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兴汉室从亭长开始

第4章 宗祠

  《后汉书·百官志》: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

  作为河东郡治所,安邑县毫无疑问是大县,所以设县令一人,秩千石。

  千石之职,毫无疑问算中高级官员,尤其县令这种地方主官,含金量更是高到离谱。

  汉末三国这段乱世中,所出现的大大小小诸侯,九成以上都是县令出身。

  一般情况下,县令任期结束后会回到中枢待上几年,一旦再有外发的机会,就是秩两千石的郡守、国相。

  而郡守和国相,可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

  在察举制盛行的当下,到达郡守这个级别,已经初步拥有了参与大汉朝顶级政治游戏的资格。

  因为向朝廷举荐茂才、孝廉的权利,在郡国的太守、国相手里。

  说回县令。

  汉朝的县令,又被成为“百里侯”,全面管理本县一切事务。

  其权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政务、官员任免、治安、赋税、司法、教育等等。

  简单来说,在没有外界势力干扰的情况下,县令就是本县的土皇帝。

  虽然赵谦刚刚上任,但因为赵忠的存在,他在安邑县的权利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这样的人物,想整治区区一个里聚豪强,如同捏死蚂蚁一般轻松。

  随便捏造个罪名,就能直接把刘珩一家全部抓紧牢狱。

  他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出手,只要表现出对刘珩一家的不满,就有的是人帮忙冲锋陷阵。

  意识到这一点,刘珩身上本就不多的安全感直接消散殆尽。

  这种生死掌握他人手中的感觉,真的很让人不安。

  只是,刘珩始终想不清楚的是,赵谦明明刚来安邑,怎么就盯上了自家妹子呢?

  这种级别的人,身边应该不会缺女人。

  刘芷确实貌美,可也没到倾国倾城的地步啊?

  ......

  正堂。

  在刘珩的安慰下,祖母刘氏慢慢恢复正常。

  后者再三确认刘珩确已痊愈后,立刻吩咐皇甫威在蚩尤里大摆筵席,明显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刘珩已经苏醒的消息告知所有人。

  自刘珩坠地昏迷后,刘家的门客、徒附、奴仆堪称人心浮动,需要安抚一二。

  知晓刘珩苏醒后,大多数人确实安心了不少。

  这年头世道乱的很,到处都是山贼乱匪,能安稳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自己身边出乱子。

  人总归更习惯有秩序的生活环境,而非混乱。

  当然,饭都吃不饱的人除外。

  除了安排筵席,刘氏甚至还想在家中供奉一座黄天上神的牌位——她笃定是那碗神水救了刘珩。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医工束手无策,而刘珩刚喝完神水,就醒过来了呢?

  实际上,不只刘氏这么认为,整个刘家都是这么想的。

  汉代重鬼神、信鬼神。

  就连刘珩都有些半信半疑。

  后世所受的教育告诉他,所谓的神水,就是一碗添加了纸符的普通清水。

  可是连穿越这种事情都能发生,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如果有机会,他都想问问张角是不是真的能召唤雷公。

  不过,理智告诉刘珩,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跟黄巾扯上关系。

  除非他打算逃进太行山,跟张燕等人作伴。

  所以,刘珩使出浑身解数,阻止了刘氏供奉黄天的想法。

  然而,刘氏还愿的想法并没有就此湮灭。

  安排好家中事务后,她不顾自己的身体问题,顶着众人劝阻,执意带刘珩前往宗祠祭拜,以感谢祖宗的庇佑。

  ......

  刘家宗祠建在蚩尤里东侧,位于中条山脚下。

  宗祠通体由青石砌成,是一座两开间房屋,坐北朝南,样貌类似于缩小版的民居。

  跟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宗祠一样,刘家宗祠后面便是刘家历代先祖的墓地了。

  说是历代先祖,其实是从刘珩高祖父开始的。

  刘珩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整整四代人埋在这处墓地。

  时至正午。

  刘珩搀扶着精神抖擞的刘氏,迈步踏入祠堂。

  落后几步的皇甫威合上宗祠大门,与其他人一起守在门外。

  由于门扉两侧开了窗户,所以紧闭的大门并未将光线完全遮挡,宗祠内部还算明亮。

  借着亮光,刘珩神色平静打量四周。

  他前世是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这种环境,对他的性格有很大影响。比如说,他在情感上是有缺失的。

  他没感受过父爱、母爱,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前身的残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补全了刘珩,让他变得更加完整。

  但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仍旧无法改变。

  比如说,安全感。

  刘珩是个很没安全感的人。

  可能与此有关,他每次新到一个地方,都会下意识弄清楚周围的陈设布局。

  而且,他非常不习惯长时间停留在陌生环境中。

  前身记忆里有关宗祠的内容不少,毕竟每年都要来不少次,可记忆中的画面总归不是他现实所见。

  还是要亲眼看看的。

  毕竟,他这辈子结束后,灵位大概率也会放进这里,假设刘氏宗祠没有毁于战乱的话。

  宗祠内非常干净,一尘不染。

  看得出来,时常有人打扫。

  正对着门的方向,是一座祭祀用的低矮石台,上面摆放着密密麻麻数十个灵位。

  三面墙体上都刻有壁画。

  画像图案为朝会、拜谒、出游、狩猎、百戏等这个年代墓葬石刻的常见题材。

  说实话,整体氛围有些阴森。

  不过刘氏好像没有任何不适感,脚步没有丝毫停滞。

  她挣脱刘珩的搀扶,跪到石台下发的草席上,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

  “多亏列祖列宗保佑,阿珩才幸免于难。日后还望祖宗继续保佑阿珩,待我死后,定然会在地下好好侍奉先祖们。”

  然后,她站起来,一边走向石台,一边冲刘珩吩咐道:

  “阿珩,你先拜拜祖宗,然后再上香。”

  刘珩依言而行,老老实实跪下磕头。

  不管怎样,他既然占了前身的身体,那前身就对他有恩。

  拜一拜今生的先祖,没什么好矫情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