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

第183章 人心是盲目无知的产物。

  离开汉中的路上。

  荀坚向关羽问道:

  “云长兄长。”

  “对于如此收服张鲁,你有什么看法呢?”

  心理学是不会的。

  但只要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荀坚就可以知道你是煞笔,还是人才了。

  “韧之,你怎么做自然有你的考量。”

  “某对你很是服气。”

  “在智谋上,某深知不如你远矣。”

  关羽十分坦诚。

  他不知道荀坚为什么这样做,但荀坚的为人智谋深得关羽之心,于是他选择无条件相信荀坚。

  “哈哈哈。”

  “兄长你啊。”

  “其实对于张鲁我们也只是简单认识一番罢了,如果有一天我败亡了,他未必是忠臣。”

  “可如果我能突出,甚至统一北方。”

  “那么张鲁对于我南下统一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所以啊,张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是在于我们有多少智慧与本事的!”

  对于关羽的态度,荀坚还是很喜欢的。

  他并不讨厌愚蠢,事实上大家一开始都是生而无知的,怕就怕许多煞笔自己不知道还喜欢逞能,自己不行还喜欢当领导。

  这种煞笔才最让人厌恶与唾弃啊!

  “韧之,我们抓紧回吧。”

  “早些到北方,也早些可以见到师傅(皇甫嵩)。”

  对于关羽冷不丁来的一句话,荀坚摇头失笑。

  难怪关羽这几天总有些心不在焉呢!

  敢情一直在想皇甫嵩啊!

  “兄长。”

  “我的好兄长哟。”

  “你这拜师都没有几天呢!”

  “怎么就这么牵挂师父了?”

  “师父他老人家对你都没有这么上心勒!”

  关羽终究是有自己的阶级局限的。

  一个平头老百姓,突然可以拜一个将门世家、拜一个有头有脸的大将军为师,他能不兴奋、不开心、不欣喜若狂吗?

  可这样怎么行呢?

  皇甫嵩可是心系汉庭的,关羽对皇甫嵩如此上心,以后皇甫嵩要与自己为难,关羽如何抉择呢?

  “嘿嘿嘿~”

  “某这不是想多学些本领吗?”

  关羽也被荀坚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关羽看不上趋炎附势之辈!

  这一点必然要说明,要是他皇甫嵩真看不清他关羽,那他关羽还看不起皇甫嵩勒。

  “嗯。”

  “兄长。”

  “你有这个觉悟就好啊。”

  “我尊重师父皇甫嵩,是因为我尊重万物,尊重每一个人(煞笔例外)。”

  “而绝不是因为皇甫嵩的身份。”

  “要让我敬重皇甫嵩,那么必然是他这个人怎么样。”

  “夫子、师父?”

  “孔圣人是一个不错的导师。”

  “商鞅也是。”

  “从他们身上、他们的著作中,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这个世界还有人,明白什么是美好与文明。”

  “至于其他,不都是普通人吗?”

  “自己的三观、思想意识都有大问题勒。”

  “对于他们教书育人,只能说大多数人都这样,没得选罢了。”

  “兄长。”

  “我们要促进人族文明的又一次进步,要教化大家都成为智慧、美好、文明与社会性的人啊!”

  关羽闻言,认真的点点头。

  他重新意识到真正能教他很多知识以及能一直帮助并且正在帮助他的人就是眼前这个小子(荀坚)。

  无论怎么讲,都不能因为他人而与荀坚为难。

  某关羽应该无条件的站在荀坚的一边。

  然对于关羽的点头,荀坚也是有些无奈。

  我把你当自己人,好生待你,可突然有一个叼毛对你好了一下,你就跟别人暧昧不清,要跟着别人跑了。

  如此之人,该杀!

  但显然关羽已经醒悟过来,荀坚也就不在意了。

  盲目的人心果然易变啊!!!

  立场怎么能随意动摇呢?

  看着关羽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人不就更不堪了?

  荀坚的心情开始惆怅起来。

  他在想未来他们这一代人在致力于解决阶级问题,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人人如龙。

  可是下一代,下下一代人呢?

  他荀坚也不是神仙,一代人只能管一代人的事情的。

  或许其实还是要用阶级分析法来看这一切的。

  新的政权建立,三代以后的人。

  那么许多统治阶级的新一代,他们往往就会有“何不食肉靡”的疑问。

  煞笔都是很难脱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生存环境的。

  也因此,到了三代以后的这些人。

  而到了这个时候。

  而如此情况下。

  这也正如眼下的大汉一样!

  大家对大汉的归属感已经很薄弱了。

  而这也是属国南匈奴能趁机叛乱,深入中原腹地劫掠,就连大儒蔡邕的女儿大才女蔡琰也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并且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生下两个孩子的缘故啊!

  大家都忙着各自争斗,就连匈奴也不管了。

  直到曹操统一北方,才将蔡琰用重金赎回。

  这都是会变化的。

  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天下大乱,百姓们流离失所。”

  “社会资源重新调整,大家许多人都开始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

  “那么这样的一代人还是没有阶级的。”

  “顶多大家都有阶级心理。”

  “但三代以后开始可能就有阶级了。”

  “有太多的人出生就已经是天与地的区别了,而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更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了。”

  “云长兄长。”

  “有时候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总是极个别的人特别突出,能认清这个世界还有人。”

  “但许多人呢?是井底之蛙,是盲目的动物!”

  “何以至此呢?”

  “我莫非真是天选之人不成?”

  “这是没有的。”

  “我只是侥幸认清了这个世界还有人,懂得了文明与人族的美好未来罢了。”

  关羽闻言,再一次认真的点点头。

  其实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些争天下的人还是有阶级的,但就是说大多数百姓们之间因为遭遇这许多的天灾人祸,他们许多都是从一穷二白开始,整个国度也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他们是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剥削、压迫的阶级关系的。

  但以人心(阶级心理及其他各种小心思)来看,这些人际关系很快就会形成了。

  人心不改变,这一切就永远都不会改变!

  而人心是盲目无知的产物!

  所以谁坐上那至高的位置啊!都必然需要面对与挑战人心(盲目无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