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崇拜李世民,学习李世民
入夜。
大唐。
结束了白天的宴会,李世民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寝宫。
长孙皇后最是贤惠,早已经替他准备好了安神茶膳。
一进门,又替他脱下笨重的衣锦。
“陛下,今天宴会举行的怎么样……可还顺利吗?”
长孙皇后扶李世民坐在躺椅上,柔声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长舒了一口气。
“那可不,整个宴会非常顺利。”
李世民笑着答道。
紧接着,李世民又给她说起天幕一事。
“你可不知道,那天幕中说啊,朕除了是千古一帝,你猜怎么着?”
李世民故意卖起了关子。
惹得长孙皇后手上的力道,都负气般加重了几分。
“那天幕上说啊,朕还是什么亚洲洲长,东半球话事人……哈哈哈,还有个什么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
李世民眉飞色舞的说着。
“这样说来,那陛下这个千古一帝,岂不是要比秦皇汉武强多了。”
长孙皇后笑着道,手上的力道也随即恢复了正常。
这话李世民显得非常受用。
“哈哈哈,那是自然,上天就是这个意思!”
“皇后啊,朕既然功盖秦皇汉武,除了老百姓要知道外,更应该让皇天后土,列祖列宗一并知晓。”
李世民正了正神,后又略带些认真的看向长孙皇后。
后者脸色微微一怔。
似是想到了什么。
“难道陛下是想……”
“没错,朕就是要前往泰山封禅,从此我大唐盛世,不仅天下人皆知,就连皇天后土,前人祖宗,也要知晓。”
李世民站起身来,颇有些慷慨激昂。
这次长孙皇后却没有如他所想般顺从。
“怎么,皇后你是觉得朕,还不够资格吗?”
李世民觉察到了长孙皇后的异样。
“臣妾倒不是说陛下没有资格。”
“不过臣妾倒想考考陛下。”
李世民闻言,嘴角上扬,等待着出题。
“陛下,封禅之前,你可知道你的功,有多高?”
“陛下你的德行,又有多厚?”
“贞观治下的百姓,粮仓有多少石粮食,他们又是否真的彻底安定下来了?”
“再有,四夷外邦,有多少是真正的臣服于大唐,又有多少只是臣服于现在的李世民陛下?”
长孙皇后一连发问。
李世民的脸上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想过一会儿,似要开口,却又无法组织起语言。
两人就这样沉默了许久。
“皇后,你不同意封禅。”
“是觉得朕的功不够高,德不够厚,天下不安定,四夷不宾服,五谷不够丰登,福瑞未至??”
李世民躺倒在椅子上。
有些头疼。
长孙皇后先是轻笑,而后开口道。
“陛下如何认为,那就是如何。”
呼~
李世民重重的吐出一口,挤压在胸口的酒气。
“朕明白了。”
李世民脱掉鞋子,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水桶中。
“东边不是还有一个高句丽嘛,听说最近跳的很凶。”
“明日朕就派大军,看看四海之内……还有哪个不服的!”
……
唐朝末年。
朱温一听到唐太宗李世民竟然上了千古一帝的榜单。
心中对取代大唐的欲望更加强烈起来。
他想着,要是自己能亲手灭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大唐天下。
说不定,他就能从剩下的两个千古一帝名额中,拥有一席之地。
其惊天伟业,必然也会在史书当中,赋予浓墨重彩。
说干就干!
不久之后,朱温在唐末一众乱臣贼子的拥护下。
从昭宣帝手中夺过传国玉玺,穿上龙袍,以大梁为国号,改元开平。
然而令朱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他取代唐朝所建立的后梁,并没有在唐末掀起太大的水花。
都没人正眼瞧过他。
反而使的谁也不服谁的各镇节度使,纷纷自立为帝,称霸一方。
华夏大地,由此也开启了五代十国这个恢宏浩大的割据乱世。
……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在天幕下举着酒杯,对着天上敬了一杯。
对于李世民,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心里也觉得,人家确实牛逼。
与此同时。
已经继位的赵光义同样也在天幕下,举着酒杯。
只不过当他听到玄武门皇位继承法创始人这句话时。
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一位亲切的故人。
那是他的哥哥。
“哥,你在那边还好吗?”
“兄终弟及这事儿闹得……我挺对不起侄儿的……”
心里想到这些,赵光义不由得悲从中来。
“哥,弟弟自从做接了你的班儿,当了皇帝。”
“先后收服吴越、闽国,亲征北汉,北伐契丹,大败辽军。”
“扩大科举,寒门得以入仕。”
“改革言路,从善如流。”
……
赵光义一一列举着自己的执政功绩。
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后。
他抬头看着天幕。
“朕……能算是千古一帝吗?”
赵光义喃喃道。
“哥,你说……朕能走到对岸吗?”
四下,却没有人回答。
……
南宋陷入了集体沉默当中。
稍有些作为的宋孝宗赵昚也想借着机会,在天幕下自恋表白一番。
但突然有飞马来报。
隆兴北伐,再次失利。
宋孝宗面如死灰,酒杯重重的掉落在地上。
……
元朝。
原本一直静观其变的忽必烈也开始有些着急了。
按理来说。
就算是老天爷看不起他们蒙古人。
把他们刻意往后排,那也总该在前三位千古一帝的揭晓时候,就出现啊。
这眼下就还剩两个名额了,还不见动静。
想不通,着实想不通。
……
大明。
洪武一朝。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起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
静静的观看着天幕。
“哎呀,李世民可是咱的偶像呐。”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大妹子,你说说,咱跟这李世民像不像,啊?像不像,哈哈哈!”
朱元璋一句接一句的说着。
“瞧你那个高兴劲儿,千古一帝这种美事儿又没有轮到你。”
马皇后故作数落般,戳着朱元璋的心窝子。
“这事儿反正咱老朱是不感兴趣的,咱只是像优秀者学习而已”
“你看人家击突厥,攻吐谷浑……跟咱打元庭,奠定一番旷世伟业,那还不是一个道理。”
朱元璋讪讪一笑。
“哦对了,不光咱要崇拜他,学习他的文治武功。”
“还要标儿,乃至是后世之君,也要跟着学。”
“这样才能确保咱的大明天下,平稳长久啊。”
老朱说到这里。
脑海里忽然想起,太子朱标似乎还真是个偏科生。
说他文治方面还行,可武功就有点太差强人意了……
嘶~
遂深呼吸了一番。
该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