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不清初

第10章 大忽悠

明末不清初 忘尽天涯路 2955 2024-11-15 08:48

  拉火管,沈弘毅早就有了雏形,在他的设计中,拉火管主要由铁质圆柱管、底部铁帽和丁字形圆柱小木棒组成(这东东有点复杂,就不水字数了,在评论区上图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可惜,之前没有能放心使用的人辅助,光凭着一张嘴,忽悠图钱一票大头兵干活,沈弘毅有点担心会突露出端倪,最终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现在有了项弘坚,一切都不再是问题。这头憨熊估计与鞑子有着杀父之仇,一心想着逃回大明,立场不会有半点问题。有了他的加入,在这沦陷的沈阳,沈弘毅终于有第一个自己人。

  才十来天的时间,沈家大宅的小花园变得面貌全非。之前栽种的景观,在沈弘毅的吩咐下,图钱带着人进行了清理。

  现在的小花园,已经变得乱七八糟,堆满了从浑河畔淘来的砂石、从市面上购买来的抚顺煤。在小花园中央的空地上,还竖起了两座小土窑,宛如前世老照片中,神州大地的全民大炼钢。

  一座是炼焦窑,一次可以炼焦百余斤。窑分内窑和外窑,内窑是焦化室,外窑是燃烧室。都可以从上方连续投料,从下方出料或者煤渣。

  而另一座,是沈弘毅口中的琉璃窑,除了烧玻璃,还能用来烧制坩埚和熔炼生铁。至于构造,跟后世的小熔炼炉很类似,因为没有电,沈弘毅只能用焦煤提供热量。

  在建造“玻璃窑”时,沈弘毅留了一手,没有将外炉燃烧室封死保温,也没有设计储热室,只弄了手摇鼓风机,就算拼命的加焦煤,并大力鼓风,炉温也很难提高到1600度。

  1600度是一个坎,如果能达到这个炉温,就能将熟铁融化,那么炼钢将不存在半点问题。在这无遮无掩的小花园,当着这些二狗子的面,沈弘毅可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沈弘毅的偷工减料,并没有设计高高的烟囱。浓浓的黑烟从小窑顶部升起,整个沈家大宅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燃煤味道。

  才几天的时间,沈家大宅的建筑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黑色粉尘。一场急促的夏雨过后,这些黑灰随着雨水,渗透进了砖瓦的缝隙中。

  雨过天晴之后,沈家大宅的建筑到处都是斑驳的痕迹,宛如发霉了一般。经过沈弘毅这些天的折腾,这五进院已经不成了样子。

  对于这些,沈弘毅并没有半点心疼,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一跑路,这宅子就会便宜了别人,他又何必替别人珍惜呢?

  在沈弘毅烧制琉璃的忽悠之下,整个沈家大院的众人都成了上了发条的陀螺。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干活,到了天黑,还要挑灯夜战。

  小花园中的小炼焦窑,更是从搭建好,完成烘炉之后,就一直两班倒,昼夜不息的烧制焦煤。可就算这样拼命的压榨,图钱带着几人,依旧干劲十足,想要弥补他没能操持硝石制冰的遗憾。

  除了支配图钱这些免费的劳力,凭着佟家的关系,沈弘毅还在市面上请来了木匠、泥瓦匠,用来干垒窑和打造木质模具的活。

  自然而然的,花钱也如流水一般,如果不是沈弘毅瞒下了近五百两的白银,他根本没有资金铺开这么大的场面。

  单个的画眉石,并不贵,可按斤计算,沈弘毅就有点肉疼了。扫荡完沈阳所有的胭脂坊,沈弘毅买到了近三四十斤的石墨画眉石,为此花费了近五十年两,是这些天最大的一笔支出。

  黏土、耐火砖,加上垒好两座窑的工钱,总共二十两不到,抚顺煤也才一钱银子一担(一担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没找到煤的价格,用石灰代替了),沈弘毅可以拼命的造。

  而市面上的生铁和钢材的价格,更是让沈弘毅心底发凉。钢比生铁贵了六倍,不过也才0.036两一斤。前世混迹于钢企,他还准备靠着这个挣口饭吃呢!

  按这个价格,纵使年产万吨钢材,折算到大明的计量单位,一年的收入也才60万两,这还是市面的终端价格,不是批发价。

  而在这个时代,没有机械辅助挖矿,运输又全靠牛拉人扛。要搞这么大的规模,还不知道要养活多少人。

  而在努尔哈赤造反之前,大麦就已经到了0.6两一担,沈弘毅要想自己的工人,能养活一家四口,那必须开出近十两的年薪。

  而现在的时间段,处在史学家口中的冰河期,气候异常的巅峰还没有到来,粮价还会继续上涨,工人的生活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如果不弄成血汗工厂,沈弘毅估计会亏得裤衩都不剩。他不得不接受,在神州大地,早在这大明朝,钢铁就成了薄利产业。

  “先生,这沙子、石灰、土碱,真能烧出琉璃吗?”蹭到沈弘毅身前的图钱一边问道,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

  那些汗水混合了灰尘,在袖子的涂抹下,图钱彻底变成了一个大花脸,再配上那笑容,怎么看都像个憨憨。

  他已经带人完成了对砂石的清洗和筛选,通过使用木工打造的三个不同规格孔洞的筛子,砂石按颗粒的大小,被分成了大、中、小三堆。

  看着这个三个小砂堆,沈弘毅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他的计划中,大砂粒将用来烧制琉璃,完成这个忽悠项目。

  中等颗粒的砂石可以当做拉火管的摩擦媒介,而颗粒最小的砂石,可以与黏土混合制作砂模,铸造铁质零件。

  “没错!马上可以开始了,不过那些作为原料的砂粒,还需要一粒一粒的挑选一遍。”沈弘毅一本正经的忽悠道。

  为了掩盖他造拉火管,他准备将烧玻璃弄的复杂无比。当然他也不知道工序,能记得石灰石、沙子、纯碱原料,还要归功于前世太闲,小视频刷的太多。

  看着沈弘毅一脸认真的模样,图钱实在是生不出半分怀疑,他不由的惊呼:“还要这样挑啊!”

  沈弘毅点了点头,解释道:“在筛选砂粒时,你不会没看到,中间还有很多小黑石吧?如果就这样子,一股脑的放入窑中,绝对会影响烧制出来的琉璃的品质。”

  图钱仔细回忆了自己筛选的砂石,还确实是如此,他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也是!”

  看着他的模样,沈弘毅露出了微笑,又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不是要烧出琉璃,而是要烧出高品质的琉璃,最好放到大汗眼前,都能让他爱不释手。所以不能有半点马虎,要精益求精!”

  一提到大汗,图钱不由的眼神一亮,兴奋的回道:“那就听先生的,先生怎么说,我就带着他们怎么做。”

  见忽悠起了效果,沈弘毅带着微笑补充道:“很好!那就先别急,安排一人守炼焦窑,其余人发一堆沙子,让他们仔细的挑。我和项弘坚再打造一些工具,完成之后,就立马烧琉璃。”

  ......

  当佟图钱带着人在数沙子的时候,沈弘毅又带着项弘坚把书房拆了,在靠墙的地方,用耐火砖和黏土搭了一个小熔炼炉。

  这是一个用于坩埚炼钢的熔炼炉,不过沈弘毅忽悠图钱,说是用来制备烧制琉璃工具的,当然这也没有错,毕竟研磨沙子的铁碾子,还需要用这个熔炼炉铸造。

  他用上了所有能提高炉温的办法,由于只是进行实验和小批量生产,沈弘毅并没有考虑什么节省原料和环保的问题,没有设计储热室,而是配了一个加热空气的炉子。

  加热空气要用到铁管,要是在后世,也没什么复杂的,可在这年头,却是高科技。因为能稳定的大规模造铁管,那就能大批量造鸟铳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