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和陈抟老祖

第82章 郭荣(1)

我和陈抟老祖 青次位面 3915 2024-11-15 07:45

  郭荣却道:“不过,我有不同意见,中原王朝要先大一统,这样才能凝聚强大的实力来和契丹人抗争。当今天下四分五裂,西有蜀国割据,淮河以南更是分裂成吴越、南唐、马楚和南汉等。

  而这些年我们大晋每年进贡契丹人三十万贯,加上国内藩镇势力割据,连年灾荒,实在是民生凋敝。所以,还是应先易后难,先统一,至少也要攻取淮南,取得长江天险,没了后顾之忧,才能挥师北上。”

  震撼,太震撼了!

  这一番眼光高远,视野宽广的话震惊了在场的众人,也震惊了韩枫。符彦伦等值守一方,视野局限于与契丹人的恩怨,这一番江河直下的战略宏论立刻征服了他们,这是站在整个天下的角度啊!

  这个战略却没有征服韩枫。

  ‘不愧是我偶像,这么年轻就已经有了宏大的战略眼光,赵匡胤,你真是捡了大漏。看来王朴提出《平边策》时,郭荣心里已经有了定见,只不过二者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但是…’

  众人纷纷交口称赞,韩枫默默不语。

  符彦伦道:“韩枫,为何不语,我看郭荣这番话实在是高屋建瓴,和你那军论也是交相辉映,你怎么看?”

  ‘为何你也染上了狄胖子的坏习惯。’

  韩枫组织了下语言,道:“郭大哥这是着眼于国力的战略,我的是着眼于具体军争的策略,二者不是一个范畴。郭大哥的战略宏大,先易后难,凝聚国力确实是高屋建瓴,拨云见雾,不过…”

  “不过什么?”柴荣讶异道,他并没有不快,心胸很广。

  ‘必须和郭荣搞好关系,我需突出奇兵。’

  “不过这是主战略,还需要辅战略,所谓知己知彼,我们应仔细分析契丹人和其它游牧势力的情况,寻找盟友,共同削弱契丹人,同时渗透燕云,所谓瓜熟蒂落,届时才能一鼓而下,实现收复燕云的目标。”

  “哦?愿闻其详。”柴荣大感兴趣,符彦伦和赵迥也侧耳倾听。

  “耶律阿保机确是天纵奇才,短短几十年先后打下了奚地、渤海国,压服了祖卜,遏制了野女贞,强盛一时。现在耶律德光又占据了燕云汉地,结合了环渤海的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和游牧区的骑军强悍,大势已成。”

  国荣讶异道:“为何是环渤海而不是燕云?”

  韩枫正色道:“因为渤海国曾是海东盛国,三百多万人口,农业和手工业很发达,较燕云地区更甚,二者通过榆关连接在一起,这才是契丹人之所以强盛的根本。如果眼光只局限于燕云,欲取得燕云实比登天,不过…。”

  符彦伦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契丹取得渤海国和燕云不久,尚未完全消化。其政策尚未完善,民族间的矛盾还比较激烈。

  如果我们专注统一中原,任由其消化吸收,届时燕云这一代百姓老去,第二代更新上来,那他们还会对中原有认同感吗?如果待到第三代呢,第四代呢?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和主战略同步实施,只可惜…”

  赵迥道:“可惜什么?”

  “可惜我中原自顾不暇,自保尚且困难,更谈不上实施。这需要中原初步稳定后,从国家层面组织实施。”

  郭荣眼光大亮:“韩枫,你这一番话实在是令人受益匪浅。是啊,是应当关注北方,我发现你对北方的大势似乎很了解,这份眼界真是令人击节赞叹。来,我敬你一杯!”

  韩枫起身一饮而尽,这时菜肴开始流水般的上来,众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郭荣吃的有点多,拍拍肚子不好意思道:

  “你这炒菜和茶点真是美味无比,我也算是走南闯北多年,从未见过哪家酒楼能够比得上。而且这茶水也透着怪异,和先前的烹茶完全不同,可喝上去却周身舒泰。不知是何等易牙再世,制得这般美味?

  如果在我们晋阳城也开上一座第二楼,那必然生意兴隆啊!哦,对了,你知道这茶是何人所制,正好我以江陵贩茶为生,可否引荐一二?”

  在座众人哈哈大笑,符彦伦道:“郭荣,这你可是找对了人,这位易牙就坐在你的面前。别说这炒菜和新茶了,我相州旱情之所以能够缓解,全是拜眼前这位易牙太行坊的接力水车所赐。还有四轮马车,那焦炭更是令我相州冶铁的水准更上层楼啊。哦,方才你赞不绝口的冰激凌也是这位易牙所制。”

  柴荣大惊,起身抱拳道:“失敬,韩兄弟竟然这般厉害!”

  韩枫赶紧起身回礼,符彦伦和赵迥有些奇怪,这小子怎么今天这般恭谨,打酱油和滔滔江水竟然没有出现。

  韩枫笑道:“炒菜是我在朝元洞时,偶然一天饿了,就跑去厨房,却发现只有些鸡蛋、剩饭和素油,就混着炒了一碗,结果被陈抟道长抢去了半碗,我寻思着陈抟道长都爱吃,就建了第二楼。

  至于这茶吗?我不喜欢现在的茶,觉得没有发挥茶自然的韵味,有一天和道长下棋时忽然想到的。”

  郭荣大惊:“陈抟道长竟然就在相州?啊!你可就是那个和陈道长合著《浑天新说》的韩枫,写《青玉案》和《三字经》,编制华夏拼音和华夏数字的韩枫,我说方才听着耳熟呢,你竟这般年轻?”

  符彦伦和赵迥皆感到同以荣焉,韩枫心中大乐,只有通过大腿才能抱到更大的粗腿啊!

  这场酒喝得十分痛快,众人酩酊小醉。

  柴荣对新茶异常的感兴趣,他贩茶多年,对这里面的价值一看即知。而且,他平时喜欢看史书和黄老之学,得知陈抟道长就在水冶镇,韩氏茶坊也在,当即请与韩枫同往水冶镇,韩枫大喜。

  韩枫巴不得能多盘桓几日,这条大腿比陈抟粗了很多,这可是未来的老大啊!

  *************

  次日晨光放亮时,马车粼粼,朝水冶镇驶去。

  柴荣对四轮马车非常震惊,实在是太舒服了,不禁连连追问。韩枫笑着给未来老大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关于转轴问题、轴承问题、钢板弹簧问题,为何能节省畜力的原因依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当他介绍到能较两轮马车效率提升四倍时,柴荣震撼了,他从商多年,这对货物流转天下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应用战时粮草运输,那就更厉害了。

  从韩枫的介绍中,郭荣敏锐的发现,这可不是碰巧发明的,介绍中逻辑十分严谨,这是…当韩枫回答这是从格物学出发,是关于力学和材料学的应用,柴荣震惊了,他似乎看到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郭荣道:“枫弟,你这格物学竟然这般神奇。而且我发现,这格物之学对百工和商道的作用实在是巨大,如果推广起来,工坊生产和货物流转将会大为兴盛,朝廷将为之富强,百姓也会大为受益。应用于战阵的话,兵器之锋利也能再上台阶,我是否也能学这格物之学呢?”

  韩枫道:“求之不得。回头我将教材给兄长准备一份,回头我们去一同拜访陈抟道长,有什么问题小弟知无不言,不过…”

  郭荣本自欢喜,突然哽住:“不过什么?”

  “不过从兄长先南后北的战略看,小弟觉得兄长眼光宏大,志在天下,似乎天生是要大有作为。这些格物之道,兄长泛泛知晓就好,具体执行是小弟这些人做的,所谓将兵不如将将嘛。”

  “哦!”郭荣若有所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韩枫暗笑,趁机继续进言。

  “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团队最重要。不瞒兄长,其实我主要是提出设想,具体实现都是冲哥儿和几个大匠的事,没有他们太行坊的发展可没有这样快。而且我也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格物学在各分枝上的思考。

  我的主要精力是研究格物学,搭建更好的组织和团队,还有不断推广柏门学舍的教学,培养更多的人才。哦,柏门学舍主要是周先生他们在打理。如果我事无巨细,根本做不了这么多事情。”

  郭荣思索了一会,道:“是很有道理,可是我这人喜欢亲力亲为,总是不放心,生怕大家做不好,而且确实有时一放手就出问题。”

  韩枫笑到:“那是兄长大才磐磐,做事情太过完美,但是…”

  郭荣道:“但是什么?”

  韩枫却不回答,而是给郭荣讲起了木桶原理。

  良久,郭荣道:“哦,你是说最关键的不是最厉害的人,而是不能有太薄弱的人,可哪里去找这么多的人才啊?”

  韩枫笑到:“兄长,人才是要培养的,为什么你这般厉害?除了兄长确实是天纵奇才,关键是你的历练多,经验教训也多,才能成长起来。想要培养团队,必须允许他们犯错,这样才能吸取教训不断成长,才能独当一面。”

  郭荣道:“可是,教训有时是致命的。”

  韩枫道:“所以,在非关键部分或是关键部分的非关键阶段要适当放手,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把握全局。当然,私下要有机制考察,但小失误不用指出,他们自己会去改正,响鼓不用重锤,烂鼓断然放弃,压力才能促使人成熟。

  至于损失嘛,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早付出好于晚付出。因为那时个人的精力已经控制不住,会形成团队体系的崩溃,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番话说的郭荣深思不已,良久道:“枫弟,你这说的很有道理,我要仔细的思量,对了,我觉得这里面也是很有学问的。”

  ‘老大敏锐’,韩枫道:“兄长睿智,小弟这段时间正在思考格物管理学。”

  快到水冶了,两人暂时停止交谈,准备下车。

  看着远处的九龙山,韩枫心里在想,‘希望这番话能够影响到你,希望你今后不再事必躬亲,希望你能一直保养好身体。因为,这片土地实在是太需要你的长寿。哦,还有陈抟道长的《龟息诀》和《指玄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