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十六国乱世之金戈铁马

第62章 不肖子孙 种因得果

  泰豫元年正元,称帝七年的刘彧驾崩于建康城皇宫东殿,时年三十四岁,遗诏命蔡兴宗、袁粲、褚渊、刘勔、沈攸之五人托孤顾命大臣,分别掌控内外重区,另外命令萧道成为卫尉,参掌机要。九岁太子刘昱继立皇帝,次年改元元徽。

  元徽二年四月,唯一幸存的刘彧兄弟,顺阳王刘秀范果然如同刘彧担心的那样,在浔阳起兵反叛了。

  刘休范随后亲率两万大军顺江而下,昼夜疾进,直扑建康。他还致信给朝廷执政袁粲、褚渊、刘秉,称杨运长与王道隆蛊惑先帝枉杀宗室,表示自己是要清君侧。

  大雷戍守将杜道欣、鹊头戍守将刘諐期得知江州军东下,均快马赶赴京师,向朝廷告变。但他们刚抵建康仅一日,刘休范的大军便已攻至建康西南的新亭,宋廷为之震动。

  褚渊与刘勔、刘秉召集征北将军张永、右卫将军萧道成等,到尚书省紧急商讨对策。袁粲正在家中守孝,闻讯忙赶到台城主持大局。当时,萧道成主张坚守要隘以逸待劳。袁粲便让萧道成率禁军出屯新亭,并让刘勔屯兵石头城,由张永镇守白下,自己则与褚渊、刘秉入卫台城。由于事发突然,宋廷根本来不及做出从容的部署,只直接打开南北两座武库,让将士们随意取用武器装备。

  萧道成进抵新亭,尚未筑好营垒,江州军的前锋部队便已攻到。萧道成先从容安定军心,然后登墙指挥,命高道庆、陈显达、王敬则等乘船与叛军水战,但未有胜负。不久,刘休范在新亭弃船登岸,命部将丁文豪、杜墨蠡等分兵直趋台城,自率主力由陆路进攻新亭。

  刘休范很快便攻至新亭垒南。萧道成命黄回、周盘龙率步骑出垒迎战。刘休范又分兵攻打新亭垒东,两军短兵相接,自巳时一直激战到午时。禁军有三齐射手七百人,射技精湛,每发必中。故此江州军虽攻势不减,但始终难以接近城垒。这时,刘休范想了解敌情,便乘坐肩舆登上城南临沧观瞭望,身边仅有随从数十人。

  屯骑校尉黄回、越骑校尉张敬儿见有机可乘,便禀告萧道成,请以诈降计除掉刘休范。他们出城南垒,放下兵器大呼投降。刘休范大喜,将二人招至身侧。黄回诡称萧道成早有投降之意。刘休范信以为真,便将黄回二人安置在身边。张敬儿乘刘休范酒醉无备,夺下他的防身刀,将其斩首。刘休范左右随从尽皆散走。张敬儿拿着刘休范的首级,驰马奔回新亭垒。萧道成命队主陈灵宝携刘休范首级到台城报捷。陈灵宝在途中遇到江州军,竟将刘休范首级扔进了秦淮河。他只身回到台城,高呼刘休范已被剿杀。但因没有刘休范的首级作凭证,宋廷未敢采信。当时,丁文豪、杜黑蠡等江州军将领也不知刘休范已死,仍继续猛攻台城。王道隆率羽林军守朱雀门,急召刘勔回军救援。但刘勔在朱雀桁南遭遇江州军,兵败战死。

  江州军乘胜渡过秦淮河,自朱雀门攻入建康,一直打到杜姥宅附近。王道隆死于乱军之中。建康内外大震,流言四起,均称台城亦已陷落。驻守在白下、石头的禁军相继溃散,抚军长史褚澄开东府城出降,中书舍人孙千龄亦开承明门出降。当时台城大乱,皇太后王贞风拉着皇帝刘昱的手失声痛哭,守军皆无斗志。

  江州军很快便得知了刘休范的死讯,但在丁文豪的坚持下攻势不减,继续猛攻台城。萧道成忙命陈显达、张敬儿、周盘龙等率军回援,自石头城渡过秦淮河,由承明门入卫宫阙。陈显达引兵出战,先后在杜姥宅、宣阳门大破江州军,击斩杜黑蠡、丁文豪等。许公舆逃出建康,途中被乡民所杀。建康转危为安,终得保全,不久便解除戒严。很快建康大军攻至浔阳,消灭了刘秀范的残余势力,刘宋一朝最后一次宗室叛乱终于被平息。

  于此同时,北魏平城,献文帝拓跋弘开始厌倦政事,热衷礼佛,于是不听群臣劝谏,传位给年仅五岁的皇太子拓跋宏,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后来汉化改制的元宏。至此南北两朝皆是幼主当政,但是两国未来发展的道路与趋势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

  刘昱幼年登基,虽然年幼,但残暴不差刘子业。他每天都外出,和身边随从解僧智及张五儿互相追逐,时而夜出晨归,时而晨出夜归,跟着他的人都带着鋋矛,随意打杀经过的行人和牲畜,百姓不堪其骚扰,干脆日夜闭户,街上几乎都没行人了。他还为数十根大棍各改名号,身边一定要带着针椎、凿子和锯等凶器,随时动手杀人。无论平常后宫佳丽还是贴身卫兵,只要稍不顺眼便当场杀死。一次他带领随从在市井闲逛,忽然听到一所民宅中有妇女呻吟,觉得好奇,闯进屋一看是一位产婆正在给一名产妇接生。他感到好玩,便上前观看,见婴儿的头颅已出产门,便将接生婆一把推开,挽起衣袖,双手抓住婴儿的头,一下拔了出来。产妇惨叫一声当场死去,刘昱则把血淋淋婴儿一下摔在地上,复上一脚,将婴儿头颅踩碎,哈哈大笑道“有趣,有趣!从此我也会接生了,我要给天下所有的产妇接生!”。

  当时,尚书左仆射萧道成因先后平定刘休范及刘景素之乱,在朝野的威望很高,招来了刘昱的猜忌。刘昱曾经带数十人突击萧道成的居所,当时萧道成因暑热而赤膊卧睡,刘昱看他肚脐大,就硬把萧道成唤醒,然后把萧道成的肚脐当箭靶,拉弓就要射,萧道成吓得汗流浃背,抓起上朝用的手板护住肚脐,连声喊道:“陛下饶命,老臣无罪!”萧道成的左右侍卫王天恩急中生智,跪在刘昱面前奏道:“陛下暂住。萧领军的肚脐突出,的确是个绝妙的靶,假如一箭射死,今后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靶子了。以臣愚见,陛下不如改用圆骨箭,一来不致受伤,二来日后还可再射。”。刘昱一听觉得有理,便换了箭头,接弓射去,一箭正中箫道成的肚脐。射罢他扔下弓箭,哈哈大笑道“朕的射法如何?”,众皆面面相觑,王天恩却抢先赞道:“陛下神箭,一射即中,勿需再射!”,刘昱听到赞扬才得意而去。后来刘昱夜晚数次带亲信“攻打”萧道成的府宅,众人向大门射箭,向院子里扔石头。刘昱打算只要引得萧道成出府,就把他杀死。但是萧道成每次都闭门不出,刘昱只能扫兴而回。

  萧道成知道小皇帝疑他,自己难逃一死,于是联合皇帝侍从杨玉夫、杨万年等人想暗杀刘昱。而杨玉夫、杨万年两人也因为刘昱残忍好杀,整天提心吊胆,巴不得刘昱快点死。得知萧道成想推翻刘昱后喜出望外,再加上又有重金酬谢,他们立刻答应了,但一直找不到机会。萧道成整日忧虑不已,甚至让垣崇祖将自己的全家老小托付给驻扎在边境的皇甫肃,一旦自己计划失败,就带他们投靠北魏。

  七月七日,刘昱乘坐露天无篷车跟左右侍从前往台冈比赛跳高,跳高结束后前往青园尼姑庵。晚上又跑到新安寺偷狗,他在寺中把狗杀了,逼昙度道人和他一起喝酒吃狗肉。

  刘昱沉醉不醒,遂被送回仁寿殿睡觉。七月七日正好是乞巧节,刘昱临睡前跟杨玉夫说:“你在庭院里等着织女渡河,看见了立刻报告朕,看不见就杀了你。”。杨玉夫感到大祸临头,便和杨万年用随身携带的配刀将熟睡中的刘昱斩杀,这位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暴君死时刚刚十四岁。。

  杨玉夫又将刘昱的头割下来,交给王敬则运送到萧道成府前,大声敲门通知刘昱之死,但萧道成却认为外头是刘昱派来的军队,为了骗他开门而假称皇上已死,坚持不开门。王敬则无可奈何,只好把刘昱的头颅越墙丢进府内,萧道成确认头颅是刘昱本人之后,这才骑马直冲皇宫,众人知道刘昱被杀后都大呼万岁。

  第二日,萧道成一身甲胄带领麾下将领王敬则再次进宫,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将死去的刘昱废为苍梧郡王,并召袁粲、褚渊、刘秉等人共商国是。

  萧道成假意对身为宗室的刘秉说道:“此为使君家事,该当如何处置?”。

  不待刘秉答话,王敬则拔刀怒目环顾众人道:“如今朝廷丧乱,诸事该有萧公做主!”。

  刘秉也只好战战兢兢的说道:“政务之事,在下职责所在,应当尽心尽力,但军旅事务,还要靠萧领军全权处置!”。

  萧道成再询问袁粲、褚渊的意见。王敬则再次发怒道:“何必询问,天下大事皆应由萧公处置,尔等如果反对,就先问问本将手中宝刀!”。

  萧道成假意大怒,连忙呵斥王敬则,让其退下。

  褚渊、袁粲等人自然不是傻子,当即表示效忠,并交出一切权力。

  次日,萧道成再次借太后诏令,奉迎年仅十岁的安成王刘准为帝,史称宋顺帝。刘昱后被葬于丹阳秣陵县郊坛西。

  从此萧道成开始独霸朝纲,之后被封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都督扬南豫二州军事;元徽四年,又晋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当时坐镇荆州的沈攸之认为萧道成名望地位一直都不如自己,如今却掌握朝政,心中非常不满,对沈元琰道:“我宁可像王凌一样死去,也不愿像贾充一样活着。”。同年十二月,沈攸之传檄四方,自称得太后密旨,邀雍州刺史张敬儿、豫州刺史刘怀珍、梁州刺史范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内史王文和一同起兵。结果,张敬儿、刘怀珍、王文和斩杀使者,表奏朝廷;范柏年、姚道和、庾佩玉也是首鼠两端。萧道成得报,命侍中萧嶷代镇东府,抚军行参军萧映镇京口,又命右卫将军黄回为郢州刺史,总督前锋诸军讨伐沈攸之。

  十二日,沈攸之命部将孙同、刘攘兵、王灵秀等人相继东进。二十四日,沈攸之亲自率武茂宗、沈韶等人到达夏口。沈攸之自恃兵力强大,认为郢城弱小,不值一攻。柳世隆据守郢城,派人到西渚挑战,前军中兵参军焦度也在城楼上肆意辱骂。沈攸之被激怒,改变了预定长驱东下的计划,命诸军登岸点火烧其外城,筑建长围,昼夜攻战。柳世隆尽力防守,沈攸之不能破城。

  由于沈攸之长时间攻不破郢城,手下将士也丧失了信心。升明二年,刘攘兵烧毁军营,向官军投降,其他各路部队纷纷动摇,沈攸之再也控制不住乱势。次日,沈攸之将刘攘兵的儿子刘天赐斩首,率领残部渡江。到达鲁山时,残兵纷纷逃散,沈攸之只得返回江陵。

  当初,张敬儿斩杀沈攸之的使者,趁沈攸之东进便出兵偷袭江陵。留守江陵的江乂、傅宣出逃,沈元琰被杀,张敬儿又将沈攸之的子孙诛杀。

  沈攸之快到江陵时,得知江陵陷落,只好和儿子沈文和逃到华容境内,在栎林自缢而死。不久,当地村民将他父子的首级砍下,送到江陵。张敬儿把沈攸之的首级放到盾牌上,用青布伞覆盖盖,到各集市上展览,然后送到建康。

  升明三年,萧道成消灭了沈攸之,国内反对势力全部平定,朝廷加封其为相国、统领百官。并用十郡之地做封国,封萧道成为齐公,加九锡!同年四月,萧道成逼迫刘准禅位,自己登基称帝,立国号为“齐”,史称南齐。刘宋正式灭亡,立国五十九年。齐高帝萧道成就是当年用“空城计”在济南城下智退魏兵的萧承之第三子。

  就在宋末帝刘准禅位后的同年五月,萧道成借鉴当年宋武帝刘裕所为,让人杀掉逊帝刘准,以除后患。刘宋宗族几乎都遭屠灭。年仅十三岁的宋末帝刘准临死前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结束了数百年诸侯之间的混战,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废分封行郡县。之后,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皆反,很快大秦帝国就分崩离析!没有诸侯的帮助也是其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汉高祖刘邦看出了此点,于是在建立汉朝后,大封子侄兄弟为王,让他们镇守四方,但是没想到却换来了七国之乱。汉武帝鉴于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情况,实行推恩令,数代之后诸侯与普通富人无异,后来册封的藩王也只能享有食邑并不掌管军队、政事。曹魏不但继承了汉朝的江山,也承袭了汉朝对待宗室的政策,于是当司马懿篡权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宗室有实力抗争。晋武帝司马炎的江山取自曹魏,他当然知道当初他们司马家是如何取得的天下的,于是开国后就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并且赋予他们统帅雄兵的权力,谁知死后不久就发生了宗室藩王为了夺权的八王之乱,胡人乘机横行中原,堂堂中华差点亡族灭种。东晋迁往南方,宗室权力不复存在,权臣相继秉政,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宋武帝刘裕取得江山后,认识到世家大族以及权臣的危害,于是大封子侄为王,再派遣他们出镇各地要冲。其后宗室与朝廷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直到宋明帝刘彧大杀四方,铲除了几乎所有的兄弟侄子,宗室叛乱是没有了,但是萧道成一朝篡位却无人能挡。历史就是这么的吊诡,这么的循环往复、种因得果,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刘裕盖世雄才,一生征战,历经百死而取得的天下,到头来却毁在这些不肖子孙手里。刘宋一朝自从刘义隆之后,一直内乱不止,皇族宗室死于手足相残者数不胜数,而最后也难逃被权臣篡位的命运,刘氏一族几乎都不能保存,这和当年司马氏之祸何其相似!天道往复、历史循环,九泉下的刘裕不知作何感想!就像后世李贽说的“晋氏衰弱已极,即以琅邪一区处之,如汉献故事,亦自无患,何必更使兵人逾垣而入弑之也……连弑二无罪之君,以自种毒,故裕子义符即位,未几复为傅亮所弑,子孙继立,自相屠夷,无遗孑者。”。

  刘宋灭亡后的百年内,南国又历经了齐、梁、陈的朝代更迭。北魏也由盛转衰,后来分裂成东、西魏,其后北周、北齐相继登场。然后北周灭亡北齐,北周又被外戚权臣杨坚窃国。公元五百八十九年隋文帝杨坚派晋王杨广灭陈,结束了中国自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华夏大地再次一统。然而本书还没有结束,其后将会择其精彩、选其精要为苻坚、慕容垂、桓温做小传,此三人由于时空关系,在本书中有的只是惊鸿一瞥,有的出场不多,有的更是只存在传说之中,但是他们三人在东晋十六国这段历史上极为重要,他们的生平也极为精彩,笔者必须单独为其立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