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倩倩娘俩是小码头大队的正式社员,平时享受大队的福利待遇。
经过了一年的大队考验,可以按照今年的股价集资入股一股。
大队直接入了她一股,今年的股价是八十一元四角,从她下年的分红中扣除。
金振海作为外来人口,也在小码头大队居住超过一年,同样是入了一股。
现在小码头大队共有社员持有五十二股份,大队持有九百四十八股份。
李石头兄妹五人也是大队户口,不过得等到明年经过考验了才能入股。
短短半年时间,李石头一个人挣了二百个工分,领取了二十块钱。
加上卖老宅子的五十块钱,还有以前积攒的零碎。
李石头手里零零散散也存有八十来块钱。
大队每月都会发粮食等物资,李大妞和李小涛转到西码头学校读二年级。
李二妞和李小妞都在本村读一年级了。
李二妞是正规军,李小妞和韩小宝属于编外人员。
林山青、陈兴邦和裴志新这三人都属于老油条,是没有工资的。
他们按照要求是得参加劳动获得相应的口粮。
上面还要求大队严格把关,一月要写一次教育总结。
不过大伙都心知肚明,每月需要写的思想汇报都写了,都是老陈他儿子陈安国代写的。
平时大队福利这三人也没有少一点,比他们在烤鸭市的生活都不差。
老陈老婆路惠清和儿子陈安国不是老油条,按社员对待,挣工分发钱。
平时也享受大队的福利待遇,一家四口生活质量杠杠的。
烤鸭市李秀琴还打电话告诉韩述苦说,她们也在活动想把陈兴邦的老油条帽子摘掉,这几年已经陆陆续续摘掉好多老油条的帽子了。
韩述苦和这三个老油条也相处了整整一年了,让韩述苦评价这三个老油条,老林有点委屈了。
这就是一位真正的杏林高手,秉承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为方圆社员们诊医治病,要不是韩永秀整天监督着荆红梅收费,老林都不打算收取药费。
老林完全是被小人陷害了,当然这时代提倡发扬风格,你攥着祖传秘籍不外露,是敝帚自珍,是不愿意让更多的阶级弟兄治好病,是破坏大好安定团结局面。
这帽子扣的老林都承受不住,太重了!
老裴和老陈打成老油条一点都不亏他俩,就那股子傲劲,韩述苦都不待见他俩,整天一副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清高样,让他俩去放羊晒盐一点都不冤枉。
这两个货色还需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自从上次韩述苦分别给两人都露了一手,骨子里的那种看不起农民的小心思收敛了好多。
没办法,这沙土窝里出了个妖孽,真TM的日了怪了!
对于机械设计,这妖孽随便画个图,老裴都得研究一个月。
这妖孽随便抛出个名词,说出一个经济现象,老陈都得思考好久。
更苦恼的是这沙土窝连本可以读的专业书籍都没有,全村带字的只有学生的课本和报纸,想参考一下都没有书籍。
韩述苦暗自发笑,他家里有好多有关机械、经济的书籍,都还没有拆包呢!
就是不给恁俩看,急死你,还想让我拜师学艺,然后吃孝敬,想屁吃呢!
韩述苦鼓励他俩把精力都放到扫盲班和速成班识字上,哪有那国际时间和他俩讨论什么力矩了,罗斯福新政了。
一年级正式上课后,韩述苦把三人的分工进行了调整。
老裴负责教授数学,老陈负责语文,苏倩倩负责音乐、美术、舞蹈。
陈安国客串体育课,毕竟这小子经过大城市正规的学校教育,体育课堂上的队列队形还是专业的。
本来让陈安国负责一年级教学是最佳人选,可韩述苦看不得老裴、老陈整天游手好闲。
再有一个因素是韩述苦内心深处也没有把这十多个小朋友当成天才培养。
在他的认知中,是天才的自动能脱颖而出,不是天才的完成中小学教育,加入到小码头建设当中即可。
韩述苦是资深教育者,对教育有着深刻的认知。
天赋异禀的孩子,不会耽误,没那个头脑的,就不浪费那个精力和时间了。
所以说,这十多个小朋友按部就班成长就中!
过年期间,全村传着一个新闻,韩永昌和韩永秀一人买了一块手表。
这是全村第二第三块手表,第一块是韩述苦购买的,他实在不习惯没有时间的日子,就在红焖百货大楼里买了一块手表。
这块手表让韩永昌和韩永秀眼馋好久了,奈何实力不允许,他俩只能低调了。
今年分红和工分钱分了后,这一连三年分的钱,家家户户也有好几百了,像韩述苦大大爷家这种大家庭都上千了。
今年过年俩老小子偷偷商量好到百货大楼一人买了一块外滩手表。
这都是韩述苦这几年积攒的各种票证,都是从周安林手里弄到手的,到年根前让社员们兑换票证,好方便购买一些家庭必需品。
其实他们手里还有自行车票呢,只是不能一下子买两大件,实力不允许啊,只好先紧着更需要的购买了。
他俩显摆过后,刘兰英也到百货大楼买了一块梅花手表。
本来她没有想要买的意思,奈何她婆婆李梅花逼着她买,还说都是大队主要干部,不能让这两个老菜帮子比下去。
把韩思有和韩述平羡慕嫉妒的眼都红了。
韩思有是一大家子,上有爹娘下有四个弟弟妹妹,中间自己还生有一窝三个,最大的才十来岁。
他家是东头的,开春就能搬家了,一搬家就是分家,两个大妹妹都出嫁了,还有个十八岁的弟弟和一个小妹妹没有办事儿。
他自己提出只要两口子的工分钱,其余钱都不要了,将来给弟弟娶媳妇用。
当时他家入了两股,这次分家爹娘给了他一股,现在他根本不敢乱花钱。
韩述平同样是这种情况,马上就要分家单过了。
韩述苦他大大是不偏不向,让三个小家把各自的工分钱带走,还给了一家一股。
其余粮食啥的也是都有,不会让饿肚子,但想把这三年分红钱给他们,那是想瞎了眼。
老太太听从韩述苦的话,手里握着三股不再分了,紧紧攥在自己手里呢。
正月初十,天气尽管还是阴冷,早晚有点上冻,白天日头一出来,温度很快就能上升到好几度。
所有人员都来上班了。人工湖建设已经进入尾声,都是一些磨磨蹭蹭的细活,用不了多少人。
大队院西边的四合院已经建好二十八座,还有二十座正在开建。
大队院对面的韩思清一家都搬迁到新居了,他家旧居已经拆迁完毕。
韩述苦规划在大队院对面建造一座学校,包括育红班和小学一体化。
占地二千平米,盖一排堂屋十六间,教室都是两间屋子,一共有六个教室,还有一个三间大教室,余下一间屋子当教师的办公室。
小码头大队的人口体量,这些教室足够孩子们用了。
就是将来孩子多了,教室不够用了,还可以在东西两边盖房子。
堂屋前面全部青砖墁地,当成操场。
操场上铺草坪暂时就不要想了,让吴老三做一些单双杠,爬梯,乒乓球台等简单的娱乐项目。
又到植树季节了,韩述苦培育的果树苗才二十公分高,这还是空间里面作弊的结果,要不然一年时间能出地皮都不错了。
韩述苦目前很纠结,要是栽种这些树苗吧,这些小苗光浇水管理就要花费好多功夫,现在在一块育苗生长管理非常方便,等过两年树苗大了再移栽也不迟。
可小丢圪垱面积太大,一季植树季节栽种两千亩都是极限了,两千亩要栽种二十多万株树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和时间。
现在还有一万三千亩沙岗需要栽种树苗,得七八年时间才能全部种植完成。
这时间有点太长了,韩述苦不想等待这么长时间。
那就今年栽种吧,树苗小就小了,反正在哪都是生长,先栽种两千亩再说。
韩述苦继续找毛光明商量,用他们大队的社员,还是从东边开始栽种。
这次还是四百名社员栽种两千亩小树苗,韩述苦调派人手开始从育苗地挖树苗拉到小丢圪垱东边,紧挨着去年种植的树木开始栽种。
这次树苗太小,挖的树坑就小好多,省了好多人力。
小丢圪垱上的树苗全靠浇水才能存活。
小丢圪垱已经上升到林场了,韩思清作为林场场长,和同伴们找吴老三加工了五个木制水箱,正好能卡在平车上,一次能装一千升水。
毛驴拉着一车水能一次浇一百棵树苗。
随着种植树木的面积扩大,他们已经不满足一次拉一千升水了,又让吴老三做了五个能装四千升水的水箱,固定在汽马车上,用汽马车拉水,一次能浇四百棵树苗。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又有两千亩沙岗种植了果树苗,只是树苗实在是太小了,躲在树坑里还没有露出地面,这两千亩全部栽种的是山楂树苗。
用韩述苦的话“慢慢长呗,又不急着吃,只要能茁壮成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