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第一步,储存足够的粮食
虽说大秦百姓已经丰衣足食,但是大秦的发展绝对不会就此停下。
人不可以没有追求,国家也是。
现在大秦已经来到了突破瓶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
但这也只是到了时候而已,大秦还需要拥有相对应的实力才行。
而这恰恰也是张策最担忧的事,只不过官员及百姓们根本就不会考虑到。
在众人的疑惑中,张策取出一张自己制作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张策改革之前,每一年粮食的产量都不高。
而在张策提出改革,并且命科学院开发出新种子后,产量终于开始上涨。
只不过在这三年来,产量仿佛达到了极限,维持在一定水平,并没有继续上升。
经过张策的解说,现场的官员们可算清楚张策想要说什么了。
那便是这几年来,大秦的农作物产量已经没有提升的空间。
按道理来说,这件事情是绝不可能的。
毕竟大秦现如今的农耕机械越来越普遍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着。
最重要的是,大秦近年来并没有任何征兵,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不断上涨。
可事实并非如此。
要是张策并没有这张统计图的话,兴许他们的感受也不会那么的深刻。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大秦如今的农作物产量有多少,那往后每一年都是这么多,日子再好也只能达到这种程度。
现在,大秦依旧在不停的发展着,如果后续因为粮食的缺失而导致发展停止,那是非常不利的。
此时此刻,官员们终于知道张策为何会那么担忧了。
这件事情不仅事关重大,而且还非常难处理。
毕竟大秦的疆域也才那么多土地,再多的也拿不出来了。
“这件事情,你们都意识到有多么的严重了吗?”
张策开口询问道,场下的大臣都纷纷点头,完全明白了张策更深的意思。
既然产量已经达到一定限度,无法继续提升了,那唯一的办法便是去抢别国的了。
张策既然已经把这个问题说了出来,那么心中必然是有了计划。
对于他们的皇帝,这群官员们都很了解。
为此,一名官员立刻便忍不住询问应该要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
张策缓缓扫视了一圈在场众人,这才开口道。
“我们大秦的船队现如今已经围绕世界转了一圈了在这一过程之中,还发现了许多物产充裕的地方……”
这种地方,完全能够为我们大秦提供丰富的物资储备。
可问题也随时而来,这些地方距离大秦实在太遥远了,如果长途运输的话对大秦是非常不利的。
为此,最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地方全部都打下来,让他们成为大秦疆域的其中一个板块。
如今大秦可谓是兵甲充足,在此刻派兵出击,当然是极好的选择。
可问题是,远离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去到遥远的海域中抢夺地盘,这是他们以前从来未曾尝试过的。
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士兵对海洋都一无所知,这也是一项极其巨大的挑战。
大臣们现在最担忧的是,外面的这些国家战力究竟如何?
大秦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劳神费力的,假如没办法打赢这场战争,那岂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另外一个就是,既然大秦都能发现这些国家,那么这些国家是否又能反过来发现大秦并且派兵来攻打大秦呢?
官员们谁都不知道答案。
虽然官员们不知道这些答案,但是张策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现如今的他等同于拥有了上帝视角,对于外面的这些势力非常清楚,谁让他是一名穿越者呢。
在这个时间,无论是什么地方,发展水平都不高。
能够引起大秦重视的,顶多只有那几个罢了。
而且在张策的帮助下,大秦的发展早就远超越这些国家了。
仅仅是从武器方面来说,大秦都能甩他们好几条街了。
即便是与罗马开战,张策都有信心在短时间内便将其击溃。
相同的,其他的国家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区别,这一点张策非常有信心。
仅仅谈论战斗力的话,大秦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尽管张策知道这些,但是他也不会直接告诉现场的这些官员们的。
而且战争是需要消耗的。
仅仅是去征战路途上的这些消耗,或许都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目。
如此遥远的距离,单论如何运送补给更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当下张策将这一系列的问题说出来,并不是说立刻就要出击了,仅仅是为了给他们做个提醒。
毕竟这一日迟早会来临的,早做打算早行动。
目前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战争所需要的粮食都储备起来,确保后勤稳定。
毕竟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如果后勤断了的话,那肯定是会出大问题的。
至于这些官员们担心其他国家实力更强的问题,张策只是告诉他们不必担忧。
毕竟如果他们真的足够强大的话,兴许早就发现了大秦的存在,并且派兵前来攻打。
而不是等着大秦去发现他们的存在。
听到张策的这一番话,现场的大臣们还是比较认同的。
紧接着,张策又告诉这群大臣们之所以把这件事提出来,也只是想他们谨记于心,并且提前做好准备罢了。
此时此刻,官员们不由得连连点头,夸赞张策远谋高虑。
结束早朝,张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计划要在三年时间里将这件事准备好,将粮食的数目屯够。
毕竟他们这一次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很多。
不仅如此,他还要做出更加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