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初唐逍遥王爷

第183章 鼓惑琐罗亚斯德教圣女

初唐逍遥王爷 花垂死 4251 2024-11-15 07:26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这才是自己最希望过的日子啊!仗剑倚天涯!那该是多么的美妙啊!

  只可惜,自己怎么都没这可能了,如果自己能进入到江湖武林的天下中,过一把自小就有的剑侠情缘,侠客梦想,那该如何美好?

  听到李泰一连串急促的发问,众人都是惊愣无比,之后则是完都处于了一副呆滞的状态下!

  什么跟什么嘛!这都是些什么啊!

  众人完全是搞不清此刻的状态了!这都是些什么问题啊?他们也没这心思去管是否有技术含量了。他们是完全就听不明白李泰的话!

  明教?什么是明教?波斯有明教吗?有这么一个叫明教的宗教吗?

  还有什么圣处女?这不就是圣女的意思吗?是说亚希吗?她就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女啊?

  十二宝树王?这又是什么玩意?

  风云月三使,这又是什么玩意?

  乾坤大挪移神功?这名字倒是不错,蛮好听的!

  光明顶?那又是什么顶?

  还有什么波斯武林?波斯江湖?

  现在,所有人看李泰的眼神已经微微改变了,武媚娘不禁关切地摸了摸李泰的额头,轻声询问道,“殿下,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犯糊涂了?我们怎么都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啊?”

  一脸尴尬的李泰不禁讪讪然,刚才他本来是想用九阳神功来忽悠人的,却不防一时激动之下,把明教给摆出来了,之后细想一下,立即清醒过来,他也大概明白过来,此时的波斯,还根本就没有明教嘛!

  唉,都是老金给害的!

  想到了这些,李泰终于出生道歉,“不好意思啊!我是金庸迷!搞错年代了,也搞错时空了,抱歉!抱歉,请别见异啊,不要放在心上啊!嘿嘿!”

  “扑哧!”原本还在怀疑的苏珊再也不需要继续忍耐了!毫不客气,好不淑女地将刚喝下的一口茶被喷了出来。

  “金庸……迷!咳……咳……好啊!……好个金庸迷!……好你个金庸迷!咳……咳……差点呛死姑奶奶我了……李泰,你个混蛋……”苏珊几乎是要指着李泰的鼻子骂人了,果然被呛得不轻啊!

  李泰颇为尴尬,他也是一时兴奋过头,忘记了保持个度,得意忘形之下,将金庸故事和架空历史给混淆到了一起,现在的他也是懊恼不已啊!

  “可是,魏王殿下,什么是明教呢?”琐罗亚斯德教圣女亚希一脸疑惑地询问李泰道,甚至是其他波斯将领等一干人士都是一脸好奇。

  明教?明教?有了!李泰忽然想出了一个有趣的主意来!只不过,此刻他还得小心翼翼地慢慢提出来。

  几乎是在琐罗亚斯德教圣女询问李泰的瞬间,李泰就想到连续多,也联系到了很多很多!既然同为波斯宗教,如何不能同为波斯宗教系统改革出力呢?或许还能达到更大的影响呢?

  难道不是吗?虽然有‘攘外必先安内’之说,但也同时有着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事实!毕竟,这世界是利益至上的!

  微微沉吟之后,李泰思考起了关于明教的一切。

  明教,之所以后来被称之为明教,那也是在经历了唐朝之后的事了!至少,现在的唐朝中只有摩尼教这一名词,只有用这个名字的外来波斯宗教,又是将来明教的前身的!

  明教是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或译作“牟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认为世上光明力量终必战胜黑暗力量。五代梁贞明六年(920)母乙以此发动起义。两宋时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不断组织农民起义,最著名的有方腊起义、王念经起义。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明教是摩尼教发展来的也好,也就是从琐罗亚斯德教中分离发展出来的。怎么说也该与在座的波斯高层们是有一些关系的吧!即便是琐罗亚斯德教圣女亚希,也无法否认二者的同源同根!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宗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同「掀」)教”。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亚等地的宗教。它是明教的前身。该教认为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种二元论的宗教,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宗教都受他很大的影响,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很大的影响。

  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前628年-前551年),他出身于波斯帝国建立前的一个波斯游牧部落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

  历史上的摩尼教即明教,也叫未尼教、明尊教、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所创立,当时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唐代摩尼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摩尼教教义的核心,是说在世界的一开始,就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并存着,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在光明王国里,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洁净,摩尼教经典《下部赞》“叹明界文”说: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

  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

  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

  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

  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光明王国的统治者,波斯称为察宛(意为永恒),东土称为明父、大明尊。黑暗王国到处充满烟火、闷气、飓风、污泥、毒水,由黑暗魔王统治,住着五类魔,整天沉溺在情欲和争吵之中。光明和黑暗数次大战,黑暗魔王使恶魔生下了人类的祖先。因为人类是黑暗之魔的子孙,大明尊便派遣光明使者,用光明分子来拯救人类的灵魂。

  到了宋代,摩尼教被意译为“明教”,教义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教众中有农民、秀才、吏员、兵卒、绿林好汉、江洋大盗、武林俊彦等。教徒白衣乌帽,秘密结社,共同尊奉明使为教内尊神。当时因为处于秘密状态,教名也有了多种别称,除浙江称摩尼教、福建称明教外,据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淮南称二桧子,江东称四果,江西称金刚禅,福建又称揭谛斋等。

  明教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和中国本上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下层人民和江湖对抗朝廷的秘密斗争形式,由于明教长期受到朝廷压抑,行事极为诡秘,有时也为江湖“白道”所误解,比一般的江湖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反抗朝廷也更坚决,在历史上几次掀起大的波澜。第一次是北宋末年,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东南半壁河山。第二次是南宋以后,明教和白莲教相联结,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巾军,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又与明教有关。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当时也是白莲教和明教中人。只是他。取得大权以后,因为深知秘密教派的厉害,逐渐与两教不大和睦。等到他当上皇帝,便采纳李善长的建议,下诏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礼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后,白莲教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继续得到发展,明教却逐渐衰落了。在武侠小说中,由于金庸的武侠名著《倚天屠龙记》写到明教,使明教蜚声一时,成为侠的文化形式中秘密教派的一个典型。

  而现代人们之所以对明教印象深刻,那便是源子于一代大势金庸笔下的明教了!《倚天屠龙记》无疑扩展了我们的视界,给了我们另外一种认知!一种对外来文化、宗教,甚至历史的认知!

  尤其是明教教徒死前念诵的明教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这一段经文无疑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信念!他们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多忧多患,如果不是有大仁大勇的胸襟,谁又会这么做呢?

  甚至另外一种说法的经文也是体现了这一点: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思维吧,令得后世无数人将这‘明教’这一词给牢牢记得下来,很难忘怀!

  明教让人深刻记得的,绝对不是因为他与明王朝暧昧的关系!

  绝对不是因为蒙古人建立的残暴无比、毫无人性的元朝很可能是被明教推翻,很可能是灭于明教手中这一理由!

  ...........

  想归想,但李泰也绝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目的,看着众人都关注着他,不禁嘿嘿一笑,扰了扰头,随口道,“我大概是搞错了吧,这明教似乎应该就是摩尼教在大唐某些地方的另外一个称乎吧,嘿嘿。”

  众人一愣,都互相点了点头,突然又再次将目光看向李泰,显然是不满他的回答!似乎他们对李泰隐瞒他们很感兴趣的武功秘籍十分得不满!

  看到一伙人都是以询问的目光看着自己,李泰顿时头皮发麻,但一看到显然是咳嗽结束了的苏珊,李泰再次毫无绅士风度地将可怜的苏珊拉下了水!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啦,只不过,上回我不是跟布兰你们说过我曾经有遇到过一个很奇怪的怪老头嘛!嘿嘿,我这些啊,都是从那个怪老头那里知道的!是他告诉我的,还有一些奇闻逸事呢!都是太有趣了!听他说,他似乎颇喜欢自己写小说,而且还起了个著作名,对了,就叫‘金庸’,不信,你们问苏珊好了!那个老头,她也碰到过!”李泰是毫无负罪感地把问题踢给了苏珊,自己大松了口气地同时大灌起茶来,心里却徇思着关于宗教战争的事……

  先不管其他,任凭苏珊暗暗恼怒地将问题解决,又气势汹汹地盯着自己,李泰却是关心起了其他问题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