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借着风力一路南下,距离南唐地界越来越近了。
“殿下,按照这个速度,三天后即可到达滁州。”
“终于到了!”
赵德芳记不清自己躺了多少天,一直处于晕船的状态,人都瘦了一圈。
刘知信是赵匡胤的姨表弟弟,自然是赵德芳的长辈,看着他憔悴的模样,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三天后,太阳马上就落山的时候客船到达滁州渡口,刘知信率先下船,朝着旁边的两个车夫摆手示意。
党进扶着晃晃悠悠的赵德芳下船后直接上了马车,在车夫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悦来客栈,随行而来的武德卒则早已不知去向。
整个过程看似正常,其实是刘知信上船之前就安排好的,而车夫正是留守滁州的武德卒。
党进目睹了整个过程,不由得对刘知信和武德司佩服不已。
一夜无话,整整十一个日夜都是在船上度过,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刘大人,武德卒安排好了吗?”
“殿下放心,早已安排妥当。”
“好,采买完货物就走吧。”
刘知信笑着点点头,货物早就买好了,只不过赵德芳一直在睡觉不知道而已。
“还有,咱们改改名字,从现在开始改称呼,免得招人怀疑。”
“殿…公子放心吧,刘掌柜已经安排好了。”
党进说完笑着拿出关防路引,这也是刘知信提前安排好的。
“刘德信、刘继祖、马魁、大宋?这能行?”
赵德芳看过路引,想记住几人的名字,最后才注意到是大宋的路引。
“哈哈哈,殿下放心,我朝和南唐互有贸易,这些路引都是真的,如果做南唐的路引反而容易败露。”
赵德芳恍然大悟,心道此行并不像之前所想那么危险。
既然已经准备周全,三人一致认为再休息一晚,明早出发。
夜深了,赵德芳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自己从开封出来到现在,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刘知信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党进还得负责保护自己的安全。
自责不已的赵德芳,还没来得及做打算就睡着了。
“叔父,咱们出发吧。”
“走。”
刘知信又雇了两辆马车、四个民夫,带着足足五辆马车的货物向江宁走去。
这些车夫、民夫其实都是武德卒乔装而成,不知内情的人,根本看不出来,可见武德卒多么擅长伪装。
滁州和江宁接壤,是宋唐两国的边界线,平时贩商走足络绎不绝,这也是一道不错的伪装。
赵德芳这次没有骑马,乖乖的主动和车夫坐在一起,虽然臭味熏天,但总比摔下马要强的多。
太阳就快落山了,一行人刚刚走到永阳郡,刘知信询问“雇佣”的民夫后便决定在此地留宿一晚。
永阳郡地处滁州和江宁之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所以不少过路的行商走卒都在此地修整。
云来客栈,整个永阳郡唯一还有空闲的客栈,而且只剩一间空房。
赵德芳一再坚持,三人一同住进房间,车夫和民夫只好在外面委屈一晚,顺便看着马车和货物。
淅沥沥的小雨从清晨一直下到傍晚,似乎还没有停的意思,江宁城门外聚集了无数车马,可见来这做生意的人非常多。
城门守军依次查验关防和货物之后,赵德芳一行人终于进入了南唐中枢——江宁府。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南唐建国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昌盛。
农业方面,南唐多地种植稻米、茶叶,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不仅质量好,产量也很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织工无数,技术高超,所产丝帛极其精美。
加上盐业、瓷器业、造船业等等行业,南唐自然形成了规模盛大的商业圈。
江宁府作为南唐的都城,又是商业中心,全国文人雅士、豪绅巨富大多聚集于此。
可惜文化兴盛、经济发达的南唐,却碰上一个败家子——李煜。
李煜即位以来,修宫殿、建寺庙,对国事毫不上心,整天不是怀抱美人饮酒作诗,就是与和尚研讨佛学经书。
最终导致南唐府库空虚,群臣阿谀谄媚,奢靡之风盛行,国力每况日下。
前几年赵匡胤巧用离间计,最强劲的对手林仁肇被李煜诛杀,使得南朝一部分大臣心灰意冷。
如今外强中干、人心涣散的南唐,就连这都城江宁府都隐隐约约透露着衰败之色。
鼎盛酒楼,明为扬州陆氏在江宁的产业,其实是武德司在江宁的落脚点。
陆昂,扬州四大家族陆氏家主,三四年前受另外三大家族联手排挤,几乎没有生存之地。
武德司在扬州的负责人陈峰发现后,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在征得赵匡胤和刘知信的同意后,与陆昂取得联系。
陆昂为了家族果断与陈峰合作,在陈峰的暗中帮助之下,陆氏家族起死回生,而且力压另外三家,成为扬州四大家族之首。
陈峰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凡是有陆家产业的地方,都有武德卒的身影。
刘知信之前所有的安排,都是通过武德司自己的情报系统向陈峰发号施令,再由陈峰具体执行。
“鼎盛!好名字!”
赵德芳跟在刘知信身后来到了鼎盛酒楼,全然不知这是自己家的地盘。
“客观要几间房?”
“三间上房,六匹马,住七八日。”
暗号对上了,武德司内部规定,认暗号不认人,况且除了留在大内的武德卒,几乎没人认识刘知信。
这是因为武德卒分散各地,互相之间根本不认识,于是刘知信决定但凡有任务时,都事先约定好暗号。
赵德芳不知道内情,刚开始还以为刘知信废话真多,直到听完才反应过来,三间房六匹马七八日,三六七八,缺了四和五,四五,是吾!
“叔父果真高明!”
赵德芳想明白后,更加佩服刘知信,心思细腻不说,能在南唐都城安插武德卒,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侄儿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