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太湖酒肆

第23章 危机四伏

太湖酒肆 扈跋 2332 2024-11-15 09:0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窗外的月亮美仑美奂,把沉寂的夜晚显得格外明亮。雍元独自在江边对着月亮发着呆,终于深有体会李白这两句《静夜思》其中深刻的思乡之情,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呐!

  掏出口袋中几乎被遗忘的手机,心里挣扎了一下还是开了机,不过依然还是令他失望了,大明朝怎么可能有信号呢?竟然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想想真是可笑。

  没有信号没有网络的智能手机不过是个金属壳子而已,正应了那句古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让雍元没想到的是,电量居然又回复到了原先的88%,固然有些欣喜,不过没有WIFI还是没有什么卵用,里边除了缓存的几首流行歌曲,剩下的就是些垃圾邮件,信用卡的账单提醒啦、要不就是话费余额啦、游戏体验推送下载啦之类的,相册里有些同学们的自拍照,雍元自然是很想念同学们了,不过现在估计都以为他失踪了吧。

  想想大三大四的学业就此荒废心里莫名还有一点惋惜,信用卡花呗貌似也被拉入征信黑名单了吧,雍元无奈,突然想起口袋里还有一包烟,顺势拿起来准备来一根,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打火机,猛地想起原来是赠给了九千岁魏忠贤。

  手机里最后一个通话记录,是妈妈打电话告知已经打了两千元的生活费,嘱咐雍元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一切仿佛是昨天的故事情节,可转眼,两个人已经阴阳两隔,母子再也没法见面了。

  雍元无意滑到图册里“最近删除”的选项界面,里边怎么有一张被删除的小抄,雍元打开一看:

  “这不是《大明朝》的随堂检测笔记小抄嘛?崇祯皇帝孙承宗……”

  “孙承宗,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朗朗上口怎么想不起来呢?”

  雍元蓦然惊起,喜的拍了下自己的大腿说到:

  “这不是老丈人的名字吗?平时不好好学习,居然没想起来,看看他的生平事迹,也好在若雨面前……”

  正要说些什么,雍元突然被里边的几行大字所吸引,昭然入目: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等。

  “崇祯十一年,驻守高阳,清军破城后自缢而死?现如今是崇祯一年九月,难不成史书有误?”

  雍元脑子灵光一闪,顿时冷汗直流,竟毛骨悚然般不安起来,回想起来种种被放过的细节,原来这一切都有人幕后操纵……思考了良久,终于狠下心来,凝神道:

  “既如此,莫不如试探一下真伪,错怪了你就是我对不起你了!”

  ………………………………………………

  午间小憩后,雍元吩咐府里的奴仆去京畿北市买了大量的布匹,这是雍元第一次吩咐奴仆办事情,因为他不知道这些奴仆的名字叫什么,关键是总感觉这些奴仆不敢看自己的眼睛,甚是神秘。每次雍元回到家,除了若雨之外,全部都低着头,原先一直以为是他们是明朝主仆尊卑的封建思想在作祟,如今看来这里边一定大有文章。

  据雍元暗中观察,若雨从未离开过雍宅一步,每天都在深闺之中,这些奴仆似乎也在按照若雨固定的指令办事,有绝对固定的行动轨迹。比如大厨去买菜,南市,雍宅。再比如雍元吩咐的去买布匹,也是固定的北市到雍宅的路线位置,如果这些奴仆没有问题,那么若雨,既然若雨从未离开过半布,那么…………

  “相公,为何买如此多的布匹啊?咦,相公买的均是粗布麻布,如何为若雨做得衣物啊?”

  奴仆买回来足足两车,堆积在雍宅的大堂里,大多数是粗布,少数是麻布,只有穷人或者庄稼人才会用粗麻做衣,富裕一点的公子太太都用绸缎绫罗、锦绣丝棉作衣,哪个穿的舒服他们是知道的,不过雍元买来的这些都不是做衣用的。

  “若雨娘子,这批粗麻布匹并非作衣使用,是做太湖酒肆的宣传单册,若雨起笔,字要写的大一些,这些布匹都是挂在酒肆外边引人驻足停留,从而广而告之。”

  雍元差人把布匹全部抛散开,然后按照太湖酒肆的高度裁剪成竖状的长条,整整齐齐在大堂的院子里摆放开。整整两车的布匹被分为十二条长度为三丈二的布条子。

  “若雨,还得有劳你代相公下笔,我如何说,你只管如实写来,字要大些,离远处才看得清。”

  若雨应允,取来相比写书信还大好几倍的湖笔,把砚台也拿到大堂院子里,用湖笔轻轻沾了些墨汁,再一张宣纸上润了润,说道:

  “相公,书写何字啊?敬请说来,若雨为相公润笔排版。”

  “第一条:只需二两银子,进太湖酒肆敞肚虎咽狼吞,不赶不撵!”

  “第二条:只需二两银子,进太湖酒肆享受千般美味,不辣不欢!”

  “第三条,只需二两银子,进太湖酒肆赏析苏州小曲,不赏不悦!”

  “第四条,只需二两银子,进太湖酒肆品尝阴阳口味,不猧不尬!”

  “第五条,只需二两银子,进太湖酒肆结交上流名士,不欢不愉!”

  “第六条,只需二两银子,进太湖酒肆痛饮美酒佳肴,不吐不快!”

  “第七条,但凡是来太湖酒肆的生死之交,一父一母!”

  “第八条,但凡是来太湖酒肆的美艳佳人,一颦一笑!”

  “第九条,但凡是来太湖酒肆的文人骚客,一字一珠!”

  “第十条,但凡是来太湖酒肆的高官显贵,一夔一契!”

  “第十一条,但凡是来太湖酒肆的满堂宾客,一酬一酢!”

  “第十二条,但凡是来太湖酒肆的新婚夫妇,一生一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