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我被祖龙听到心声

第218章 收东西还给钱?怕不是假官府

  从古至今,不论是华夏底层还是高层,最怕的就是乱。

  一乱就会出问题,轻则经济重创,重则朝堂不稳。

  经济重创引发的是全民不得安生,朝堂不稳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嬴政的顾虑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嬴政的政权还不够稳固,确实不能随便宣布这个消息。

  所以现在就看,六国余孽和嬴政基层之间,到底是哪一方在博弈中获胜率更高。

  苏晨替嬴政算了算,明年有雪灾,所以这一年多的时间不能对六国余孽大清剿。

  后年是休养生息,再加上如果真能有贸易往来,还需要建立通道。

  也不适合全国范围内的大行动。

  所以最合适的时间反而得放到三年以后。

  三年以后,都不知道嬴政还在不在世。

  应该没问题吧,记得嬴政最后是死于丹药中毒。

  他现在已经把徐福杀了,身体也正在恢复,能扛个几年吧?

  【嬴哥可千万别跟历史上一样,明年就挂啊?】

  【扶苏还不够强大,嬴哥要是挂了,我得累死啊!】

  挂是什么意思?朕怎么听着是说朕会死啊?

  怎么突然想到朕身上了?

  朕怎么了吗?朕身体很好啊?

  虽然之前被医者说没有几个月活头了。

  但后面再去查,朕的身体又被告知恢复了不少呢!

  朕有时候都觉得可以再给扶苏添个弟弟或者妹妹玩。

  当然这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朕想知道雪灾这事。

  哦,想起来了,刚刚苏晨说了想公布出去,朕还没回答。

  “朕再考虑考虑。”

  嬴政淡淡说道。

  苏晨点点头,好吧,领导都发话了,他也不强求。

  那下一步就是购买土豆了,苏晨将事情交代给扶苏,会由新机构出面购买。

  苏晨想了想,又说了一个方向:

  “除了宣布雪灾的事实之外,还有一个方法也能让百姓们都积极行动起来。”

  扶苏和嬴政听了,都看向苏晨。

  苏晨说道:“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全面性的重农、重商。让农业和商业结合起来。”

  “提高农民们的农作积极性,把物资和金钱都运作的更迅速,生产力才能大幅度提高。”

  嬴政听得有点茫然:“生产力?”

  扶苏积极回应:“就是产出粮食、肉、帛等等各方面的能力。”

  苏晨点了点头,“没错,生产力提高了,就不用担心粮食不够、保暖物资不够。”

  嬴政终于同意了一次:“朕同意,安排。”

  苏晨一个晃神,嬴政真的不是来自后世、没看过短视频吗?

  他默默的想了一阵,脑海中又开始了新的商业计划。

  从嬴政的书房出来,扶苏是最忙的。

  他先给下属安排了从水灾地收购土豆的工作。

  至于价格安排,鉴于是受灾地,扶苏定下的价格比五谷还要高。

  同时,他还要求实地收购,不能通过当地官府。

  下属一一记下。

  但是这点土豆远远不够,只能等着蒙毅将军那边。

  苏晨将他在后世了解过的华夏境内所有能吃的食物全部列了出来。

  有的名字可能不对,他都尽可能的将植物的样子、分辨的关键点写了下来。

  一年多的时间足够农民们大规模采集、小规模种植了。

  再通过运作,商家收购,提高市场上食物的储存量。

  这样即使到了雪灾时间,食物的含量总是勉强够的。

  蒙毅那边肯定会有收获,但收获多还是少,总是不能确定。

  另外,全国范围内烧制木炭也可以开始了。

  先由官府收购,带动木炭的烧制动力。

  苏晨罗列了一下,保暖方面有木炭、生石灰、棉花。

  食物方面有土豆、五谷、当地采集的植物、猎杀的动物。

  勉强都能满足了。

  扶苏将先生写的能通过机构下发的全部下发。

  能通过当地官府下发的,也都撰写了文书,尽快送达。

  扶苏成了整个机构中最忙碌的人。

  有下属看不懂的,他需要不厌其烦的解释。

  有文书不明确的,他需要再次强调清楚。

  折腾到了下午时分,扶苏才和苏晨从宫里出来。

  其他的都是当地官府需要做的,他们只能加强监督。

  但是开采石灰石上,苏晨希望扶苏能主持。

  现在是石灰石,将来还有煤炭、石油,都需要开采。

  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扶苏有足够的经验,对大秦来说是件好事。

  占卜师没让苏晨失望,在他勘察了三天后,终于确认了一处山上有苏晨说的石灰石。

  在这一方面苏晨是佩服的,他虽然知道石灰石,但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找。

  占卜师不知道,但根据苏晨说的石灰石的性质,就能很快找出来。

  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华夏的矿产资源还处于未开发状态,物产十分丰富。

  扶苏听从了苏晨的建议,带人挖矿。

  与此同时,全秦境内突然刮起一阵风潮。

  各地百姓们发现官府竟然开始收购各种容易储存的吃食。

  这吃食可以是熟食,也可以是半熟食,当然也可以是生食。

  且价格都不低,百姓们都惊呆了。

  官府怎么做起了商贾才做的事?

  说好的清明呢?说好的清高县令呢?

  其实官府也一脸委屈,他们是搜刮了不少钱。

  但他们都是暗戳戳的搜刮,从来没有明着赚钱的。

  这样明晃晃的行商,真的好吗?

  可大公子的文件就这样躺在案几上,不信不行。

  百姓们虽然议论纷纷,甚至对官府侧目而视。

  但没过两天,就有不少百姓纷纷献上自家的吃食。

  有的有用,有的压根没用。

  官府正常办公,将能用的收了,不能用的婉拒。

  这一操作让百姓们更投入了。

  本来以为官府就那么一说,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真的收了东西还给钱!这怕不是个假官府?

  在某个破烂的小屋子里,一个因为衣服破烂而无法出门的妇人听到丈夫这么说,激动极了。

  她在结婚之前就在母亲的指导下,认识了不少吃食。

  但是嫁人后夫家都不同意她出门,也不觉得那些东西能吃。

  她就渐渐放弃了找各种吃食。

  现在没想到这些东西还能卖钱!

  丈夫不比她平静多少,自从听说了那件事,他恨不得飞奔回家。

  此刻,他已经将衣服脱下,跟妻子换了。

  “快去快回。带回来我去交。”丈夫叮嘱道。

  妻子重重点头。

  这一次去山上找吃食,她还不知道会给家里带来多大的变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