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天子归来

第49章 黔南大开发

大宋之天子归来 姬树人 3334 2024-11-15 09:00

  姬云给孙灵灵带的礼物,是姬云在四川一个猎人那里买来的一只熊猫幼崽。

  姬云当看到竟然有人在路边卖熊猫时,姬云也很震惊。

  毕竟这个可是国宝,居然有人在贩卖,姬云拍拍头,这才想起了现在是古代,这熊猫还没有被定为国宝,所以人们依旧只是将它作为寻常的野兽。

  可是姬云怎么能不知道熊猫的价值呢?于是姬云便买了下来,将国宝大熊猫送给孙灵灵这恐怕是最合适的了。

  当然了,姬云也想让孙灵灵养两只白虎幼崽,但是白虎毕竟是老虎,万一它长大了,或者伤了孙灵灵怎么办。

  相比之下,这小熊猫就很可爱了,而且蠢萌蠢萌的,就连姬云见了也很是动心,毕竟在后世这熊猫可是国宝了,一般只能远远的看着,那里能上手摸,还有养啊。

  等姬云洗完澡,有人已经把关熊猫的笼子送来了,孙灵灵已经迫不及待的抱着姬云送给她的小熊猫到处玩耍了。

  不一会儿,孙灵灵就抱着熊猫回来了,孙灵灵嚷道:“云哥哥,云哥哥!你送给我得这只狗好奇怪啊。”

  孙灵灵没有见熊猫,老寨主也没有见过,大概以为姬云带来的熊猫是和小猫小狗之类的吧。

  当然也有人识货的认出了这熊猫和熊差不多,只不过这只熊是黑白斑的。

  孙灵灵报着她的小熊猫很是欢呼雀跃。

  姬云摸了摸孙灵灵的头道:“傻丫头,这不是狗,这叫熊猫。”

  孙灵灵偏着小脑袋,问道:“熊猫是什么呀?”

  姬云道:“熊猫是熊,但是因为它的很像猫儿一样的粘人,所以它又叫熊猫。”

  姬云抱着牵着孙灵灵的手,自己动手在院子的草地上围了一个简易栅栏,然后解释道:“灵灵,快把熊猫放在这里吧,让它休息一会儿,等一会儿我们请人来修建一个属于熊猫自己家好吗?”

  孙灵灵很开心的笑了,她亲了熊猫一口说道:“好,我们不能让熊猫没有家,等一会儿云哥哥一定要把熊猫的房子修的漂漂亮亮的哦。”

  “好!”

  然后姬云花了钱,特意请了几个泥瓦匠来为熊猫修建一个冬夏的暖房和凉房,工匠听说是府君请他们来为府君的妹妹修的,他们纷纷表示不要钱,可是姬云有自己的原则,该给的钱一定要给的,最终在姬云再三劝说下,工匠们还是收下钱,但是为了报答府君的仁义,于是工匠纷纷在修建熊舍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如今的熊舍不仅有暖房、凉房,还有玩水喝水的小水池。

  姬云很是满意,原本打算加钱的,可是朴实、善良的工匠说什么也不肯再要姬云加的钱,无奈之下,姬云只能给他们送些自己做酸菜。

  小熊猫刚来黔南的这几天还不是很习惯,因而对周围的很警惕,为了让熊猫尽快的适应黔南的气候,和活下来,姬云每天只让孙灵灵远远的观看熊猫的情况。

  刚开始小熊猫,不怎么进食,所以姬云只能让小熊猫喝些煮沸的凉开水,另外在喂一些经过加热沸腾处理过的蜂蜜和羊奶。

  就这样,小熊猫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居住环境,慢慢也不用喂食羊奶和蜜水了,姬云告诉灵灵,熊猫喜欢吃竹子,于是孙灵灵每天都会自己去山上砍最嫩的竹子喂小熊猫。

  这时间久而久之,小熊猫似乎也习惯了孙灵灵,孙灵灵还给小熊猫取了一个‘朋朋’的名字,意义为灵灵朋友的意思。

  而自回归黔南,当晚与黑龙牙小队、宣慰府官员、与姬云买来的十个孩子们举行篝火后,这日子也渐渐安稳了下来,孩子们也被姬云安排好了,只让他们先上几年学,女孩与孙灵灵作伴,等大些后,在为宣慰府工作,当然了,平常时间,姬云也会抽调他们来宣慰府帮忙抄写一些公文,他们的所有日常开销、包括食宿全部都是由姬云自己出钱供给的。

  就这样,姬云很快就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而不久后,爪七一便范仲淹的回信,连同姬云交给他的任务,把棉花种子带回来了。

  姬云很是激动,先是把开了范仲淹的回信,细细阅读了起来。

  范仲淹是这样在信中写到,先是夸赞了姬云书法写得不错,颇有一些书法大家的风范,还问了,这在书法是不是姬云自己独创的。

  然后范仲淹接着又问了姬云出身情况,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委屈或者缘由,看姬云的字和词范仲淹便猜到了姬云是世家大族出身,要不然怎么词和字写如此沧桑和尊显贵气优雅。

  范仲淹紧接着又鼓励了姬云一番,叫他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学习儒学,迟早有一天他会想弘治皇帝,又或者他想一个办法,他给姬云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他到自己多年好友的书院中学习几年,这样一来,等姬云有了学籍就可以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了。

  不得不说这一点很让姬云心动,但是想了想赵家的德性,还是算了吧!

  并且范仲淹还在信中让姬云不要荒废学业,潜心科举日后自然能有报国入仕的一天。

  紧接着范仲淹又问姬云,他竟然曾经立过这些远大的志向,为何到了今日要背弃这些远大的志向,从事商贾贱业。

  慢慢的,范大人在信中详述他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告诉姬云无论千难万难,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去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希望姬云也是如此,不要因为生活的艰辛和残酷的现实而抛弃曾经立下了远大理想。

  范仲淹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姬云读起来却可以从中深深感受到范仲淹的那种赤诚之心。

  看到这里,姬云还是叹了一口气,提笔准备给范仲淹回信,可是该怎么说呢?

  姬云已经从范仲淹的回信中看出来,他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哎~不对,他是一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

  姬云的内心还是无法平息,他不敢再欺骗这种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一代君子了。

  或许……他就是那注定要在历史中名流千古真正的君子吧!

  姬云无法回信,只能提笔抄写一首诗,赞美范仲淹。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范仲淹一心为国,姬云怎能再劝阻他为国为民之心。

  只能在信中让他保重自己注意身体,且要提防身边的小人,还要提防那些自以为自诩为君子的人,尤其是那些只会空谈,却没有实实在在本领的人。

  当然姬云说的就是司马光、欧阳修、富弼等人。

  姬云还该范仲淹说明,若范大人想要推行新政,或者真的改变大宋痹症的那应该句特别要重用王安石此人。

  姬云特想范仲淹一一列举了一些改革的办法,如‘三冗’中的冗官大可不必将其裁彻,可以罢去实职,将之安置在学校之中,或者让其去教化百姓;冗兵,可另设他法,用以安置老弱残兵,譬如屯军田,这一来可以降低大军所需之军粮,使其自给自足,这要是屯的好,或许还可以反哺大军开销,更重要的是不让他们直接失去原有的官职和俸禄,从而导致社会上大量的涌入失业的闲人,导致人心慌慌;‘冗费’也可以采用预算制度,比如去年朝廷一年的开财政开支是多少?那么应该去年在这个范围之内尽量尽量做好一个账本精打细算,能省就省,除必要必的开销之外,朝廷应该把一个钱当成两个来花,国家与国家之外那些虚礼,应该逐年削减。

  如此以来,朝廷每年都能省下不少的钱来,一年省个几千贯几万贯,那么姬云相信迟早有一天,朝廷能将这些钱省至百万贯的。

  届时,范仲淹自然不必为朝廷的冗费问题再过担忧了。

  回完这封信后,姬云立刻让人找来最近要去四川做生意的商人,请他们帮忙转至岐山楼,那里自然会有人帮姬云把信交给范仲淹。

  忙完这些,姬云立刻去了农科院找了几个种地种得最好的‘专家’去实验田,开始实验种植棉花。

  姬云交代一些棉花习性,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琢磨了。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姬云打算在黔南开工厂。

  虽然高寨主已经修好了食品、药品、服装等几个工厂,但是具体的运行高寨主却是没有头路的,这些事情还都要姬云一一来安排。

  除了这些以外,姬云还是打算开一家玻璃厂、陶瓷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