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

第34章 这是命令!

  萧何愣住了。

  没想到冯去疾这么好说话。

  他从扶苏那里弄来的钱,刚好一千五百贯,这不是小数目啊。用小公子的法子,挖多少盐就等于挖多少金子,那马车都得来回运好几趟才能搬完!

  其实一千五百贯已经不少了,现在国库里也就十万贯左右。

  可盐山的价值实在太高,难怪他会这么惊讶。

  “怎么?嫌多了?哼……”

  冯去疾以为萧何是手头紧,拿不出这么多钱。

  毕竟,一个从沛县来的土包子,运气好被小公子看上,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吧。

  “那就一千二百贯,再少免谈!”

  “行!多谢冯相!”

  冯去疾正要起身走人。

  萧何却怕他反悔似的,赶紧从袖子里掏出公文。

  地契交割完毕,锦衣卫立马从车上搬下钱箱。

  钱货两清。

  交易一完,冯去疾自然不会多留萧何,连正眼都没瞧他一眼。

  直接让仆人送客。

  萧何走后,冯去疾看着那几箱钱,嘴角微微上扬。

  “哼哼,这种乡下人,哪配跟我合作。”

  除了萧何这边。

  张良和张耳父子办事也相当麻利。

  公输家送来了采盐的铁家伙,张耳父子也带齐了人手。

  几十辆马车整装待发,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咸阳城出发了。

  “这些人从公子府出来,到底是要去干啥?”

  “听说他们从冯丞相那儿买下了一座盐山,难道那山里藏着什么宝贝?”

  “我路过丞相府的时候,看见好多箱子从车上搬下来,花那么多钱买座荒山,图啥啊?”

  “总不至于去种地吧?盐地上可长不出庄稼来。”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路边的行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谁也搞不清楚这支队伍出城到底要干什么。

  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城池。

  走了百里左右。

  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队车架,周围有几十名骑兵护卫,领头的人竟然是打扮得很低调的顿若。

  “来者何人?”

  顿若示意队伍停下。

  那些看似穿着布衣,其实是黑冰台密探的仆从们,纷纷将手按在了刀柄上。

  “我是张耳,这是我儿子张敖,见过国尉大人。”

  “张耳?”

  顿若这才想起来,这对父子他好像在朝堂上见过,是小公子的人。

  于是挥了挥手,让周围的密探们放松了警惕。

  注意到车内那位穿着便服的高人挥了下手。

  顿若又问道:“你们带着这么多东西,是要去哪里?”

  他身为黑冰台的首领,盘问一番也是理所应当。

  “我们父子是奉了小公子的命令,前往白昆山开采矿藏,公文已经准备好了,请大人过目。”

  张耳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文书。

  交到了一名黑冰台密探的手里。

  顿若看了一眼,轻轻点头。

  “本官也是按规矩办事,你们走吧。”

  “多谢国尉大人。”

  嘎吱嘎吱——

  马车在黄土路上压出深深的车辙。

  队伍缓缓消失在视线中。

  顿若这才掀开车帘,钻了进去。

  车内坐着的,正是悄悄返回咸阳的赢政,身旁跟着自称能炼制延寿丹药的徐福。

  “陛下,那是小公子的队伍。”

  “寡人都听见了,这小子,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赢政微微眯起眼睛。

  冯去疾的封地是他亲自赏赐的,那座山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

  不过是一座荒山罢了。

  去那采矿?能采出什么矿?

  “陛下,您是回章台宫休息,还是……”

  “不用,直接去公输家,顺便传话,准备一尊三千斤重的大丹炉。”

  徐福一本正经地要求了一尊大丹炉。

  能短时间内造出这种丹炉的,也只有公输家了。

  到时候以他们的名义去收集炼丹所需的材料,也不会引起怀疑。

  在彻底搞定之前。

  赢政必须把不死药这个谎继续圆下去。

  “遵命!我这就去通知公输家主公输拓,让他来迎接圣驾。”

  “记住,你和公输拓都称寡人为赵兄。”

  “这……微臣不敢!”

  “这是命令!”

  听着车内那坚决无比的话语,赢子季心头一震。

  对方身份尊贵,若非如此,他断不敢用这种直白的称呼。

  无奈之下,赢子季只得微微点头。

  “子季这小子,最近怎么和公输家走得这么近?”

  “回禀……那位,公输家的大小姐,常来小公子府上。”

  赢子季心中也纳闷。

  印象里,公输家一直是个中立的存在。

  虽然在咸阳地位不低,但从不掺和朝堂之事。

  这次居然破例与自己亲近?

  “看来这公输幽兰比我还了解子季,得去见见这小姑娘。”

  “出发吧。”

  “是!”

  车队缓缓启动,直奔公输家而去。

  ……

  数日之后。

  “这天儿是冷了?”

  府邸内,赢子季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可惜那些火锅底料还得留给政哥,不能再贪嘴了。

  而且最近小肚腩似乎有膨胀的趋势!

  于是,赢子季让人搬来炭盆,开始做起广播体操。

  门外,张良走了过来。

  “小公子,印刷术的模板已经做好了,只要……嗯?您这是在干嘛?”

  张良看着手舞足蹈的赢子季,愣了一下。

  “天冷了,活动活动筋骨。”

  “哈哈,可不是嘛,臣下也怕冷得很,以前在老家那会儿,哪有咸阳这条件,冬天能有炭火烤。”

  萧何想起年轻时的日子,脸上不禁露出回忆的神情。

  那时候,冬天真是能冻死人。

  他虽是个县官,不愁没柴火烧,但普通百姓家就难了,粮食、冬衣、木柴,缺一样都难过冬。

  “等明年春天,咱们把棉花种上吧,那东西穿在身上可暖和了。”

  赢子季摸了摸身上的绫罗绸缎。

  嗯,还是棉衣更暖和。

  “萧先生,事情进展得如何了?”

  “回公子,张耳来信说,那盐山虽然不长粮食,周围荒凉,但开采起来挺容易。”

  “用了您的方法,已经做出了一些成品!”

  萧何边说边掏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雪白细腻的细盐。

  这成色已经很不错了,比琅琊郡的海青盐还要好。

  “不错呀,这都能用来刷牙了。”

  赢子季用手指捏起一点盐搓了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