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建文苟在永乐朝

第7章 卷一 大明的种子

  就刚刚这段记忆的涌现,让他发现方孝孺简直就是他命里的福星。

  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劝朱允炆杀了武胜的,便是这方孝孺。

  要是救下方孝孺,让方孝孺成为幕后元凶,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摆脱嫌疑。

  这般想着,他有了一个阴毒的法子,一开始,他并不想这么干,但这会儿,既然自己顶着武超的名头苟在这世道,总得为武超做点儿什么吧?

  有了方案,朱允炆也是长舒一口气,死道友不死贫道,可怪不得我。

  在仔细复盘了一下自己的谋划后,朱允炆一脸满意地准备休息。

  这几天,被锦衣卫关着,他倒也有个意外收获。

  那便是自己这名为万相的面具,只要血祭过后,便可随意切换面貌,换句话说,他现在不单单可以以武超和朱允炆示人,还能以小太监的模样示人。

  次日一早,朱允炆便起身离开了沈家。

  先是回军营召集了自己的麾下。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需要帮手的。

  “百户,你没事儿?”见到武超,众人也是愣住了,当日武超被锦衣卫带走,他们还以为武超完了,谁知道这会儿居然又生龙活虎地站在了他们面前。

  说话这人,便是当日撕了自己衣襟给他止血的家伙,名万禧。

  “入你娘的!”朱允炆闻言,一脚就踹了过去,故作怒容道,“你这贼厮,就不能盼爷点儿好?

  赶紧的,召集兄弟们,咱们有大事儿要办了!”

  万禧倒也不介意,闻言却是低声道:“百户,这大战刚定,上面有军令,无令不得擅动,违者严惩。”

  一听这话,朱允炆懂了,朱棣是担心这些兵油子毁了应天府。

  不过他也不介意,当下就掏出了内卫的牌子,说道:“本官奉陛下之命,赶紧的,再磨磨蹭蹭,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一见朱允炆拿出内卫的令牌,万禧当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那是一点儿不带耽误的。

  自家百户,这是上达天厅了,他还不得赶紧抱住这条大腿?

  很快,朱允炆便带着麾下出了军营,虽然在军营门口被拦了一下,可看到朱允炆的令牌,看守的将士也便放行了。

  眼中嘛,自然少不了羡慕。

  出了军营,朱允炆便对万禧说道:“打听一下,方孝孺如今被关在哪里?”

  不过片刻,万禧就回来说道:“就在刑部大牢,不过这会儿是被锦衣卫看押着的。”

  “走。”朱允炆也没多言,当即就带着人直奔刑部。

  有内卫的令牌,倒也没人敢拦着。

  “本官奉旨提审方孝孺,尔等都退下。”进了刑部大牢,朱允炆直接说道,见锦衣卫的众人还有些犹豫,当即又将内卫的牌子给拿了出来。

  至此,锦衣卫的那些人也只得悻悻离去。

  朱棣刚登基,内卫牌子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等他们走后,朱允炆对万禧说道:“你带人盯着点儿,本官独自去见这方孝孺。”

  万禧闻言,当即也便安排了起来。

  朱允炆之所以带他们来,起的就是这个作用,毕竟他待会儿要做的事儿,属实有些石破天惊,这要是让锦衣卫给发现了,那他就完了。

  哪怕如此,朱允炆还是让人将方孝孺带进了过道最深的牢房,甚至还将这两旁牢房的犯人暂时都关在了别的地方,只有如此,他才放心。

  当下再次嘱咐了万禧一句,朱允炆这才走向了大牢深处。

  而背着万禧等人,此时的朱允炆已经不再是武超的模样,全然一副当初皇宫里的那个小太监。

  等他见到方孝孺的时候,方孝孺正一脸无悲无喜地坐在地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学士倒是沉得住气。”朱允炆也不得不佩服这些硬骨头。

  死到临头,还能安然若素的人,有,但真不多。

  方孝孺闻言头也没抬,就那么静静地坐着,谁也不知道他这会儿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朱允炆倒也不尴尬,低声道:“方学士难道不关心陛下的下落?”

  一听这话,方孝孺瞬间就抬起了头。

  “曹公公?”他也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看到这位。

  不过很快,他神色就冷厉了起来,“陛下待你不薄,你居然投了燕贼!”

  朱允炆倒也不意外,笑道:“方学士说笑了,在燕贼眼中咱家不过腌臜之人,哪儿有投效的资格?”

  “嗯?”方孝孺顿时一愣,突然想到之前牢房里的变故,顿时便警醒了起来,“你到底是什么人?”

  “陛下让咱家来转告方学士,月余之前,奉天殿中,陛下之言怕是要让方学士失望了。”朱允炆轻声道。

  听到这话,方孝孺彻底坐不住了。

  那日在奉天殿中,只有他和陛下两人,两人之间说了什么,决计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魏公公是怎么知道的?

  当下,方孝孺便急切地问道:“陛下还活着?”

  点了点头,朱允炆并没多言。

  见他这般,方孝孺顿时一脸失望的匍匐在地,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一开始听到朱允炆的死讯,他悲痛欲绝,但同时又莫名欣慰,作为帝王,怎能委曲求全,贪生怕死而苟活于世?

  是以,他慨然赴死,陛下如此,作为臣子,他焉能例外?

  可这会儿听到陛下还活着,他茫然了,自己的坚持,还有意义否?

  见方孝孺这般,朱允炆叹了口气,说道:“当日陛下本意是要践行昔日承诺,可被许多人阻止了。

  燕贼残暴不仁,还需陛下重整旗鼓,讨伐逆贼,还大明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咱家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日众人护送陛下出宫之时,陛下已经昏厥了。

  而无数的忠义之士,为了掩护陛下出宫,纷纷走进了火场,就连马皇后也不例外……”

  说到这里,朱允炆拍了拍方孝孺的肩膀,语气低沉地说道,“方学士,切莫怪责陛下失言。就如姚广孝所言,方学士乃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而陛下,则是大明的种子,焉能一死避之?

  而且,有些时候活着,比死更不容易!

  方学士,好好想想吧……”

  说罢,朱允炆也不再多言,他已经埋下了忽悠的种子,这就够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