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前厅,数十名侍卫拔刀出鞘,空气变的十分凝重,好似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随着赵德芳停下叫喊,大战结束了,可以说是三败俱伤、三分天下、三三两两、三…反正是三个人的战争。
秦王妃李芷瑶满脸惊讶之色,张着小嘴,手指着前厅里的赵德芳。
李夫人周嘉敏小脸通红,双眼不知看向何处,双手紧紧的攥着。
秦王赵德芳看看面前的小周后,再看看远处的李芷瑶,脑袋上写满了问号。
“呵呵呵…”
李芷瑶银铃般的笑声从不远处传来,打破了尬尴的局面。
“李…李夫人怎么在这?”
“妾身见过王爷。”
怪不得这背影这么妖娆,怪不得屁股这么翘,怪不得这么香,赵德芳默默的在心里检讨完毕。
“周姐姐特地来感谢王爷救命之恩,没想到还被王爷打了!”
赵德芳感激的看向妻子,可算是缓解了尴尬的气氛,不管自己将面临什么样的报复,至少现在还好。
小周后也是如此,暗赞李芷瑶胸襟开阔,识大体顾大局,不愧是将门之后。
“周姐姐?”
“不叫姐姐难道叫嫂嫂吗?”
“王爷,妾身与王妃相谈甚欢,就抛开了礼数,以姐妹相称。”
“好好好,你们姐妹聊吧。”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你们谈你们的,我能躲一会是一会。
李府,堂堂秦王因为怕王妃发怒,竟然跑到了王妃娘家去搬救兵,传出去恐怕会贻笑大方。
“王爷驾到有失远迎,快请。”
“舅兄救命呀!”
“嗯?”
赵德芳将刚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李继隆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王爷身份贵重,三妻四妾也是正常,只不过李煜毕竟没死啊!”
“李煜一直娇生惯养,如今圈禁府中估计也活不多久…哎呀我和李夫人是清白的!”
赵德芳说的是实话,没成想却着了李继隆的道,好在及时反应过来。
“哈哈,王爷尽管放心,芷瑶虽然调皮,为妻之道还是懂的。”
“李继隆,道貌岸然啊,我真看错你了!”
女人,尤其是美女,向来都是男人乐于讨论的话题,不管他是什么身份。
赵德芳和李继隆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越说越远,越说越兴奋,最后赵德芳甚至觉得小周后已经是他的人了。
晋王府,赵光义也没闲着,一直计划着怎么把小周后抢过来,根本没把李煜放在心上。
最后,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计划,赵光义决定用自己的诚心去打动她。
而此时的李煜已经被押回自己的府邸,在侯府西北角简单围了个小院,开始了自己的圈禁生涯。
亲手勒死了自己的儿子,毒杀妻子不成,自缢也不成,现在又被圈禁,无法想象当李煜知道妻子被调戏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芷瑶妹妹,王爷…不会回来了吗?”
“姐姐放心,肯定回来。”
在人家家里,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被人家男人拍了一下屁股,如果不是李芷瑶识大体一再强留,小周后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二人虽然年龄差了十多岁,但是却聊的非常投机,话题也越来越多。
“妹妹嫁得如意郎君,这是咱们女人最大的福气!”
“是啊,王爷对我真心实意,从来不在意身份,只是单纯的对我好。”
小周后笑着笑着就留下了眼泪,满眼都是羡慕的神态。
“王爷回来了!”
“啊!你们继续。”
赵德芳见二人有说有笑,本想偷偷跑去别的房间,没想到直接就被发现了行踪。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小周后才回家,而李芷瑶也没有因为白天的事发脾气。
“王爷,周姐姐很可怜。”
“啊?”
“一个女人没有男人的保护,不可怜吗?”
李芷瑶歪着小脑袋,扑闪着双眼,赵德芳很少看到她这么认真的样子,所以没敢轻易回答。
“不对,李煜不仅保护不了她,反而要杀她,哎,自古红颜多薄命啊!”
“你都知道了?”
“哼哼,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李芷瑶微微眯着眼睛,紧紧盯着赵德芳看去。
什么乱七八糟的,该知道的是什么?不该知道的又是什么?你知道什么了?赵德芳想了好长一会也没想明白。
年关将至,大宋都城开封迎来了第一场雪,漫天飞舞的雪花下,契丹的国书飞奔而来。
“哼!狼子野心!”
赵匡胤性格宽厚,很少发这么大的火,全都是因为契丹想与大宋联姻之事。
“官家,据查今年契丹频频暴雪,牲畜牛羊死伤无数,耶律贤遣国书联姻,无非是为了解决粮食而已。”
“官家,契丹遭受天灾,就联姻以求粮草,没有天灾便勾结北汉杀我百姓掠我州府,简直是欺人太甚!”
“皇兄,发兵吧!”
赵光义像是转了性似的,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就要开战。
“父皇,不可轻易挑起战争!”
“契丹挑起的战争!”
“晋王叔,倘若出兵开战,王叔愿意身先士卒大败契丹吗?”
“征战沙场乃家常便饭之事,有何不可。”
“军令状!”
“…”
赵光义听不了这三个字,上次已经着了他的道,幸亏光美出言提醒才避开,这次又差点被他耍了。
“父皇,不妨见招拆招,万万不可轻易出兵!”
“如何拆招?”
“契丹想联姻,就让他来联吧!只要双方不动刀兵,不损失钱粮,待我朝准备充足之后,再发兵一举破之。”
赵光义听明白了,理是这么个理,契丹要求联姻,虽然是别有所图,但是毕竟没有直接出兵抢粮。
“不错,秦王爷所言极是,只要我朝边关守军严加防范,不给契丹可趁之机,恐怕还没等联姻,契丹这个冬天就过不下去了。”
赵匡胤大手一挥,同意了赵德芳和薛居正的建议,随即命人回复契丹国书,并且表明同意联姻,你契丹自己张罗着联就行。
不过经此一事,满朝文武都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距离出兵北汉契和丹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