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之中,李隆齐面色冷峻语气不善,跪着的荆州刺史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下。
荆州的治所就是襄阳郡的襄阳城,为了弄清楚张九龄开书院的真相,特意爆出身份让刺史来见。
荆州刺史供认不讳,如实的将事情说了出来。
李隆齐被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没想到这荆州刺史竟然这么快就招认了自己的过错。
正如传闻那样,荆州刺史为了依靠张九龄的人脉关系逼迫张九龄到荆州府任职,甚至还假借秦王的公文要挟他。这才让张九龄一气之下放出了开办书院的口风,让那些商贾们趋之若鹜。
“先回去好好反省吧。”
李隆齐一句话让荆州刺史灰溜溜的离开了,不过在他的心里还是留下了一些阴影。秦王此次来到荆州,着实像青州和徐州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来敲打官员的。只要日后小心一些,应该还是不会丢掉官帽的吧。
“子川,恐怕这次请张先生出山需要费一番周折啊。”李隆齐感慨道。
“殿下放心,张九龄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只要殿下足够降低姿态,他一定会被感动的。更何况,这一次的情况是一个误会罢了,身为丞相,他这点胸襟还是有的。”
正如李子川所说,张九龄确实是一个有胸怀的人,但也是一个倔脾气的人。
李子川并没有帮着李隆齐出谋划策来博取张九龄的谅解,而李隆齐则是像别人一样,来到了竹林茅庐前排起了队伍,而且,不允许别人代劳,而是亲自前去排队。
所有人都不知道,就在这队伍的后面,当今权倾朝野的秦王跟他们一样,承受着冬日的寒冷。
荆州再长江的边上,尤其是襄阳,冬日已至,凉风袭来便有一股潮湿的寒冷。为了让秦王能够多熬一些日子,李子川特意买来了毛毯和大衣,一层层的往李隆齐的身上盖去。
“看见了吗,那位兄台竟然是空着手来的。”
“可不是嘛,前两日他还有模有样的到茅庐前询问小书童,结果不还是灰溜溜的到这里来排队?”
等待日苦,这些人没多久就已经熟识了起来,其中还有不少人联系到了新的生意,准备安排下属前去洽谈。
唯有李隆齐,对周围人的眼光和议论不闻不见,整日闭目养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吃的东西是杨二狗派遣专人从驿馆给送过来的,菜肴平常,没有一丝的奢华。除非拉屎撒尿,李隆齐这才让人帮他站住位置前去办事,等回来之后还是亲力亲为。
一连五日,都是如此。
虽然张九龄足不出户,每年都在茅庐里烤着火看着书,但对外面的事情还是很了解的。前几天小书童突然看到了李隆齐排队的身影,就已经悄然告诉了他。但张九龄就是个倔脾气,他认为李隆齐确实是明君,所以才有这种谦卑尊敬的态度来找自己。
但是,光是几天就能让他张九龄原谅?要不是你秦王下了什么公文,都不用你请我出山,我张九龄都会亲自去见你。
误会,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却又难以化解,这其中所缺少的就是沟通。
李隆齐在这里已经排了十日,越来越少的人离开了队伍,而李隆齐距离茅庐门口也越来越近。
为了帮助李隆齐,小书童倒是机灵,告诉那些找人占位置的人,让他们速速离去,张先生要的是诚意。
于是,有将近一半的人都被小书童给哄走了。
距离茅庐只有四五丈的距离,但就是这短短的距离,在李隆齐的眼中却犹如登天。多日的苦熬让这个原本精神奕奕的秦王殿下出现了疲惫,而且精神萎靡不振。没办法,白天睡不好,晚上也睡不好。
看着秦王如此诚心,张九龄的心里也有一些心疼。但他还是在跟自己较劲,他不能服软,他一定要让秦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名声在外,秦王可以屈尊来请自己,但换了别人呢?岂不是你秦王滥用私权打压官员了吗?
别说张九龄有些心软,就连李子川都暗暗为张九龄捏了一把汗。好歹两个人是忘年交,如果张九龄做的太过分,就算秦王请他出山,这份心里上的不痛快也势必会影响张九龄的抱负和日后行事的阻碍。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李子川特意来到了小书童面前。小书童赶紧起身,很是恭敬。
“想必我那老哥哥也都知道了,秦王要是再这么熬下去,一旦熬坏了身体,对朝局可是有不小的影响啊。”李子川简单阐明,小书童立刻就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跑进茅庐,将李子川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张九龄。
这个时候张九龄才恍然大悟,自己果然是当局者迷。一旦秦王累出个什么重病,现在他远离长安,长安的局势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别忘了,当今皇帝还不是李隆齐,而是李隆裕。
不过,张九龄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也不能直接服软。
“你去将秦王请进茅庐来,就说我过两日便会回来,让他不用在外面风餐露宿了。”小书童得令之后就到外面去通知,不过他不仅仅告诉了秦王移步茅庐,更是告诉了其他人没必要再这里等,张先生谁也不见。
在一番番暗骂声中,所有人都离开了茅庐,只有秦王拖着疲惫的身体和行囊,步履艰难的向着茅庐走去。
李子川暗暗点头,觉得张九龄这算是原谅了李隆齐。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隆齐忽然倒地不起,摔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泞和灰尘。
小书童二话不说,赶紧跟着李子川将李隆齐背到了茅庐,也不管张九龄震惊和自责的神情,李子川直接就把秦王放到了他的竹床上,又是运功帮李隆齐抵御寒冷,又是让小书童倒热水热茶的忙活。
张九龄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张逸蝶最先回过神来,连忙熬制驱寒的汤药。秦王要是再这里出了什么事,别说张九龄不够砍头,甚至整个张家都会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