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韵斋外,贾璎与邱之陶告辞,他今天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只是刚拐过街角,却又看到邱之陶装作一脸惊讶的样子,从对面走过来。
邱之陶看到贾璎,几步便赶了上来,大叫道:“贾兄弟,真是好巧,又遇见了,你这是要去…?”
贾璎嘴角微抽,心道果真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这家伙今天怕是要赖上了。
只好按下性子,拱手一礼道:“邱公子,在下要回家了。”
却不想这邱之陶根本不和他生分,带着身后几个随从,笑道:“正好我今日也无事,不如去贾兄家讨杯茶水,顺便去认个门,往后也好多多交流。”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贾璎还能怎么办,只得点头应下。
不过又补充道:“我还要到前街的王记铁匠铺一趟。”
“没关系,贾兄忙你的就是,要是有东西要搬回府上,只管让这几个小厮搬就成了,不用客气的。”邱之陶笑呵呵说着,身后的下人也是一脸讨好地点头。
反正也是债多了不愁,想明白的贾璎当先迈开了步子。
两人并肩往前走着,邱之陶不时询问一些「三国演义」里的疑问,让贾璎解答。
耳边听着邱之陶嘴里根本停不下来的问题,贾璎恍惚间感觉自己又成了学校里那心累的老师。
而看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茶楼墙壁后面露出的一双眸子,闪过一抹了然之色,脸上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
“呸,贴的好烧饼,一个卖屁股的,我还以为多厉害呢!等着瞧吧!”
这人咬牙切齿地说着,随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又是嘿嘿怪笑起来。
…………
贾璎来到铁匠铺,看到伙计已经把自己要求的东西搬了出来,看样式和自己以前用的相差不大,心道:屋里总算可以暖和了。
他转过身来,向邱之陶拱手道:“麻烦邱公子让他们把这两个搬回去了。”
邱之陶无所谓地摆摆手,吩咐身后的小厮们干活,他自己却是好奇地打量眼前这两个铁家伙,只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心中不由得暗自猜测起来。
贾璎拿出碎银递给掌柜后,饶有兴致的看掌柜剪下部分来,放在戥子上称重,最后说道:“两件东西一共是十二两四钱,您给了十两定金,再收三两银子,找六钱,客人收好。”
将钱放回袖兜,贾璎带着邱之陶和后面抬着东西的小厮往家而去。
临到家前,一路按捺不住的邱之陶终于是开口问道:“这两个什么玩意儿?你铸来做什么的?”
“不过是火炉罢了,取暖用的,另一个是做煤球的。”
听到是取暖用的,邱之陶脸上的好奇顿时散去,方不再追问。
堂屋中,两人在厅内尴尬地坐了一会儿,邱之陶便起身告辞了。
毕竟两人也只是初识,不知对方喜好聊些什么。
邱之陶熟悉的事物,对于才来这个世界不到半月的贾璎来说,是真不太了解,属实接不上话。
要聊当下流行的话本,贾璎也没看过;聊书院,对于贾璎来说还有些早,他连县试还没参加过,要考也要到明年二月。
聊些政事见闻,那就有些交浅言深了。
两人看着关系好,也只是因为邱之陶有些自来熟罢了,但两人心里都自有分寸。
只是邱之陶临出门前说几天后就把推荐信给他送来,还催促贾璎早些把三国演义的话本写出来。
…………
宁国府东角门,一道人影在来回踱着步子,似乎是犹豫着什么,好一会儿,终于引起门口那几个无事可做,闲坐聊天的门子的注意。
其中一个年长的门子,仔细打量那人一番,问道:“可是璜大奶奶家的侄儿金荣?”
那人面露欣喜,应道:“是…是我。”
门子又问:“站这做甚?可是有事寻小蓉大爷?”
金荣忙摆手:“不是不是,我找喜大爷。”
听金荣找珍老爷的小厮,门子随口回道:“喜儿和寿儿两个今天跟着老爷在逗蜂轩里玩乐呢,你先随我进来吧。”
金荣被引着来到逗蜂轩外。虽说是冬日,可这逗蜂轩周围的园林景致也是极好。
金荣站在门外看着那精致绝伦的亭台楼阁、假山石桥,一时发愣之际,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在耳畔响起。
“金荣,你找我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