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80章 有惊无险楚国行

春秋晋国风云 千里草人 3234 2024-11-15 07:57

  这话令楚成王很失望!

  因为楚成王的本意,是希望重耳等人永远地留下来,为楚国效力!

  但是,很显然重耳等人没有这个打算。

  重耳的话更令一个人愤怒,他就是楚国令尹成得臣。

  一股杀气顿时从成得臣心头升起。

  对于一员名将来讲,站在楚国立场上,成得臣认为,既然你重耳不肯留下来,那放你走,便是放虎归山!

  谁希望自己的卧榻之旁,是一只猛虎呢?

  这个故事大家看着是不是很眼熟?

  几百年后,在三国江湖上,曹操对待关羽,也是三天两头送礼请客。

  曹操满心希望关羽留下来帮自己,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结果,关羽还不是非要去找刘备?

  如同曹操手下不少大将因此而愤怒,许多人恨不得杀了关羽,这才有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典三国演义。

  此时的成得臣,也决意杀了重耳一行人!

  成得臣紧锣密鼓地部署着,他调派了数百亲兵卫队,想要在某次招待重耳一行人时,举杯为号,直接干掉这帮未来的劲敌。

  但消息还是走漏了。

  楚成王先得到了消息,他立即阻止了成得臣。

  是的,楚成王不同意这么做,因为楚成王有自己的考虑。

  楚成王认为,这位落魄的晋国公子,流亡国外近二十年,一般的人老早玩完了。

  但重耳的身边,不但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而且连齐桓公、宋襄公这样的大佬都对他十分尊重。

  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天助,是不可能还存活于世上的。

  天助,那是因为符合天道,这才有可能的无上恩赐。

  楚成王认为,如果不礼遇重耳,那便是不遵天道。

  如果在当时,要弄一个偶像排行榜的话,对楚成王来讲,齐桓公便是他的偶像,他确实很尊重齐桓公。

  所以,一个连齐桓公都认可的人,楚成王怎么可以会害死他呢?

  此外,正是由于重耳在整个诸侯列国中享誉甚高,楚国如果杀了重耳,那便是自绝于诸侯!

  尤其是晋国,以此就有了足够的理由来讨伐楚国。如此一来,对以后楚国称霸春秋江湖,是绝对不利的。

  相反,如果在重耳落魄之际,楚国给予了足够的礼遇,那将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岂不是要对楚国感恩戴德?

  一个友好的邻邦,总比一个有恶意的邻邦更符合楚国的国家利益。

  楚成王是这样想的,我对你好,你也一定会对我好。

  是的,这是一位淳朴的君王。可惜,他与秦穆公不是好朋友。

  如果两人喝几次酒,秦穆公一定会告诉楚成王,晋国历代国君,纯粹就是白眼狼。

  想要人家的报答?算了吧,最后,只能得到恩将仇报!

  后来,重耳当上了晋文公,对当年如此恩待于他的楚成王根本没有丝毫的报恩之心,反而用一场城濮之战,终结了楚国的争霸之路。

  甚至,一代名将成得臣也因此而命丧城濮。没有了这位若敖氏家族铁杆牛人扶持的楚成王,不久后也被弑身亡!

  但此时,重耳还是一个流浪汉。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己在楚国将有危险!

  这个危险并非来自楚王,而是来自楚国第一大家族,若敖氏家族。

  不行,不能在楚国呆下去了!

  凭着成得臣的能力,他完全有机会分分钟要了自己的命。

  怎么办?

  这段时间,成得臣一直在努力。但令成得臣失望的是,楚成王并不支持他。

  成得臣提议杀了重耳等人,楚成王反对。成得臣请求软禁重耳一行人,楚成王也不支持。

  后来,成得臣提出尽量想办法将先轸留在楚国,楚成王也不同意。

  其实,留下先轸的想法是好的,但不可行。

  想想看,包括狐偃、赵衰、先轸等在内的这些个晋国未来牛人,能够忠心追随重耳这么多年,任你楚国再怎么利诱,也是不可能留下其中任何一位的。

  这年头,都把自个的名声看得比国家利益还要重,晋公子虽贤,但毕竟对将来的楚国威胁大了去了。

  如今良机在手,怎么大王就这样轻易放弃了呢?

  成得臣很郁闷。更让他郁闷的是,自己有意除掉重耳的消息,居然被重耳得知了!

  对成得臣,重耳他们是很了解的。这些年,他们行走江湖,早就对各国的情况了若指掌。

  成得臣这样的名将,自然是他们收集情报的重点对象。

  重耳紧张了!

  此时是在人之屋檐下,屋檐里却有一头随时可能会窜出来吃了自己的恶虎。

  尽管,楚王并没有为难自己的意思,但如果哪一天他的意思变了味呢?

  重耳团队又一次召开了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怎么才能安全离开楚国?

  狐偃皱着眉头第一个发言了:“主公,现在最好是想办法让成得臣暂时离开楚国。

  只要他不在这里,我们便暂时是安全的。当成得臣走后,我们再择机向楚王告辞。”

  赵衰表示同意,他发言道:“成得臣是一员名将,名将热爱战场。

  如果能有机会让他出征,那便将他调离了楚国,那我们便有机会了。”

  胥臣道:“这只能等机会了,最好是现在有哪个国家需要楚国去讨伐,那我们就可以不用主动去说,楚王也会派他出征的。”

  最后的决议是希望上天降临一个让楚国出兵的机会!

  而令人叹服的是,上天果然马上降临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原来,楚国的邻国陈国那里生出了事来。

  陈国一直夹在楚国与中原诸侯之间,着实是可怜的主。

  在楚国不断征伐中,陈国表面上是追随楚国,实则却是个忽悠派。

  对于大国而言,陈国是个可怜虫。但对于比陈国而言的更小的国家来讲,那些国家更是可怜虫,比如有一个叫顿国的。

  顿国,本是古老的一个子爵诸侯国,国卑势弱,经常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或者是大国们的出气筒。

  如邻居陈国,就经常欺负他。没有办法啊,只好从了陈国。

  而,那个时候的陈国,在楚国面前何尝不是这样呢?

  顿国后来见楚国日益强大,便转向投靠了楚国。

  这令陈国很不爽。再说,陈国对楚国并未真心,他的真心主要在于中原,尤其是齐桓公时代。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跳出来要称霸。虽然宋国自身的武力不行,但对付区区陈国这样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国来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陈国慑于宋国之威,便追随宋国去了。

  陈国见顿国敢对自己离心离德,便出手教训顿国,结果下手重了些,将顿国给灭了。

  顿国国君带着残部逃到楚国,寻求楚国庇护。

  楚成王最看不惯的便是蠢蠢欲动想成为中原霸主的宋国,听说陈国投靠了宋国,大怒。

  再加上附庸国顿国小弟被陈国灭了,宣布讨伐陈国。

  重耳团队当然很快得知此消息,大喜。

  狐偃对重耳道:“主公,您可以去见楚王了。

  楚王一惯喜欢亲征,如果这一次楚国伐陈,楚王亲征的话,如果成得臣留在楚国帮助世子管理国家。这样对我们很不利。

  主公去见楚王,把成得臣好好夸一通,说成得臣是举世闻名的名将。

  对付陈国,只要他一出手,保管马到成功。

  主公一定要表现出对楚王的感恩戴德,表示想在楚国的时候,多听听楚王的教诲。”

  重耳立即去见了楚成王。

  楚成王被这颗糖衣炮弹击得很舒服,于是,令成得臣出征陈国。

  公元前637年,就在成得臣刚率楚军大败宋国不久后,再次领命攻伐陈国。

  就这样,重耳他们在楚国的一颗巨雷终于排除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