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少年吴三桂
黄昏时分,华灯初上。
随着江河与王微进入城中,长街上的灯火便开始逐渐亮起,颇有些两人一入城,灯火便为他们亮起的感觉。
女人总免不了有些感性浪漫情怀,更别说王微本就是个女诗人,此时瞧着随他们进城,长街上的灯火次第亮起,也更让她感觉跟江河之间的情分颇有些天注之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望着满街的灯火,王微曼声吟道。同时跃马上前,超过了江河半个马身,然后在吟道“蓦然回首”时,立即转回头来看着江河,才笑语盈盈地接着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番举动,颇有些像调皮的小女生,让江河不由有些失笑。不过王微现在的年纪,本就还不大,才二十五岁。这个年纪在他前世,也不过是大学毕业才没几年。若是选择继续读研深造的,则还学校里,未出社会。
二十来岁的女生,本来就还大部分保持着童心。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女性,大多追求端庄秀雅。再加上这个年纪大都早已嫁人,开始在家相夫教子了,睁眼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事,每天怕是过得满身疲惫,哪还能保持多少童心。
王微这时的调皮,让江河颇有些前世跟大学时代前女友相处的感觉。那时的恋爱大多比较纯粹,也让人感觉轻松愉快,无忧无虑。
而恋爱中的女人,也无疑是最美的。王微方才那一回头的明媚与笑容,当真让江河有一种“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感觉,仿佛满街的灯火都失了色彩,都不及王微脸上那明媚动人的笑容。
沿街的店铺中,此时不远处正有一家酒楼,在二楼靠窗位置上,正有一老一少两人在对座饮酒。
那少年面容白皙,鼻梁挺直,方面大耳,顾盼生雄,显得英风飒气,望之也是才十七、八岁的样子,但眉宇间却有股端凝沉稳之气,颇显少年老成。
此时他饮酒之际,随意往窗下的长街上望去,刚好望到了王微在马上向江河回头一笑的那明媚笑容,当即不由瞧得一呆,大生惊艳。更浑然忘了手中正拿着酒杯,下意识还往嘴边送去,却没对到嘴上,不慎洒落衣襟。
对面的长须老者瞧他这般失神无措,不由皱眉轻斥道:“三桂,你是瞧到什么了,这般失神?”
说罢,也转头往下望去。但当他望去时,下面的王微则已转过了身去,又与江河并骑而行,他只能瞧到两人的背影,一时也没瞧到什么不对处。
“啊,无甚,祖父过虑了!”对面的少年慌忙以衣袖擦了把胸襟上的酒液,但一边胡乱擦抹之际,一边仍是忍不住目光追着下面的王微望去。
可惜,这美若天仙的女子也不知是谁家女了。更为可惜的是,这女子的笑容不是为他而笑,而是向着与其并骑的那情郎。
此时此刻,这名叫吴三桂的少年,对下面长街上行过的江河,生出了深深嫉妒。
他们的身影即将消失在他视线所及处,吴三桂正准备遗憾地收回目光时,忽然注意到了跟在江河与王微后面的汪七等人。
自从在城外表明了情意后,江河与王微的眼里似乎便只有彼此。所以他们两人全都没留意到,自从进城之后,居然便已经被跟踪。
但此时的吴三桂居高临下,又身处旁观者位置,却是把后面汪七等人的跟踪看的清清楚楚。
瞧这些人一直跟着那两个男女,似要意图不轨,吴三桂立即侠义心起,再也坐视不住。
尤其那女子是方才让他生出极大惊艳之感的女子,虽然眼下两人还素不相识,但他内心中却先凭生了许多好感,更加无法坐视有人欲对这女子行不轨之事。
“祖父,我忽有些肚痛,要去趟茅房,你先一人吃着,我去去就回。”吴三桂的眼中闪过丝寒光,随意捏了个借口,转头向祖父道。
“你可是水土不服?”吴三桂的祖父名叫吴成林,此时闻言后,不由立即关心问道,“自从我二十多年前带全家迁居辽东后,已是久不回江南,你从小也是在辽东出生长大的,这乍回江南,水土不服也是有的。”
“或许是吧?”吴三桂随口还了一句,立即起身匆匆告辞而去。
临走时他望了眼方才吃饭时解下放到旁边条凳上的佩刀,很想一并带上。但上茅房还带刀,却未免太过让祖父生疑了。
只是区区几个蟊贼,他赤手空拳也能轻松解决。这般想罢,只是望了一眼,便空手离去。
迅速下楼出了店门后,他方才在楼上已是瞧清楚了汪七等人的服色,当下辨认清楚后,也随后悄悄尾随到了汪七等人的身后。
江河与王微此时更是不知,身后居然不止跟了一波人,还又跟上了一个尚未成名的少年吴三桂。
此时江河并不是把王微带去某家客栈投宿,而是打算把王微先安置在他昨日刚租下,准备开设长风镖局的那家铺面。
这其实也是王微自己的选择,进城的路上,江河想起自己昨日租下的这处地方还正好空着,便提了一嘴,让王微是选择住客栈,还是选择在他租下的这里落脚。
王微当时完全没多作考虑,立即便选择了要来他租下的这里,甚至不顾这里是他昨日刚刚租下,还未曾请人打扫收拾。
而且里面也是空空如也,只有些房东遗留下来的简单桌椅,并无被褥等物。所以此时他们进城之后,还需临时现买。
王微选择住这里,其实多有不便。不过既然是王微的选择,江河便也没反驳。进城后临时购买现置,也不过是麻烦一些,多花些钱罢了。而且这里以后也是要住人的,现在不过是提前买了而已。
明朝时期其实是有宵禁的,但也就是早年间曾长期严厉执行过,基本上过了一更后,就不让人随意外出行走了。
但到了此时的明末时期,这项制度就像明初的开中法一样,也是早已被破坏,形同废止。
哪怕各地明面上还有宵禁制度,却早已没人当回事,也就边关之地与战乱的地方还会严格执行。而江南承平已久,江南诸地的宵禁便已是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反而许多地方到了晚上,正是热闹的时候,有繁华丰富的夜市。徽州虽然不像苏杭、金陵等地那般繁华,但到了晚上也颇有些热闹,街面上的许多店铺也没那么早关门。总要差不多到了二更天时,才是夜深人静,行人散去之时。
此时才刚刚黄昏,正是夜晚的繁华之时,江河带了王微进城后,两人沿街随意逛了逛,便已基本购齐了所需之物。
毕竟王微几人只是临时住一晚,明日江河还是要把她送去江园安顿,所以只对付一晚,也不用置办太多东西,基本上买齐了几人的被褥铺盖即可。
也幸亏汪喜给他们准备了辆马车,不然这些东西,江河几人只靠两匹马,还真不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