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天子归来

第153章 走了!

大宋之天子归来 姬树人 3161 2024-11-15 09:00

  赵祯虽然觉得这些太过于匪夷所思了,但转眼又一想,如果这是真的,那些也就说得通,为什么长居海外的姬云能够有如此非凡的学识了。

  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历史之中不乏让人难以解释的事,不管它是真是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个人。

  如此一来,朕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姬云姬子歧走了。

  像如此有能耐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那也不能把他放出来,最好是把他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或者说杀了他。

  赵祯一向宽厚,可此次,他竟然第一次动了杀心。

  可若杀了姬云姬子歧,恐怕朝野多议论,而且也会给大宋臣民留下自己妒忌贤能、心胸狭窄的骂名。

  左右思量之下,赵祯决定将这事情先压下来,在想想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最好是能将姬云留下来。

  殿中的气氛有些尴尬,不仅姬云不知如何自处,就连身为大臣的韩琦等人,似乎也是初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作何反应过符合皇帝身份,犹豫了片刻,心里不由也好奇,官家究竟看到了什么,竟然如此着迷。

  作为当朝宰执,百官之首,皇帝倚重的大臣,文彦博当然要在这种情况下出来救场,目光随意扫视,看见姬云,想了想,立即有了主意。

  “姬子歧。”文彦博高声呼叫,立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不管是真心还是有意,纷纷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见某人没有反应,似乎没有意识到是在叫自己,文彦博不得不再次叫道:“姬云,姬子歧”

  “草民在此,文相有事请直言。”

  姬云知道不能再继续装聋作哑下去,无奈上前行礼说道,明白文彦博这时候叫自己,肯定没有好事。

  “如果我没有记错,你还未行冠礼吧。”

  文彦博轻笑说道,居然敢装做没有听到自己的叫唤,不找你找谁。

  未行冠礼,那就是说还没有满二十岁,殿中官员一听,看姬云的目光顿时不同了,如此年轻,竟然有如此学识、品性,不仅眼神中都带着一丝惊讶,还有欣赏,当然,也有人在装模作样。

  “回禀文相,确实此。”姬云恭敬回答,不妙的感觉越加浓郁起来。“如此年轻,诗才却名满天,如今又得此圣眷,心中自然喜悦难耐,不如作诗一首,以记今日之盛景,诸位觉得如何?”

  文彦博笑容灿烂,回身询问殿中同僚。

  “可!可!”

  “如此良辰美景,甚好,甚好。”殿中官员立即交头接耳起来,窃窃私语之声忽然响起,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赵祯此时回过神来了,心中大喜,不管他是真是假,这让当众写上一首诗词,不就知道他的才华倒底是真是假了?

  赵祯心中暗道,不愧是朕相中的朝廷宰执,赵祯意微笑,颇有兴致的看着姬云,也想知道他是否如同传言般的那么有才华。

  在赵祯的示意下,旁边立即搬来书案,摆设文房四宝,研墨辅锦,甚至点上了一支名贵的檀香,以明神清目。

  “刚刚我才醒起,现在后悔莫及,一切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文彦博轻声道,差点忘记姬云不是自己,可以时常进宫,心情自然淡定自若,想当年自己初次入宫时,心中忐忑不安,紧张难抑,易身而处,想来姬云也是如此,如此心境,还让他作诗,真的难为他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姬云缓步走近书案,迟了片刻,伸手执笔,凝固在半空之中,正当众人以为他还要寻思时,姬云立时挽袖,轻俯身子,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搁笔松气,退立一旁。

  速度这么快,却不知诗的质量如何?殿中众人暗暗寻思,有皇帝在前,却不敢争相上前观看。“茂则,诵诗。”

  赵祯微笑,吩咐身旁的张茂则说道。

  “臣领旨。”张茂则轻微行礼,轻步下了台阶,走到书案之前,目光扫视,也不敢怠慢,立即执起锦帛,悄悄调了下嗓音,放声吟诵起来。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好一个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沉默片刻,立即有官员赞叹起来。

  “只是这首词,怎么想女子写的?”

  “其义深远,似意有所指啊。”某个官员沉吟说道:“前面三句不过是描写心境之作罢了,其诗韵味都在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此句,用得传神。”

  随着众人不断品味,众眼前不仅出现了这一幕,重阳节的黄昏,菊花的暗香浮动,一阵西风吹起帘幕,帘幕下,家中的妻子身形消瘦,堪比风中摇曳的菊花。

  此时妻子似有千万相思语更动人,当众人读到姬云抄得的这首词时,脑海里自然会浮现自己结发妻子瘦弱的形象,体会到结发妻子相思之情。

  “子歧可是思念自己的妻子了?”

  赵祯也在品味这首词,不仅好奇的问了一句。

  众人方才还好奇,怎么这首词端得像一个女子写的,赵祯忽然这么一问,众人方才明白,原来,这是姬云借自己妻子的口吻写的,是想借此告诉官家,他家中有妻子正在等他,他要回去了。

  这哪里是在写什么男女之情啊!

  这分明是婉拒官家的好意,还向官家辞行。

  众人明白了,赵祯如何不明白,只是,姬云姬子歧绝不能离开汴京。

  赵祯打定主意,将书搁置一旁,微微道:“卿家有心了,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

  吟了片刻。立即朝赵祯行礼道:“草民多谢官家恩赐。臣下感恩五腑。”

  所谓说中国人喜欢谦虚,那是有历史根源地代老祖宗流传下来地光荣传统,可不能随意抛弃。哪怕自己地成功与旁人一点干系也没有是该谦虚地时候还是得谦虚,不然以后连谦虚地机会都没有了,而且姬云这话也不算虚假。

  姬云的确挺感激宋仁宗赵祯的,毕竟人家裳识自己,还不惜得罪自己大臣,力排众议。

  朝会就这样匆匆散去了,按说宋仁宗赵祯应该上演一番三请三据,礼贤下士的戏码,可他竟然没有管姬云了。

  反而把姬云搁置在一旁,姬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下朝后,众人缓缓散去,却一个小太监把文彦博请到了一旁,带到了赵祯的书房,并且挥退了左右,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书房半步,违者一律流放千里之外。

  姬云回到范仲淹的宅院,他始终觉得自己此举有些太过了,太冒险了,以至于可能给自己召来杀身之祸。

  毕竟,他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大宋的皇帝,哪怕他再如何仁慈,但凡是一个皇帝,他绝不容许任何一个人威胁自己的江山。

  姬云觉得有些不安,立刻召集几个护卫。

  “黑龙牙!”

  “在!”

  “立刻启动方舟,我觉得有些不安,剩下的人留下来安排后续。”

  “府君!若是范先生问起我们该如何回答?”

  “范先生若问起,就说我家中妻子病危,我担心不已,来不及向他辞行了,他日若再来汴京,一定向先生请罪。”

  言毕,姬云一行人匆匆骑马赶到了码头。

  好在,他在进京之前早已安排好了后路。

  如今走陆路是不行了!

  沿途都是大宋的关卡,只要赵祯一个命令,姬云就会被路上的官兵抓回来。

  找到黑龙牙早已准备好的快船,姬云直接下令,杨帆起航了。

  剩下的人,按照预备计划,他们会分批北上、或南下,陆陆续续的回到贵州宣慰府去。

  姬云只要一走,赵祯应该就没有理由,针对姬云名下产业的那些伙计了。

  或许会监视的一段时间,但以赵祯仁慈的美名,他应该不会过分为难的。

  姬云速度之快,竟然连赵祯、范仲淹也没想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