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一方的人几乎都对袁术刮目相看。
曹操面露苦涩,他知道袁术袁绍两兄弟的人格魅力极大,才不愿意带着两人来见李恪。
看现在这情形,李恪明显对袁术的印象更好,曹操反而成了陪衬。
李恪和袁术热切的交流了一会,心里感慨:“这袁术,如果没称帝的话,就凭借这份人格魅力,实力和袁绍五五开。”
但是李恪不知道,这袁术只对游侠儿这样,或者说只对侠义之人有吸引力。对那些文臣并没有诱惑。
李恪注意到曹操很是尴尬,于是对着曹操说:“孟德兄,常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德能够与公路为伍,想来也是人中豪杰,满饮此杯!”
曹操苦笑,和李恪喝下一杯,什么时候要靠他身边的朋友来评判他曹孟德是不是豪杰?
袁术吃了口菜说:“听闻自古边邑出勇士,府君能否让我们见识一下?”
李恪摆了摆手说:“恪的武力倒是不甚出奇,但是我身边这几位都是武力非凡之人。”
袁术眼前一亮,说:“能不能比试一下,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主要是想看看术手下比之边关的猛士如何。”
李恪笑了笑说:“那当然可以,只是在这里好像不太方便。”
“术在城外有一处院子,如果府君肯移步那里并且不吝指教的话,术有大礼相送!”
李恪摇了摇头说:“大礼什么的,恪倒是不在乎,主要是想要交下你这个朋友。”
袁术哈哈大笑说:“就喜欢府君这样的敞亮人!”
随后对曹操说:“孟德,听说你家族武艺精湛之士不少,不如一起去见识一下?”
曹操也来了兴致,说:“求之不得。”
随后,曹操让人去找他的族弟去了。看起来,曹操对于他的族弟还是很自信的。
几人骑着快马来到了城外袁术的庄园。进去后,李恪真的见识到了集富多代和官多代于一身的超级子弟的奢华。
这个庄园占地百亩,里面的游侠儿少说也有数千,都在比武射箭。
“如果这个时期袁术的爱好不是游侠,而是文臣名士或者武将。那么谁得天下还未可知。”
游侠不是武将,有的只是单纯的刺客,没有领军的才能,只有一身武力。
李恪认为他知道后来为什么袁术拿得出手的武将只有纪灵了。
李恪心里还是有些庆幸的,幸好袁术没有袁绍那两把刷子,否则这将来就是一个劲敌!
“这是我手下陈兰,有万夫不当之勇!”袁术面露骄傲的向李恪介绍。
李恪看着一眼眼前这个壮汉,说:“好个猛士!”
虽然知道这个陈兰可能不怎么样,但是人家袁术明显自我感觉良好,李恪也就顺坡下驴夸一下。
“文远?”
张辽会意,对着陈兰拱了拱手。
两人旋即寻了一处空地开始比斗。
刚开始两人打得还是有来有回的,但是三十多回合后,陈兰开始处于下风。
袁术脸上的骄傲慢慢凝固,李恪注意到后则赶紧制止张辽说:“文远,高手过招,点到为止。”
张辽停下了,陈兰则满脸感激的看向李恪,他太清楚如果自己输了的话,以袁术的尿性,自己还会不会有现在的待遇了。
身为家将,能力不够是一码事,因为能力不够而使主人丢脸是另一码事。俗话说得好,主辱臣死!
袁术这种好面子的更是如此,当他见陈兰落于下风时面色就不好了,幸好李恪制止了。
袁术深吸一口气,说:“边关的将士,果然名不虚传。文远,有没有到我袁家当家将的想法?将来前途似锦!”
张辽赶忙摇头,说:“承蒙好意,辽只想拱卫边疆。”
李恪脸色不好看了,当着我的面挖墙脚?真是蹬鼻子上脸!
“公路,今日天色不早了,我等先走了。”李恪平静的拱手道。
袁术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意识到张辽可能是李恪的手下,但是心里的骄傲使得他不想道歉,于是摆摆手说:“日后再见。”
李恪头也没回的离开了,现在他和张辽并不是主仆关系,只是简单地同僚,并不好发作什么。
但是人家张辽已经开始以自己马首是瞻了,你还挖墙脚真的是欺人太甚。
幸好是张辽,可能也是他不了解袁家的权势,所以没有心动。如果换种情况,换个人,可能结局就不一样了。永远不要考验人心。
曹操也刚到袁术府邸前,碰到了脸色不悦的李恪出来,赶忙打马跟上前,同时心里暗喜:“这李恪应该是被袁术那傲慢无礼的态度或者轻蔑无视的眼神气出来了。”
这也是曹操不满袁术的方面,那种盛气凌人的处世风格,以及骨子里的骄傲,深深地刺痛了曹操的自尊心。
人家是四世三公家里的嫡长子,而他只是宦官的后代。
“府君,你这是怎么了?公路就那个性子。”曹操脸上的喜悦一点也不像是为袁术开脱的样子。
李恪叹了口气说:“袁公路,真豪杰也,行事不拘泥于小节。”
曹操笑容凝固了,什么情况?敢情你这表情不是生气了?
“哈哈,本想看一看府君与公路手下的比斗呢,倒是无缘了。”
李恪扫了一眼张辽,说:“公路手下高手云集,而且为人爱才。文远,为什么你不去跟着袁术混呢?”
曹操眼睛一转,这里面有戏!
张辽轻咳一声,说:“当家将没前途,还是跟着府君杀外族功劳来得快。”
李恪哈哈大笑,这张辽真是有些长进。本来李恪还担心他说袁术的坏话,伤了墨隐的面子。倒是李恪多想了。
墨隐收了袁术的剑,对他很有好感。张辽如果骂了他,墨隐肯定会不高兴。
同行的三个人,林七和墨隐关系不好,墨隐如果再和张辽关系搞僵的话,李恪也会很难办。
李恪注意到了曹操身后的两个壮汉,说到:“孟德兄,后面的壮士不介绍一下?”
曹操颇为得意的说:“哈哈,这两个是我的族弟,夏侯惇和夏侯渊,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李恪无语,这官宦子弟,怎么都喜欢称赞自己的手下“有万夫不当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