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定心丸药
按照朝廷规定,酒的买卖只能使用交子,不能用银子。赵籍想看看这个酒坊是否严格执行朝廷的政令。
酒保带着几分难为的语气说道:“这个……恐怕不行。”
赵籍语气诚恳道:“舅父特别爱喝酒。但朝廷的交子十分紧俏,而家中仅有交子已经用完。所幸的是,还有几两碎银子。我看不如这样,我多出一两银子买你的酒,如何?”
酒保道:“这个需要请示掌柜的!我只是一个伙计,做不了主。”
正好酒坊的掌柜经过,问道:“发生何事?”
酒保在掌柜的耳边小声言语几句,然后掌柜的对赵籍笑道:“公子,咱们里面谈。”
赵籍随酒坊掌柜进入后院,问道:“掌柜的,明人不说暗话。我多出一两银子买你的酒,怎么样?”
掌柜的说道:“我看公子一片孝心,今日便成全公子。不过,公子千万不能对外人说。”
赵籍道:“这个自然!”
赵籍将三两碎银子给了掌柜的。掌柜的和赵籍再次来到酒坊的前面。
掌柜的对酒保道:“这位公子已经给了我两贯钱,把两坛好酒拿给这位公子。”
林冲和王进,两人各自抱着一坛酒,随赵籍离开了酒坊。
走出酒坊,赵籍抬头看了看酒坊的匾额,只见上面写有三个字:“醉香坊”。
赵籍暗道:“醉香坊,朕记住了。酒坊名称不错,只是可惜了。”
两日之后,巡查部查封了以“醉香坊”为首的一大批酒坊,理由是违反朝廷政令,私自使用银两交易。
当巡查部尚书刘仲礼退出垂拱殿外,内侍领着兵部侍郎郭自儒进殿。
郭自儒战战兢兢道:“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郭自儒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前段时间,他投靠了睦王。在拥立新君的问题上,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皇子赵桓,支持睦王赵偲。郭自儒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皇帝今日召见他就是秋后算账。这时候,他的身体难免有点发颤。
赵籍笑道:“免礼!郭卿的身体,似乎有点发抖。”
郭自儒只好找借口说道:“昨夜微臣偶感风寒,所以有些身体不适。”
赵籍关切道:“原来如此!郭卿乃是朝廷栋梁,等会儿朕让太医安道全给你瞧瞧病。”
郭自儒道:“微臣只是偶感风寒而已,无须惊动太医。休息一两日便痊愈了。”
赵籍又道:“其实,郭卿患的是心病。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医。今日,朕送郭卿一颗定心丸。你投靠睦王的事情,朕并不打算追究。在众皇子年幼之际,假如朕驾崩的话,睦王的确是皇帝的最好人选。”
郭自儒擦拭了脸上的汗珠,连忙说道:“多谢陛下宽恕。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尽忠。”
赵籍道:“据朕了解,兵部尚书年老体弱,并没有来到燕京,而是留在东京。而你身为兵部侍郎,正逢壮年,又有才干,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也很正常。现在,朕给你个机会,出使西夏,让西夏向我朝俯首称臣,每年进贡岁币。等你凯旋归来,朕提拔你为兵部尚书。”
郭自儒道:“陛下,西夏国主已经向大宋称臣。”
赵籍说道:“那只是表面称臣而已。朕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俯首称臣。现在,我朝每年还给西夏岁币。具体为银七万两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一想到大宋的民脂民膏白白送给西夏人,朕就痛心疾首。所以,朕派你出使西夏,让西夏向大宋年年进贡。西夏人答应还好,若是不答应,朕派大军屠了兴庆府。”
郭自儒小心翼翼问道:“不知陛下让西夏人进贡多少岁币?”
所谓的岁币指的是一定数量的财物,并非专指银两,还可以是类似马匹、茶叶、丝绸等实物。
赵籍想了半晌说道:“西夏比辽国弱小许多,那就进贡辽国一半的岁币。银十五万两,马两千五百匹。另外,西夏还需要进贡一些特产。据说,西夏盐州一带所产的青盐,价低而质优,经常向我朝走私。不如这样,让西夏每年进贡三万斤青盐。另外,朕还听说,西夏每年向辽国进贡沙狐皮一千张。沙狐皮制作的衣服特别暖和。这样,让西夏进贡我朝同样的数量。好了,就这些吧!这些岁币是朝廷的底线,若是郭卿有三寸不烂之舌,能多要回一些岁币。朕大大有赏。”
郭自儒忧心忡忡,暗道:“西夏人能答应给这么多岁币吗?这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没等我要了他们的老命,他们肯定先要了我的小命。”
赵籍似乎看出了郭自儒的担心,又道:“郭卿放心出使西夏。朕已将一万天武军派到宋辽边境。更何况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倘若郭卿连这份胆量也没有,朕换人便是。”
富贵险中求,郭自儒连忙表态道:“微臣愿意出使西夏!”
郭自儒是兵部侍郎,曾经陪同赵籍去过天武军的军营,实地观看过天武军的军事演练。当时步兵、炮兵、骑兵、空军多兵种联合作战,堪称天下无敌。后来,天武军参加了真定府之战,幽州之战,结果都是大捷。想到这儿,郭自儒有了几分自信。
两日之后,郭自儒带领三十余人的使团出使西夏。郭自儒是正使,花荣为副使。花荣曾多次立功,赵籍有心提拔花荣,所以让他担任副使。等他回来之日,便是高官厚禄。
郭自儒出使西夏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耳中。夏主李乾顺急忙召见国相嵬名保忠商议对策。
夏主李乾顺焦虑道:“国相,还有三五天,宋使郭自儒一行便来到我大夏都城兴庆府。而且两个月前,十万西军已经从宋辽前线回防。半个月前,一万武装精良的天武军也来到了辽夏边境。”
国相嵬名保忠道:“宋人的西军和我们交战多年,互有胜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武军。据探马回报,天武军有一种火器,名曰火枪。他们的士兵个个拿着火枪,辽军还未靠近,已经死伤大半。天武军还有一种攻城利器,名曰火炮。火炮一响,震耳欲聋,天崩地裂。辽人坚固厚重的城墙,曾被宋军炸开!”
夏主李乾顺问道:“国相,倘若宋军来袭,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