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象,什么是异象?
刘邦斩白蛇、三日同天、龙感而孕......自古华夏文明之中就总会有异象而出,而伴随异象被人们注意的则是贤能的诞生、智者的诞生、甚至是明君的诞生。
就在薛文远收编十万叛军的第二天,薛文远刚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一副天降异象让全长安的百姓都为之赞叹。
只见长安城的上空,闪烁着数个刺眼的光斑,这些光斑就好像随风飘舞一般,围绕着皇宫的方向久久不散。
百姓们驻足观看品头论足,对眼前的景象纷纷猜测。
有人说朝廷稳定,叛乱即将平定。也有人说当今陛下乃是千古一帝,此异象是上天垂爱,少有的安稳祥和将降临于世。但,还有人说,这是皇宫内院凤舞九天的景象,昭示着女皇陛下乃是上天之女,是真正的大统。
不过,还没等百姓们了解这异象到底意味着什么,忽然一声尖鸣从西而来。只见一个硕大的好似凤凰一样的东西飞来,很快就围绕着皇宫久久不离去。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凤舞九天女皇乃是天女的传闻才越传越远,一直传到了皱着眉头看天的李隆裕耳边。
听到小太监说出的民间传闻,李隆裕就算再没脑子也知道,这凤舞九天的奇景跟自己半点都没有关系。
而没等李隆裕琢磨接下来自己该如何解释这件事的时候,门外的太监来报,说是有数位大臣已经尽到宫中,去见女皇陛下了。
“都有谁?”李隆裕问道。
小太监连忙回答:“吏部尚书、礼部侍中、兵部侍中、户部侍中、工部尚书、钦天监的几位博士、还有翰林院的博士等等,一共有十多个人。”
“他们去干什么?”李隆裕问道。
正在这时,远在城外的薛文远见到了一人,此人身穿谨慎黑色袍子,褐发碧眼,鼻梁高挺。
“奉女皇陛下之命,奉殿前司马薛文远为大将军,即刻前往宫中领赏。另十万大军就地解散,以往之事既往不咎。”
薛文远起身之后问道:“你是天门教的人?”
传令使者点点头,用有些别扭的语调说道:“正是。大将军,还请解散军队进入宫中领赏,这十万大军自然有人分发盘缠,打发他们回家。”
薛文远一看门口正有伎俩大马车拉着硕大的箱子向这边走来,他知道,这是宫内担心他挟持大军做出什么威胁皇权的事情。这种情况自古就有,薛文远当然知道这道旨意的含义。
也不多想,薛文远便与十万叛军的几个将领交代一下就上马直奔宫中。
等到薛文远被太监领导后宫赵颜卿的门庭时,薛文远愣住了,因为,在这里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很多手握权柄甚至又几位参与到决策的同平章事头衔的重臣。
“薛将军。”赵颜卿走了过来,亲自扶起了薛文远,笑道:“薛将军此行劳苦功高,朕心里有数。故而封为大将军一职,将军可还满意?”
薛文远连忙谢恩,说道:“女皇陛下如此厚爱,文远受宠若惊。”
赵颜卿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不知今日天降异象,将军可有看见?”
薛文远不知道为什么女皇会问道这件事,但既然问出来了,就肯定有深意。
“臣愚钝。”薛文远淡淡的说道。
这时,礼部尚书陈景言站了出来,捋着自己的胡子得意的说道:“薛将军,此天之异象乃凤舞九天,更有九个奇怪五彩光斑围绕,昭示着帝国当以一女子为尊,如此才能顺天意得民心。思来想去,能有如此荣耀之人必然是女皇陛下。不知薛将军对老臣的话可否赞同?”
薛文远虽然不喜欢勾心斗角的朝堂,但陈景言的话分明是在让他选择自己的立场。赞同他的话就代表支持女皇重登帝位,在军心和民心之上再加上天意,顺理成章的完全掌控住帝国的命脉。
如果他不同意,恐怕自己定然血溅当场。
“臣忠心于帝国,万死不辞。”薛文远也含糊了一句,并没有说效忠赵颜卿,而是效忠帝国。这也算是给摆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不管谁当权,他薛文远都会尽力辅佐,以求名留青史。
不过,只要薛文远不选择与赵颜卿对立,这些人就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一直都是功劳在身,也不曾违背皇命,没什么马脚。
“爱卿,不仅如此,朕还准备让你做左羽林天威军左使,掌控一半禁军,爱卿意下如何?”
赵颜卿为了拉拢薛文远,不仅给了高官,更是给了实权。天威军一共五万人,分为左羽林天威军和右羽林天威军,其统领则是羽林天威军左右使。
这是薛文远第一次掌握如此重要的实权,心中顿时一震激荡。
“多谢女皇陛下厚爱!”薛文远说道。
“女皇陛下,薛将军刚回来,理当到陛下那里去复命。臣以为,此时正好让薛将军带着一部分人马前去,让陛下看看禁军的威风,如此陛下才能高枕无忧。”户部侍中同平章事说道。
带着兵马去见李隆裕?这哪里是去复命,分明是要逼宫!
薛文远眼神躲闪,不敢看着赵颜卿的目光。他没想到,自己刚刚回来就遇到了这种麻烦事。若是成了,他薛文远就是平步青云高枕无忧。要是败了,那便是兴兵作乱的乱臣贼子。而那个时候,赵颜卿等人只要编个借口与自己划清干系就能脱身事外。而他薛文远,只能成为一个被人利用胁迫的工具,留下骂名。
“薛将军?”赵颜卿轻轻呼唤了薛文远,薛文远立刻回过神来,只好领命。
薛文远也是颇有胆识和谋略,虽然是被赵颜卿胁迫,但如果明着抵抗的话,这些赵颜卿的党羽还指不定向他身上泼什么脏水,与其被动,不如顺势而为静观其变。他不相信整个皇帝的禁军都赵颜卿掌控住,不相信那些李姓皇族的军官会任由赵颜卿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