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等人,入这万丈红尘太深,本就是大忌。”袁珙说道。
“但是,陛下还是千里迢迢将你找来了,躲都躲不掉。怕是还要送你一场富贵。”
“富贵与我如浮云,我不过是略略窥探一丝天机而已,殊不知天威难测,命由己作。世人都想向外求,却不知向内修。”
“此次见过皇上,我准备隐居不出了,再也不看相了。我也没有几年活头了,只是希望和尚你以后方便时,照看一下,我的后人。”
袁珙对道衍说道。
道衍点点头,一切都在不言中。
随后,道衍和尚带上袁珙,乘坐马车向着皇宫进发。
一旁小院的朱楠,此刻的心情却是十分的不错。
最初他就猜到了道衍和尚带来的道士,估计是来给他算命的,而且应该不是一般的道士。
对方说他,应该是夭折之相,现在又变成长寿之相的时候,朱楠的内心就深深地震撼了一下。
这个道士是高人啊,原来的朱楠却是已经夭折了,被来自后世的自己鸠占鹊巢。
对方还说自己是长寿之相,这当然是个好消息,这一世的自己是亲王,荣华富贵自然是少不了的,多活几年,不就能多享受几年嘛。
再说,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占领和开发台湾,殖民日本四岛,甚至移民美洲大陆等。
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几代人才能成功。
多活几年,也可以盯着这些事情推进下去,否则以封建士大夫的保守,难免人亡政息。
自己能长寿,就可以避免出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况出现。
至于袁珙和道衍和尚后来所谈的事情,朱楠就无从知晓了,当然真的知道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昨晚的时候,朱楠已经将沼气池的图纸画了出来。
今天他就准备开干,因为天禧寺承诺找的工匠今天就会到位。
果然,正在朱楠思考的时候,庙里的管理俗务的大和尚已经领着一帮工匠在小院外求见了。
朱楠也没有耽误时间,直接带着清风明月来到之前选定的地方,离朱楠居住的小院不远。
那帮工匠也各自带着工具跟了过来。
大和尚交代工匠头子,所有的事情都要听小贵人的吩咐之后,向着朱楠行了一礼,就迅速离开了。
他知道这个贵人惹不起,贵人所提的条件,自然是要无条件满足的,别说挖坑搞建设了,就是更无理的要求都得满足。
况且这个殿下也没有提过其他无理的要求。
朱楠让工匠头子出来,拿出自己所画的图纸,为对方识字不?
结果那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摇摇头,表示不认字。朱楠虽然已经猜到了这种情况,还是无奈地摇摇头。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认字的人太少,有条件认字的也都千方百计考功名,或者依附到富家大户大户那里去了,自己做工匠的几乎没有。
无奈之下,朱楠只好一点一点地解释。
因为朱楠贵人的身份摆在那里,所以这帮工匠丝毫不敢小瞧他,而是认真地听着。
好在虽然这帮工匠虽然不识字,但是却是经常干活的,朱楠一说自己的要求,他们就知道怎干。
那个领头的工匠,还用自己的方式,将朱楠所说的要求记了下来,朱楠一点没有看懂他画的那些东西,但是也没有在意,他要的就是个结果罢了。
朱楠解释完毕之后,留下明月现场监工,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然后就回到了院子里。
毕竟户外现在又热又晒,完全不是他这样的贵人应该待的地方。
道衍和尚带着袁珙熟门熟路地进了皇宫,因为朱棣之前已经给了道衍和尚自由出入皇宫的腰牌,守门的侍卫对这个老和尚也都已经比较熟悉了。
道衍和尚在皇宫内还给,道衍和尚安排了两间静室,供道衍和尚休息,实际上就是可以方便随时找到他,咨询工作。
袁珙和道衍在静室没坐多久,就有小太监前来传召:“陛下召见。”
道衍看看外面的天色,对着袁珙笑道:“看来陛下是迫切地想要见到你啊,这朝会没开多长时间就结束了。”
“和尚,你这么一说,我压力很大啊!”袁珙笑着回应,面上却不见丝毫的紧张。
当道衍和尚和袁珙跟着小太监,向着承天殿走去的时候,路上遇到了下朝的大臣们,有几人认出了道衍身旁的袁珙,顿时两眼放光。
但看到一旁的道衍和尚,又都没有轻举妄动,他们已经猜到应该是朱棣召见袁珙,可不敢耽误皇上的大事。
于是只是略一施礼,就随着人流离开。
“老道,怕是你要不得安宁了。”道衍和尚笑着说。
“我准备见过陛下后,就离开。”
“那几个在北平让你看过相的人,怕是要感谢你,要将你当作座上贵宾,你为何要急着离开。”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他们已然走到人生的顶点,荣华富贵都不缺了,我能做的不多劝他们多行善事。
但怕是很多人都正志得意满,听不进去。我又何必自找没趣呢。”
“哈哈,你个老家伙,已经活通透了。”
小太监领着两人来到承天殿偏殿。
朱棣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好像在看奏折的样子,可是如果细看,会发现他的目光根本没有焦点。
“贫僧见过陛下!”
“贫道袁珙见过陛下!”
僧道二人的声音先后响起。
这时朱棣才仿佛刚刚注意到二人进来一般。
但是并未起身,而是抬头对二人说“两位稍作坐,奉茶!待孤看完这份奏折!”
道衍领着袁珙在一旁坐下,静静等待朱棣看完手中的奏折。
等了一会儿,朱棣才放下手里的奏折,站起身,来到两人跟前,二人见状连忙起身!
“大师,朕在这宫里日思夜想等待袁珙爱卿,为何你却第一时间将他接到你那里,你让朕情何以堪啊!”
朱棣并没有第一时间坐下,也没有让两人坐下,而是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道衍和尚正要解释,却被朱棣打断,“朕不是责怪你,朕也知道你们是老朋友了!来来,两位爱卿都坐!”
说着朱棣率先坐下。
坐下后,道衍和尚又要解释,朱棣的话仿佛卡着道衍和尚的话一般,又蹦了出来“上次见袁爱卿,还是在北平,一晃几年,这次却是在应天府。朕已是年过四十,胡须过脐啊。大师之术,天下无双!”
“此陛下之福泽也,贫道不过侥幸窥探一丝天机,当不得陛下夸赞!”
“贫道老了,年轻时窥探天机太多,怕是没有几年好活了。”
“道衍这秃驴,不当人子,我早饭都还未吃。就拉着我去天禧寺内,为一贵人看相,贫道又要折寿啊!”
袁珙也看出来朱棣似乎对道衍有所不满,直接替他解释。
“哦,袁爱卿还没有用饭吗?锦衣卫这帮人是做什么吃的,不知道爱卿是朕的贵宾?”
“他们也是忠于陛下,怕耽误了陛下的事,贫道在天禧寺内,等那小贵人起床的时候,已和道衍一起用了早饭。”
“哈哈,还是道衍大师考虑周到。算是弥补了朕的疏漏。不知大师为我那幼弟看相,他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