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

第224章 真是一笔好买卖

  淳德县内的百姓虽有人数,但战斗力可谓为零,在韩羽的一番安排下,冲出来的百姓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

  而吴三桂冲入城中后,也并未花费很大的力气,不到一个时辰就控制了局面。

  百姓死伤并不严重,只是淳德县的百姓遭了殃,全部这些乱民所杀。

  韩羽进入城中,想要寻找那几个挑唆百姓哗变之人。

  然而他和吴三桂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帮人。

  后来经过询问,他才知道那几个带头的人,早就在抢掠了金银财宝以后,逃得无影无踪了。

  而这些百姓失去了领头之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以为韩羽是来剿灭他们的,所以这才冲出去与韩羽对抗。

  韩羽闻声,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

  “将他们送往锦州,继续北上。”

  半晌后,韩羽无奈的道。

  吴三桂闻声一怔,当即质疑道:

  “还能送到北边去?万一再出现状况......”

  “那不然怎么办?留在这里?就算我们不拿他们怎么样,东林党那帮人会放过他们?”

  韩羽没好气的道。

  这些灾民本就是受了那几个头领的挑唆,所以这才哗变。

  而此刻那几个领头已经失踪了,这些百姓若是继续留在这里,东林党肯定会拿他们继续做文章,到时候别说是这些灾民,只怕是韩羽自己也是自身难保。

  至于送到锦州,继续北上,会不会再度发生民变之事。

  韩羽想了想道:

  “告诉曹文诏,将这些人全部送到黑龙江,那边离沈阳比较远,就算出事,也不会危及沈阳城内的粮食。”

  吴三桂深觉有理,当即去照办了。

  而韩羽则带着大军继续往南边搜索。

  他就不信这几个领头挑唆的人能够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带着人搜索了好几日,都没见到这些人的踪影,无论是当地百姓,还是地方官,都只是得知淳安县城的事,却从未见过那几个逃走的头领。

  这让韩羽一下子纳闷了起来。

  就算这帮人再能跑,还能跑得过自己的马儿?

  而且他们继续南下就是山海关,山海关全是自己的人,他们能躲到哪儿去?

  就在这时,宁远传来消息,说是近日有几个人偷摸着从宁远附近的港口乘船出海了。

  韩羽一听就知道这几个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当即就要追过去,可他刚一上马,就立时发现了不对劲。

  这几个人若是东林党指使的,那他们此番出海是为什么?

  难不成他们还想从海上逃往南方?

  那更加不可能。

  因为两江总督已经换人了,东林党对南方的掌控早已大不如前,就算这些人逃到南方,那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要被自己抓回来?

  那他们出海是为什么?

  韩羽抬头望向渤海方向,眼神忽的一凛。

  这帮人难道是想逃到朝鲜去?

  一思及此,韩羽顿时心神大震。

  “走!”

  来不及多想,韩羽当即率领大军从陆上出发,绕道西平堡,而后从西平堡直接穿过辽河,前往鸭绿江。

  ......

  另外一边,京城。

  韩羽离开京城后,东林党迅速展开了行动。

  他们一边上疏弹劾韩羽此番处理灾民之事,过于鲁莽,导致灾民民变。

  一边请求崇祯将此次秋闱的主持大权交还给内阁。

  因为锦州灾民民变之事,崇祯深知此次乃是韩羽失职,如果他再坚持将秋闱大权交给韩羽,只怕天下人心不服。

  在周延儒等人的一再要求下,他不得不举行平台召对。

  会议上,周延儒与王永光,侯恂等人意见很统一,就算崇祯当真要将此次秋闱交给各地总督与巡抚主持,那此次的主管机构也只能是内阁,而不能再由韩羽个人主持。

  崇祯本想挣扎一下,奈何东林党人多势众,根本不给他挣扎的机会,只一口咬定,韩羽连灾民的事都处理不好,如何能够主持影响大明朝局的重中之重的秋闱?

  袁崇焕见此情形,当即将韩羽交给自己的那份纸张递给了崇祯。

  崇祯一时觉得奇怪,心道这都什么时候,一张小纸条能起到什么作用?

  于是他很是不耐烦的打开看了一眼。

  然而下一刻,他立刻傻眼了。

  他盯着纸条上的文字看了许久,脸上骇然之色越看越是深沉,以至于到最后,他的脸上都快要滴下水来。

  “陛下,臣之所为,只有公心,绝无半点私心,还请陛下明鉴!”

  周延儒等人见崇祯脸色大变,急忙催促道。

  可崇祯却缓缓抬起头看向周延儒道:

  “去年春闱之际,你身为内阁首辅,依靠出售考题,获利三百万两银子,还曾让一个名叫杜明筱的考生,成功考中了状元!”

  “可有此事?”

  这件事,韩羽曾与周延儒详细的“讨论”过。

  只是韩羽与周延儒讨论,与崇祯质问周延儒,完全是两件事。

  陡然听到崇祯问及此事,周延儒顿时心神一震,脸色霎时间难看起来。

  “回陛下,杜明筱的确是去年春闱的状元,而且考卷,陛下也不是亲自看过......”

  是的,当时温体仁想要就此事弹劾周延儒,而周延儒聪明的先一步将杜明筱的试卷拿给了崇祯,然后疯狂吹捧了一番,崇祯大笔一挥,你说状元,那就是状元了。

  这件事,还是温体仁告诉韩羽的。

  而韩羽在与周延儒“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也没能因为此事,而让周延儒怎么样。

  “朕问的是你兜售考题获利!”

  “三百万两!可有此事?!”

  谁知崇祯根本不在乎这个杜明筱。

  他在乎的乃是这三百万两银子。

  这是一笔巨款。

  尽管他知道科举之中存在舞弊的现象,也知道当初自己钦点的杜明筱这个状元郎,乃是个水货,但那时候的他还得依靠周延儒,温体仁来办事,所以并未过多追究。

  然而此刻他已经下定决心反腐,那周延儒这兜售考题,牟取暴利之事,他自然要一查到底。

  闻声,周延儒大呼冤枉。

  “陛下,绝对没有此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于微臣!”

  周延儒又不是傻子,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况且三百万两银子,那得卖多少份考题,才能卖到这么多钱?

  其实不多,只需要一百五十份。

  “一个人卖两万两,只需要卖一百五十份考题,便能轻而易举的赚到三百万两白银。”

  “真是一笔好买卖啊?”

  自洪武重新开科取士开始,大明每次春闱会试的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

  至崇祯即位,去年春闱,全国参加会试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八万之众。

  在八万人里卖一百五十分考题,这对一个内阁首辅而言,当真可谓轻而易举。

  而这,也是大明官场贪腐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