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人皇

第51章 人无横财不富

大汉人皇 溯光者 2989 2025-02-15 09:14

  这是传国玉玺?众人顿时来了兴趣,围了上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言传身教,刘辩很高兴地看到这些手下们明显没有什么特别激动的表现,只是感兴趣而已。

  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得玉玺者得天下这一类的观点,已经被他彻底掰了过来。

  现在大家统一的认识,就是得天下只能靠实干,传国玉玺什么的,就是一个刻章而已,最多材质好点,价值高点。

  “这东西,不是在孙坚手里吗?不对,孙坚已经死了,那应该在孙策手里。”

  “难道,主公你遇到孙策了?”

  “什么遇到,很明显肯定是孙策前来投奔,献上玉玺以示忠心好吧。”

  不愧是一群智力担当,三言两语间,就把整个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

  “没错,确实是孙策送来的。”

  刘辩从前往昌平剿匪说起,一直说到孙策效忠,回去拉人,整个过了一遍。

  当然,关于练气士这一段,略去不谈。

  当听到在邬堡中的收获时,在场的众人眼睛都亮了。

  真的是人无横财不富,现在缺钱缺粮已经快把这群文臣们愁死了,听说马上有这么大的进项,顿时激动起来。

  至于说同情这些豪强,认为此举不妥的,完全不存在。

  在座的诸位,除了荀彧两兄弟以外,都不属于各大世家派系。

  而荀家也已经摆明了立场,所以在这一点上,整个领导班子的价值观还是非常一致的。

  尤其是荀彧,钱粮这一块工作全部由他负责。

  原本他已经在担心,虽然该屯的田都已经屯下去了,但是已经影响不到今年的夏收了。

  到下次收获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靠采购粮食才能不陷入饥荒状态。。

  现在听说了这件事,紧皱了一个多月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现在已经不是饥荒的问题了,而是太富余了,有钱就是好当家,说话做事的底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老夫要扩军!还要装备,马匹!数量先预定五千人!”卢植第一个跳出来提出了要求。

  带兵打仗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这么富余的时候,老将军都沉不住气了。

  “卢公实在是太谦虚了,给你批一万,只要你能练出这么多有内气的士兵,有多少算多少!”

  荀彧豪横地一挥手,五千人马算怎么回事,现在有了这么多外财,附带着还会有那么多的土地收入囊中。

  带兵的将领,又多出了孙策,还要带上孙家的老臣们一起过来。

  如果不是因为精兵政策,实在训练不出这么多人来,他都希望卢植往十万人上征兵。

  “文若,你可能算错账了。”程立笑着提醒他,“不是广阳郡,是幽州全境!”

  荀彧顿时会过意来,没错,这事一旦启动,怎么可能只限于广阳郡?

  “五万精兵,卢公,必须五万精兵,只要你能完成,要多少我给多少!”

  荀彧现在才二十八岁,手上突然掌控这样一笔天文数字的钱粮,会如此激动也在所难免。

  “这我还真没办法,人口基数不够,就算粮草充足,身体素质提升也不可能有这么快,我估计五千都够呛。”

  这下轮到卢植苦笑了,实在不敢想有一天会因为钱粮太多而烦恼。

  “我说诸位,”刘辩苦笑着提醒道:“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这块传国玉玺该如何处理。”

  “主公,你拿着玩不就行了,没必要和我们商量。”

  鲁肃一脸严肃的表情回答道,转过脸去就原形毕露了。

  “用不完的,给我!我要修路,还要修水利,还要建炼钢厂,还有马场,盐场,纸厂,还有集村并镇的房屋,农具……”

  “子敬,你那缺的是钱的问题吗?你缺的是人!”荀谌笑着打趣道。

  鲁肃顿时反应过来了,连忙追着刘辩问:“主公,那一百万黑山贼,还有邬堡中的私兵,还有工匠,我全都要!”

  “没问题,还有百万的青州黄巾,你要不要啊?”刘辩呵呵笑着问。

  手下们如此群情激昂,导致他的心情也很好。

  这些人太厉害了,几下子就把他布局了这么久的打算全猜透了。

  当然,越厉害越好,他们越能干,自己越能偷懒享受生活嘛。

  “要,当然要了,什么时候能到手?”鲁肃竟然当真了,立刻追问起来。

  刘辩哑口无言,这青州黄巾真的是说说而已,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不过,貌似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这事可以好好谋划谋划。

  算了,看这个样子,现在跟他们讨论传国玉玺的事,完全没有人在意,那自己就按照自己的意见处理了。

  “仲德,你亲自把这传国玉玺给刘虞送过去,理由就说他是宗正,理应由他代天子管理,记住,要尽人皆知。”

  “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程立闻言一愣,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立刻就要出门。

  “稍等一下,散会再去吧。”刘辩敲了敲桌子,“好了,现在正式开会。”

  众人闻言,立刻严肃了起来,分立两旁,笑闹归笑闹,一旦宣布开会,那就是严肃的君臣模式。

  “所有剿匪所得钱粮、土地,一律按程序走,由各县相关部门清点,按照规定逐级上报,押送到蓟县。”

  “子龙、子义、兴霸,三位将军只负责配合剿匪,不负责任何钱粮、土地事宜。仲德,你明白吗?”

  钱粮和土地,归荀彧负责,可是刘辩却专门提醒负责监察的程立,其中的意味,可谓深长。

  “臣明白!一定一查到底,一个不漏!”程立肃然答道。

  刘辩对程立的回答非常满意,随即目光转向鲁肃。“征集全国工匠的事,进行得如何?”

  “已经有很多人响应,但是幽州偏远寒冷,目前效果不是很好。”

  “增加酬劳,两倍、三倍都没关系,一定要在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能挖到多少挖到多少。”

  “是!”

  “流民安置问题,进行得如何了?”

  “广阳郡内,流民已经全部安置妥当,以工代赈,按照殿下的吩咐,工钱一日一结。”

  “各工地的食堂、小卖部也已全部开业,资金回收率百分之百,盈利百分之五十。目前我们手上的钱粮可以支撑两个月。”

  “很好!”荀彧做事,果然稳妥,效率真是杠杠的。

  流民们每天有活干,有钱拿,个个开心。

  拿到钱去刘辩开设的食堂和小卖部购买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等于这些工钱又全部回到了刘辩手上。

  这个时期,流民是不会有存钱计划的,时局太乱,今天过了,明天都不知道会怎样,存钱有什么意义?

  这些商品,目前都是统一采购的,按照荀彧的说法,只盈利百分之五十,已经非常良心了,至少比流民们自己去买要便宜多了。

  这样一来,等于左手的钱倒到右手,转了一圈,花了一半的代价把该做的事给做了。

  当然,该投入的成本还是要投入的,但是这样做比直接救济他们要强得多了,同时还能培养消费习惯。

  等刘辩计划的商业体系上线之后,这些流民们就会直接转化成了消费力,现在这些成本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军事学校的筹备如何了?”刘辩又把目光转向卢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