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你种田也能长生成仙?

第102章 青木乾坤袋

  陈宁莞尔道:“想尝这等佳肴有何难,等我编写好百十道食谱送给你便是。”

  “食谱?”魏老头眼珠微转,枯瘦的手指捻着须髯,嘿嘿笑道:“横竖你小子过几日就要走了,不如让老夫这几日先尝遍鲜,食谱的事容后再议。”

  陈宁轻叹着扶额,“您老分明是贪图现成,不过是一些家常菜肴,依样画葫芦就能做出来了。”

  “这么说你小子答应了?”魏老头霎时眉开眼笑。

  陈宁轻笑,“许久没跟您老饮酒了,今夜不醉不归。“

  魏老头眸光骤亮,“好好!待老夫取来窖藏的竹叶青,今夜定要痛饮三百杯。”

  与魏老头聊罢,陈宁出门买食材,归家后劈柴生灶,庖厨之间锅铲翻飞,烹制佳肴。

  魏老头抱着两坛酒进来,嗅见那腊肉香气,顿时口齿生津,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

  魏老挟着两坛竹叶青推门而入,腊肉混着蒜苗馥郁直钻鼻腔,他喉结不住滚动,用袖子擦拭嘴角口水。

  “小子,今日又是什么新奇花样?”

  灶台前青衫翻涌,陈宁掂勺翻炒间如数家珍,“蒜苗腊肉、糖醋里脊、清蒸青鱼、番茄炒蛋……”

  “好了,好了,再念就要馋坏老夫这把老骨头了。”

  魏老将酒坛轻放青石板上,趁陈宁不注意,觑准时机拈起片透光腊肉含入口中,琥珀色油脂在舌尖化开的刹那,他不禁一瞪眼。

  “小子,有没有饭,这腊肉配大白米饭,神仙来了都不换,老夫能吃上三大碗。”

  陈宁将最后一道松鼠鳜鱼呈上桌案,又给老人盛了碗灵米饭。

  “还有灵米饭吃,你小子倒是过得滋润。”魏老头乐呵接过白瓷碗,蒜苗腊肉裹着晶亮米粒送入口中,大口大口扒饭。

  口中含糊道:“好吃……你小子真是鬼才,怎么研究出这些菜来的。”

  陈宁为他倒上酒,哭笑不得道:“您老别吃得这么急,小心噎着了,这里也没跟你抢。”

  魏老头风卷残云扫净半碗米饭,筷尖又夹起一块糖醋里脊送入口,匆忙举杯,“来来,老夫敬你一杯。”

  “干杯。”陈宁与他碰杯,将酒一饮而下。

  窗棂外夜色如墨,晚风萧萧,屋内烛影摇曳,酒馥肴温,陈宁与魏老对酌吃菜,青獒与血玉藤伏于桌案下,争食他不时抛落的肉脯。

  烛光将满室晕染得暖意氤氲。

  二人推杯换盏直至夜深,魏老头尽兴而归,陈宁眉间凝着的离愁别绪也消融了大半。

  此后几日都是如此度过。

  这一日,晨光熹微,陈宁送别宿醉未消的魏老,信步青石小径,正想往墨阳商铺与童以柳、张万两人作别,行至藏海堂前,忽然遇到了许久未见的岳勇。

  自从赵铭逝去后,岳勇已经好久未现身。

  现在霜鬓虽染,眉宇间郁色却淡了许多,修为也有了突破。

  遇见陈宁后,岳勇笑着打招呼,“陈宁老弟,许久未见,样貌倒是又俊了不少。”

  “好久不见。”陈宁回以道揖。

  “对了,陈宁老弟你今日出行是为了什么,可有我能帮忙的。”

  说着,他压低声音道:“老哥我跟着吕公子出入秘境,最近小赚了一笔,你有什么事尽管说,老哥我能帮就帮。”

  陈宁笑道:“不用了,我再几天就要离开青溪坊市了,顺道与你告别。”

  “离开青溪坊市?”岳勇一愣,“你要去哪?”

  “皇城吧,那里有我的机缘。”

  岳勇闻言怔忡,感慨伤感道:“如果赵铭当初不跟我去秘境就不会死了,可能现在也遇上了自己的机缘。”

  陈宁拍了拍他的肩膀,“节哀顺变,秘境凶险莫测,他命中有此劫,你拦不住。”

  “老弟你遇上了自己的机缘,我应当高兴祝福才是,怎么说起这伤心话。”

  岳勇笑道:“是老哥不对,我祝你一路顺风。”

  “那天我去送你吧。”

  “就不麻烦你了。”陈宁截住话头,含笑作别。

  陈宁乘坐灵舟甫至墨阳商铺,便见张万与童以柳正在堂内商议灵草收购事宜。

  “陈兄你怎么来了。”张万瞥见青衫身影,立时嬉笑相迎。

  童以柳凤目微挑,意外道:“小友灵草前不久才收获交付,今日又来商铺中所为何事?”

  陈宁拱手做礼,“不瞒童执事说,我今日是来向两位道别的。”

  “过几日后,我便要离开青溪坊市去皇城寻机缘。”

  童以柳微愣,俄顷莞尔:“这是好事,皇城比青溪坊市更繁华热闹,少年人出去见识世面也好。”

  “妾身就先在这里祝你一路顺风。”

  张万也是一愣,然后揽住他肩头,唏嘘道:“你走了,以后墨阳商铺的美男子就只剩我一人了。”

  “不过人各有志,去皇城了也好,陈兄,若是有机会,别忘了回来与我叙旧。”

  陈宁笑道:“这是自然。”

  辞别二人后,陈宁在坊市寻邓老置办院子,老人并未加难,陈宁只是花了四百下品灵石,便成功拿下了两座小院。

  此去燕州长途跋涉,需半月之久,院子的灵植也要随他一同搬迁,他担心灵植袋质量不好,又斥五百灵石购得灵植铺镇店之宝——青木乾坤袋。

  这灵植袋通体碧色云锦,金线绣出篆文,足以收纳上百灵植,纵使将灵植贮藏在里面一年时间,取出来后仍然鲜活如初。

  陈宁换上青木乾坤袋,行走青石街道上,暗道:“万事俱备,只等刘凝雁给我准备好举荐信和路引玉牌。”

  “也不知她那里情况怎么样了。”

  ……

  刘氏族地。

  正午的日轮悬在琉璃瓦当上,灵梧枝叶在金阳里蒸腾出翡翠色的雾霭。

  刘凝雁的侧影投在灵泉水面,惊得几尾银鳞鲤摆尾遁入莲叶深处。

  她指尖捏着一封信纸坐在亭上,倚靠木栏,目光在莲叶间流转,不知在思考些什么,目光稍微有些失神。

  “小钰,把冰镇梅子酿呈上来。”

  坐一旁的老妇人用寒玉杖轻点青石板,小钰捧着剔红托盘小跑过来,当盛着琥珀色琼浆的水晶盏碰到石桌发出声响时,刘凝雁这才回神。

  老妇人和蔼笑道:“雁儿,有什么烦心事与祖母说说罢,老身说不定能解你烦恼。”

  “我……”刘凝雁面露犹豫,不知如何开口。

  “可是为了这举荐信而烦心?”祖母轻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