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考验
第二天大早朱高熙正在院子里疏通筋骨,毕竟武艺乃性命相关安能疏忽?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王大锤的声音,“王爷,王爷……”
“何事?”朱高煦问道。王大锤在门口道:“郑和来了,说有要紧事要见王爷!”
朱高煦皱了皱眉头,放下石锁擦了擦汗,走出内院。
郑和上前见礼,径直说道,“高阳王,燕王召您即刻去前殿见面。”
朱高煦道:“那郑公公便先回去复命,我马上准备去见父王。”
送郑和出门后,朱高煦寻思在前殿那就是要说正事,估计就是接下来的出兵事宜。
于是他先回房换了团龙服,准备了一番,他头戴乌纱、穿着红色的袍服,骑着马就朝燕王府而去。
结果等到了前殿,空荡荡的大殿中就站着朱高燧一个人,朱棣坐在上面的公座上。
朱高熙暗忖:看来不是出兵的事,那帮悍将一个都没在这,难道是密信的事?打死他也不相信老朱会把区区一封密信当回事。莫非他这是要考验几个儿子?
“儿臣拜见父王!”朱高煦抱拳鞠躬道。
“高煦,你可知道世子收到锦衣卫密信之事?”朱棣的声音道。
朱高煦道:“回父王,儿臣已经知道了。不过大哥他手无缚鸡之力,一向与人为善,素有仁善之名。怎么可能背叛父亲您呢?父王起兵以来百战百胜,建文奸臣们恐怕现在已恐惧不已。出此下策,一来吗死马当活马医;二来吗癞蛤蟆跳脚面,不咬人也恶心人。”
朱棣大笑道:“哈哈哈,高煦说的有理。”
接着朱棣转头道,“高燧,你觉得哩?”
高燧道:“父王,儿臣以为二哥说得有道理,朝里的奸臣实在太坏!”
朱棣微微点头,无甚感觉的样子。
昨天,高燧在郡王府上说得那么激动,好像为了二哥豁出去一切也要扳倒世子。今天在这说起好话来了,好家伙千人千面啊。
“父王,儿臣想跟您打个赌。”朱高煦笑着说道。
朱棣来了兴趣:“哦,你想赌什么?”
朱高熙道:“就赌大哥一定会老老实实向您的交待这件事。如果我赢了请父王多赏我几个巧匠,我府里的那几个干活一点不利索,到现在我那甲还没修好呢。”
朱棣捋了捋胡子道:“要是你输了呢?”
朱高熙故作无奈道“儿臣一切都是父王赐予的,哪有什么能给父王的呢?”
“好你个臭小子,想在俺这空手套白狼啊。俺才不和你赌!”朱棣笑着摆手道。
就在这时,郑和从门口走了进来,郑和上前轻声道:“王爷,世子来了,欲见王爷。”
燕王听罢瞧了朱高熙一眼乐了,让郑和带朱高炽进来。
不久,朱高炽便走进前殿来了,他身体胖、腿脚也不好,此时走得急,姿势十分难看。
“父王!父王!”世子刚进来就唤道,“外边那人是京师来的锦衣卫,给儿臣送信来的。”
“哦?”燕王故作诧异的样子。
朱高炽遂走上前,看见自己两弟弟都在这愣了一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呈上来,“儿臣没拆信,把人和信都带来了!”
朱棣接过书信,瞄了一眼,见漆封还在。他暂且没回应朱高炽,朱高炽只得弯着腰紧张兮兮地站在下面。
朱高炽果然聪明的很,不仅主动来禀报,连书信的内容也没看,表现出了完全对朝廷不感兴趣的态度。
朱棣瞧了一眼在一旁笑盈盈的朱高熙,正色道:“奸臣竟如此歹毒,居然要离间俺们父子亲情,可恨!”
他踱到一盏蜡烛前面,将信纸放在火焰上,很快燃了起来,朱棣一放手,整张纸都燃烧着往地上飘去,最后都化作了一团黑灰。
朱棣指着外面,喊道,“郑和!”
“奴婢在。”郑和道。
朱棣吁出一口气,口气冰冷道:“把外边那锦衣卫关起来,严刑拷打问问是哪个让他送信的。”
郑和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抱拳道:“奴婢明白了。”
朱棣一向不大喜欢自己这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胖儿子,见朱高炽畏畏缩缩,朱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高炽你怕什么,你两个弟弟都相信你不会私藏,难道俺还会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接着扫了他们三一眼:“还站在这作甚,都回去罢!”
三人忙道:“儿臣告退。”
约等了半炷香的时间,朱棣回头问道:“俺这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和尚你怎么看?”
从殿后走出一名身穿僧衣的僧人,他似笑非笑的回答道:“高阳王身边可有高人?”
朱棣笑道:“据俺所知没有。”
姚广孝沉吟了会:“好吧,和尚承认错看了高阳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欺我。”
朱棣眉飞色舞道:“哈哈哈,高熙这孩子打小就像俺,想当初俺也是跟着中山王北征漠北,才渐渐成长起来的。如今高熙在俺的历练下已经跟以前判若两人了。”
“和尚之前居然还说如果我把高熙立为继承人必像杨广般将断送大明江山?俺这个当父亲的难道还会没有和尚你懂自己儿子?”
见朱棣得意洋洋的样子,姚广孝眯着眼道:“高阳王本就能征善战,如今又变得沉稳可靠。王爷不见李渊之事乎?”
朱棣表情一滞,然后呼出一口气道:“呵,如果俺的儿子能像唐太宗一样贤明,那俺百年之后见了父皇也好说道!再说就算高熙是李世民,俺可不是李渊。”
他骄傲的抬着头:“俺必定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为最好的那个!”
姚广孝拍着手大声说道:“好!不过如今朝廷大军卷土重来,正在德州、沧州,真定三处虎视眈眈!王爷可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行百里半九十啊。”
朱棣微微一笑:“看来和尚已胸有成竹?”
姚广孝指着朱棣桌上的地图道:“卧榻之策岂能他人安睡?”
“先打沧州?!”
“先打沧州!”
“计将安出?”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