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韦小宝穿越游坦之

第114章 夺门之变

  透过大敞着的殿门,门外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

  萧峰迅速冲到丁春秋身后,看着韦小宝叫道:“这等卑鄙无耻的奸邪小人,留他狗命又有何益!”

  说着拍的一掌猛然狂击过去,结结实实的劈在丁春秋的后背上。

  丁春秋噗嗤一声,一大股鲜血从腔腹中喷涌而出,顿时就将脚下地毯染红。

  跟着“啊”的一声惊呼,倒在血泊之中,不省人事。

  萧峰大义凛然,他跟丁春秋虽然素昧平生,但从韦小宝口中大致了解了他的种种恶行,自然也对他相当嗤之以鼻。

  就丁春秋这种为人,留他狗命多活一天,便可称是有违天理伦常。

  眼下大战在即,韦小宝无暇去管那不省人事的丁春秋,跟萧峰并肩站立在原地,视死如归一般的望着殿门外的浩浩雄兵。

  这些官兵将手中的弓箭齐齐对准了殿内方向,韦小宝、萧峰、李秋水三个人可谓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眼下只待梁太后一声令下,众士兵手中的飞箭便如倾盆大雨般轰然射击进来。

  便在此时,忽听李秋水爆发出一阵相当凄厉的苦笑声,韦小宝急忙将她扶了起来,急道:“师叔,你怎么啦?”

  李秋水笑了一阵,含恨说道:“坦之,师叔我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姓梁的这个婊子居然产生谋反之心。”

  “她以为怎么了?是我们娘儿俩当年从她儿子手中夺过皇位?殊不知其实那是先帝有意安排的,她儿子李乾明压根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这大好江山倘若落入此子手中,普天下的老百姓们便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那可就是天下各地的一场巨大浩劫了!”

  韦小宝不住点头,道:“师叔,我知道,我都知道……”

  其实此时说这些,当真晚矣。

  外面的情况韦小宝虽然看不到,但瞧这架势,梁太后简直都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丝毫不将当今西夏正统皇帝放在眼里。

  只怕西夏皇宫中各处均已提前被梁太后布置好了。

  方才从外面冲进来的那两名将军便是确凿的铁证,其中一个名叫梁通,另一个名叫上官保忠,这两个人都是典型的乱臣贼子。

  二人手中定是掌握雄兵,跟梁太后狼狈为奸,梁太后让他们往东,他们却决计不敢往西。

  而且韦小宝倘若没有猜错,此时李乾顺定然被蒙在鼓里,很有可能直到反贼彻底夺门成功之后,他才能后知后觉的知道宫中已然发生惊变。

  原因十分简单,像是这种事情,若非不做,一做便要做到底,再无回头之路。

  那么在此番乱兵雄起之前,梁太后这一边定已上上下下将所有步骤全部准备详细,按部就班的依照计划行事。

  如此一来,只怕李乾顺此时尚还被一群奸邪佞臣缠身,梁太后麾下的这批乱臣贼子对他颂声盈耳,飘飘然也好,不知所以也罢,反正是这样,梁太后等众在暗中密谋已久的夺门之变悄然间已经拉开帷幕。

  正当韦小宝心乱如麻,全然不知究竟该如何应对殿门外的一把把弓箭之际,突然萧峰缓缓说道:“坦之,今日咱们兄弟俩便好好地会上一会外面的这些反贼如何!”

  韦小宝大是吃惊,急忙转头望去,只见萧峰正义凛然,威风八面,难以置信的说道:“大哥,你的意思是咱们俩抵挡这即将爆发的漫天箭雨?”

  萧峰坚定点头,微笑道:“不错,正是如此!”

  李秋水此时元气基本已经恢复,快步来到两人身旁,粉拳紧握,定睛瞧着殿门外,说道:“算我一个!”

  韦小宝心情格外复杂,须知生死关头,萧峰跟李秋水竟然能用各自的武功抵御强敌,这份勇气,当真十分难得。

  当下便将心一横,心道:大哥和师叔都已经这么决定了,我又有什么好怕?来罢,来罢,就让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一些吧!

  念及至此,当即运行体内的雄浑真气,只待箭雨爆发,竭力相拼。

  突然嗖的一声清响,从殿门外破空而来,一把拇指般粗细的飞箭有如惊弓之鸟,势如破竹一般的远远射来。

  萧峰双脚在地上轻轻一点,这支箭顿时便从他脚下飞驰过去,伸手一抓,抓住飞箭一端,拍的一声,死死抓住。

  他在半空中猛一旋转,头下脚上,朝着这支飞箭的来处竭力扔了过去。

  霎时间只听“啊”的一声尖叫,一名弓箭手顿时被这支飞箭所伤,直接倒地身亡。

  萧峰刚一落地,无数支飞箭便如惊天暴雨般从殿门外飞射了进来。

  他和韦小宝、李秋水绷直双掌,动若脱兔,强行招架。

  起初自是略为吃力,这一支支飞箭虽都是从殿门外飞射进来,但每支箭却又都是冲着不同的方向、角度。

  若想毫发无伤的全然躲避,绝非易事。

  但三人都是举世无双的顶级高手,个个体内俱有无上真气,各自在迅速躲避飞箭的同时,借用巧劲,施展神功。

  竟然当场造就出一张无形屏障,那无数支飞箭一旦激射上去,顿时噼里啪啦的掉落满地。

  那是三人各自体内的雄浑真气之所聚,相当不得了,既已在半空中形成屏障,任凭敌军的射力再强,却是始终都无法击穿这层屏障。

  主导殿门一众弓箭手的将军正是方才那个名字叫做梁通的人,他见一时半会的竟然无法将寝殿内的几人消灭,不禁是心乱如麻起来,急声嚷叫道:“快啊,给我射,给我射!”

  弓箭手朝寝殿激射的速度竟猛然加快了一倍,嗖嗖清响,不绝于耳。

  这个梁通其实是梁太后的侄儿,自幼在梁太后身边长大成人,自从成年以来,便在朝堂之中担任要职。

  他自然也是一心想拥戴堂哥李乾明为帝,在暗中跟梁太后密谋已久,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已非一两日而已。

  他深知消灭寝殿内那几人务必在短时间内完成,绝不能将时间延长,不然很有可能会耽误要事。

  可眼看着面前的一众弓箭手已将无数支飞箭射了进去,视线尽头的那几个人却仍生龙活虎的耸立在原地,毫发无伤,当真甚为费解,不明其理。

  与此同时,梁太后的其他几个党羽正各自带兵分别朝着不同方向,对西夏皇宫各处展开汹涌磅礴的夺门之变。

  梁太后坐镇后方,耐心等待着此事成功,一旦是将计划达成,他便可一尝所愿,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李乾明继承大统,登基即位,成为西夏国的皇帝。

  多年来她夜不能寐,每每想到这一天的到来便兴奋得无法入眠,当真期盼已久。

  由于夺门的计划事先筹划得滴水不漏,连一丝一毫的破绽都没有显现出来,可谓是把准备的功夫做得十分充足了。

  如此一来,当这场政变爆发,举凡效忠于李乾顺的,都无法从屠刀之下逃脱,顷刻之间便丧命当场。

  梁太后手下的重兵进攻十分顺利,整个过程简直是如行云流水一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宫中的众侍卫誓死抵御反贼,然则穷尽所能却也无法抵挡得住反贼进攻的铁骑。

  由于事发实在太过于突然,而且上头还没有一丁点的警觉,以致于就算是临死调兵遣将都是万分不能。

  还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玄武以及朱雀两处宫门便已被叛军成功拿下。

  负责守卫这两处宫门的众侍卫与士兵便如一盘散沙,无一人幸存,全部命丧叛军屠刀。

  由于叛军的数量与誓死效忠李乾顺的官员近乎相等,甚至在朝中而论,还稍逊几筹,随着玄武、朱雀两处宫门的失陷,大批官兵蜂拥而至,跟叛军在宫中展开奋力厮杀。

  众官兵群龙无首,完全不知道究竟该听命于谁,一时间竟然只能像无头苍蝇一般,毫无作战方针,在宫中见到叛军便杀。

  仅凭着对李乾顺的浩荡忠心,以及人数上的悬殊差距,一个个奋死支撑了近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李乾顺总算是在贺兰山离宫得知此事,就像从梦中惊醒一般,速速调兵遣将,前去支援死命守卫皇宫的官兵们,紧急做出应对之策,死死抵御梁太后。

  但他知道此事未免太晚了,当朝廷正规军的大部队费尽千辛万苦赶到皇宫时,近乎已超过一半的区域均已被梁太后所占。

  李乾顺同样也是火速赶往皇宫,这场大战万不能疏忽大意,定要亲自督战,哪怕梁太后麾下的这批叛军再是骁勇善战,也绝不能失败。

  那边厢,梁太后寝宫门前,韦小宝、萧峰、李秋水三个人审时度势,趁着殿门外一众弓箭手更换交替之时,瞧准时机,飞身冲出。

  各展神威,奋勇杀敌,连一刻也不敢耽搁,轰轰烈烈的奋力砍杀,一瞬间梁太后寝宫的周遭一带便已沦为一座用血肉筑成的人间炼狱!

  这修罗战场当真不知几时方休,韦小宝等三人杀敌那是相当得心应手,只因叛军均非江湖中人,三人一掌劈死一个、三掌劈死一群,便如利刃切菜一般,简单之极,丝毫没有难度可言。

  与此同时,潜身躲藏在附近一座宫殿中的银川公主、阿紫、以及王语嫣等几人连口大气也不敢喘。

  胆战心惊地望着外面爆发的这场大战,一个个心脏怦怦疾跳,掌心中满是冷汗。

  王语嫣面色惨白,真被战火吓得精神恍惚,轻轻拽了拽银川公主的衣袖,压着嗓子低声道:“公主,像是这种打法,最终能胜么?”

  银川公主自是提心吊胆,一来生怕李秋水等人命丧贼手,二来也怕叛军发现了她们,一鼓作气冲进来将她们几个斩杀。

  当即轻轻摇头,以示不知。

  王语嫣心中暗暗叹息,心想此战倘若失败,后果决计不堪设想,天子丢了皇权事小,他们全都被那姓梁的奸邪妇人斩杀才是至关紧要的。

  想来那姓梁的妇人恶贯满盈,那可真是人神共愤,若不是因为她,又何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

  此时梁太后已经迫不及待将一批批赶到的援军宰杀干净,然后她的儿子李乾明顺利从李乾顺手中接过皇权,从此之后终于能够一偿当皇帝的瘾。

  自古以来,每一个无限接近于皇权最顶层的人都对皇位有着极致的贪恋之心。

  梁太后跟历史上那些恶名昭彰的乱臣贼子们是一丘之貉,是一路人。

  其实归根结底,无非只是想将皇帝宝座抢夺过来,若当真计较有何天理不容的恶意,那不过也就只是荒唐至极的笑谈而已。

  现在距离最终的成功仅剩一步之遥,梁太后传下号令,命三军大幅度加快作战计划,将事先拟定好的作战方针进行一个加速。

  所谓加速,其实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常见战法。

  即是将每一个步骤都在时间上进行取舍,以及在诸多细节上进行缩短,甚至是裁切。

  例如早在一个半时辰之前便已将‘朱雀’这一处宫门成功拿下来的那批军将,按照接下来的作战部署,那就应该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杀敌、防御、进攻、关闭、挺进。

  这五个步骤缺一不可,而且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差了哪一步,那可都是所有的努力尽付东流。

  那么既然梁太后已然采取加速,除杀敌之外,剩下的防御、进攻、关闭、以及挺进这四个步骤都需要大幅度缩短时间。

  刚一进行完毕其中的一个步骤,便迅速进行下一个,哪怕下一个还未来得及仓皇收场,直接跳转到再下面的一个,以此类推,直到进行最后一个步骤完毕,方始告终。

  这样做有利有弊,好处就在于效率上的优势,毕竟最终的目标无非就是要将整座皇宫攻打下来。

  但弊端就在于,其中的一些将士很有可能会无法严格按照加快的脚步去执行。

  比如有一些人耽搁在‘进攻’上,而有一些人则因为自身体能的杰出,或是头脑、作战意识上的出类拔萃,提前进入到了最后一个步骤。

  但无论如何,梁太后所提出的这个‘加速’,极大提升了这场大战成功的概率。

  此战对于梁太后而言,只许胜不许败。

  朝思暮想的龙椅宝座,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即将梦想成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