百兵,妄议逐鹿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然而,戏忠却道:

  “将军需有此志,且示以部众,众方能一心,否则必为苟且小事计较。”

  杨彦豁然开朗了。

  对啊,正因为没有明确目标,罗大高丰等人才会仇视豪族出身的罗轩、贾隋。

  若是确立共同目标,大家就没心思搞对立,且能摒弃前嫌,同舟共济了。

  原来戏忠是为自己解决部下冲突、凝聚众力!

  杨彦急忙冲着戏忠行礼道:

  “醍醐灌顶,先生何不早教我!”

  戏忠说完了正事,就开始混了,笑骂道:

  “你之前不过一军侯,跟你说征天下?”

  意思是你个军侯也配?!

  杨彦哈哈大笑:

  “知我者,戏忠也。”

  “不过,现在妄议征天下,是不是太狂妄了?”

  毕竟过早装逼会被揍。

  戏忠道:

  “的确,可先立一小目标。”

  杨彦忙道:

  “请先生帮想个口号吧。”

  戏忠却摇头:

  “此非我之责,将军当自勉。”

  见戏忠要走,杨彦忙拉住他,道:

  “驱逐胡虏,匡扶汉室。如何?”

  “奉国家从民望驱贼讨不臣?”

  作为一个现代人,杨彦很清楚枭雄们争霸时的口号。

  什么“征天下”、“征四方”、“讨不臣”、“一匡天下”等修饰幌子,自是手到擒来。

  戏忠显然没料到他说的这么溜,他不由道:

  “将军早有此心,倒是志才多虑了。”

  杨彦知道他误会了,他刚想解释,却猛地发现一个字眼。

  “志才?你字志才?颍川人?”

  见戏忠点头,杨彦恍然,难怪这小子文政谋略无双,原来是顶级谋士。

  自己这狗屎运!

  戏忠见他面带痴狂,不由担心:

  “将军梦乎?”

  杨彦哈哈笑道:

  “我得先生堪比美梦。”

  戏忠不想回应这种肉麻话,便继续刚才的话题:

  “奉国护民、匡扶汉室。等将军势大之后,便可“征天下”!”

  杨彦立刻应声:

  “先生说的好!”

  戏忠摇头:

  “不,是你吹的好!”

  不得不说,口号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杨彦宣布了口号之后,他明显感觉到军队士气旺盛了。

  就连整个小镇的人都变的热情和凝聚了。

  二哥典韦还高兴的跑来询问:

  “能否把这口号说给大哥?”

  杨彦自然同意了,且嘱咐道:

  “找信使挑选十匹良驹,一块送去。”

  “另外提醒大哥,小心于夫罗。”

  南匈奴王于夫罗如今也在袁绍那边,且他在历史上曾绑架过张杨。

  张杨这次虽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提醒一下。

  傍晚时,外出斥候陆续回城,带回来了周边消息。

  不用杨彦召集,众人便主动赶来议事厅。

  贾隋负责把所有情报汇总,最后在地图上醒目标注。

  “我们小城周围十里内无贼军。”

  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因为罗氏镇周边十里内村镇都被毁了,贼兵自然不会留在这里筹粮。

  “距离我们最近的贼兵在吴城附近,人数三千余。”

  “安邑那边还有胡才部近万人,不过他们是牵制安邑军,不会乱动。”

  “另外恒曲方向二十里有一支三五千人的贼军。”

  因为贼军多是步军,也就是说,贼军要来援罗氏镇方面贼军,需赶路一日。

  这就给了杨彦和夏县时间。

  众人都很振奋:

  “一日的时间足够了。”

  戏忠建议道:

  “如今士气旺盛,正可用时。”

  “将军去夏县运粮,等贼兵来抢时,设伏攻杀。”

  “击败贼寇后,趁乱破入寨烧掉敌人物资。”

  “等他们饥寒交迫,便好招降了。”

  要入贼寨,要么伪装、要么强行突入,非武力彪悍着不可。

  首选就是典韦,另外加上罗大和杨翰。

  “此战的主旨是烧掉对方物资,杀敌倒是次要了。”

  杨彦做战前强调,希望能多招抚点可用之兵。

  之后,杨彦要亲自去一趟夏县,说服卫恒一块出兵。

  杨彦带着两百骑赶往夏县。

  十里路程,半个时辰就到。

  杨彦到城门前时,却见城门大开,进出行人不少。

  虽说夏县周围十里内没有大股贼寇。

  但大开城门颇为危险,且肯定会有贼寇混进城中。

  不过,这也说明了卫恒比较激进,且他城中兵力充足。

  杨彦入城时,守卫便迎上来引着他们前往府衙,且派人去报给卫恒。

  不等杨彦走到府衙,卫恒便带着几个亲兵赶来迎接了。

  看到杨彦便行礼道:

  “将军到访,何不提前通知,下官有失远迎了。”

  杨彦升为荡寇校尉后,秩比两千石。

  职位比卫恒这个夏县县令要高。

  但县令乃是实权地方官,军职不好比较,且他又是卫氏族人。

  所以,杨彦自然不会托大了。

  急忙下了战马回礼,杨彦道:

  “来此有事相求,能否详谈?”

  卫恒急忙笑道:

  “自然可以。”

  说完,卫恒便亲自在前引路。

  杨彦能感觉得出来,卫恒对自己恭敬了许多,也疏远了很多。

  等进了雅厅坐下后,杨彦便说明了来意。

  而卫恒却沉吟起来,似乎很为难道:

  “实不相瞒,安邑调了夏县一千精兵,我县中兵力紧张。”

  “不过,既是将军开口,我自然不会拒绝。”

  “这样,我让卞喜带一千军协助将军如何?”

  一千太少了,杨彦原本想让夏县出兵两千。

  毕竟只要解决了这伙贼寇,夏县周边就肃清了,这对卫恒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不过,杨彦也没法强求,毕竟是找人配合,一千也好。

  “另外,夏县能否真借给我两万石粮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