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

第180章 汉中张鲁。

  荀坚亲自领军,往汉中而去。

  南方人烟稀少,但也因此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绿植。

  不生活在这种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不会深刻的感受到人为什么是动物、是大自然中十分朴素的一员。

  “云长兄长。”

  “相比于北方,这里植被茂盛,是真的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咯。”

  “将来可以多将一些人口往南方迁移。”

  “如此北方的环境压力也小一些。”

  北方大乱,各种大山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

  其中植被或被人拿来当柴火了,或被饥民连根带草都吃光了。

  而当植被覆盖率下降,那么水土流失也就加重了。

  洪涝或干旱灾害都会变得十分频繁!

  而这也才是当时北方真正的场景。

  人作为动物,尤其还是盲目的状态。

  真的极容易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环境与共同的美好的未来。

  所以也才是需要有大智慧、大文明的人来引领生产生活。

  所以政策从来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必须要根据大家的情况与环境的变化,时常作出调整。

  于是荀坚在看到南北方如此差异的时候才会忍不住多次感慨。

  而三千骑兵奔跑起来更是给人一种浩浩荡荡的气势,若两军交战,这三千骑兵足以战胜五万步卒了。

  当然,是身经百战之士则另当别论。

  但若对付这些黄巾匪却绰绰有余!

  行至汉中境内。

  斥候率先被派遣了出去,到处探明情况。

  “韧之。”

  “你不是说要光明正大的进入汉中,与这五斗米教的天师谈谈吗?”

  “怎么还多此一举呢?”

  看着荀坚派出大量的斥候去各处打探消息,关羽多了些疑惑。

  既不作战,何必如此劳累下面的士卒呢?

  “兄长。”

  “一个人之所以聪明,无非是了解的事物比较广泛,掌握的信息更加充足罢了。”

  “虽没有要打这张鲁的意思,但这不妨碍我们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而了解汉中的民生民情也十分重要。”

  “不要小看了这张鲁,他若不死,未来汉中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关羽闻言,认真的点点头。

  这五斗米教情报上是有相关介绍的。

  张鲁乃是张道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在当地影响颇广。

  最重要的还是荀坚说得对,唯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等待了半日之久,各路斥候回来的七七八八了。

  同时荀坚得了信息后,对这张鲁也就更感兴趣了。

  “张鲁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犯)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

  “倒也有些仁义。”

  “如此黄巾造反,天下大乱。”

  “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虽装神弄鬼却也是出于好心。”

  “这些盲目的人们,多拿抢拿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如此用鬼神吓唬他们,也算他张鲁的本事喔。”

  “哈哈哈。”

  荀坚开怀大笑。

  只觉得这张鲁也是一个人才,用这样的方法来规范无知百姓的行为。

  然却也出奇的有效果!

  妙得很啊!

  关羽听闻了张鲁的事迹后,也是开怀大笑。

  他觉得张鲁也是一个妙人,如果此人为官,不说造福一方吧,至少也不会成为祸害。

  只不过相比于荀坚来说,张鲁多少就有些牛鬼蛇神的意味了!

  而靠牛鬼蛇神来治民,那么百姓们终究还是处于愚昧的状态。

  其中不知道还会发生多少残酷的事情呢!

  昔日己吾县的桃花坞发生的事情,仍然令人难忘。

  这在本质上还是很容易发生利用他人的无知,欺骗欺辱他人的恶事来!

  “走。”

  “兄长。”

  “我们去会会这个张鲁。”

  这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奔入了汉中,而进入此地,张鲁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相应的信息。

  “此子先破波才,如今又杀张曼成。当真勇武难敌,听闻他还是颖川荀氏后辈,如此才俊,将来定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我有心降于这位荀将军!”

  “诸位以为如何?”

  张鲁也是幕强之人。

  历史上他曾说过“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话。

  后来刘备哪怕汉中之战胜利了,十万户人家也早被张鲁迁往北方了。

  汉中不过空有地,而无人罢。

  争地损人,最后不过人地皆失。

  “可。”

  “如今大贤良师只怕凶多吉少了,早日归顺朝廷也可自保啊。”

  场中竟无一人反对。

  见此,张鲁无奈一笑。

  随后带着众人前往郊外五里地处迎接荀坚的到来。

  而大老远也可以看见远处尘土飞扬。

  一波骑兵正在赶来!

  吁吁吁……

  众人勒马而停。

  “草民张鲁见过荀将军!”

  “我等草民见过将军大人!”

  张鲁见为首者乃一年轻人,长得高大帅气,身着将军服更有一番英武之气。

  当即也是明白此人便就是荀坚了。

  带人纳头就拜。

  “哈哈哈。”

  “张鲁是吗?不必多礼。”

  “看你们自称草民,是要投诚不是?”

  荀坚微微一笑。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过后来这小子会与益州牧刘焉私通,然后战刘焉的授意下,截断斜谷道,屡次杀害朝廷使者。

  最后呢刘焉还上书说“米贼断道,不得复通”。

  对了,废史立牧也是刘焉这老小子提出来的。

  大汉朝廷到了这般田地,天下有异心者不知繁几,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了。

  “我等愿降。”

  “如此甚好,那么我们就进城吧。”

  “将军,我为您牵马。”

  “嗯?不必如此,张鲁。我与你们一样步行进城吧。对了,张夫子。可否愿意同我讲讲你们五斗米教的教义?”

  张鲁倒颇为谦卑,还欲要亲自为荀坚牵马。

  可荀坚哪里会在意这种事情?

  他从不觉得这样会高人一等,更不觉得这样自己就会有什么与众不同。

  彼此都只是动物罢了。

  人生而平等!

  尊重张鲁,也就是尊重他自己。

  荀坚邀张鲁同行(步行)。

  而张鲁见状更是感动不已,这位荀将军出生名门,又年少出任高官!

  几次三番获得战功,回朝廷以后指不定升为什么大官呢!

  可偏偏给人感觉如此如沐春风。

  没有丝毫的架子,也没有丝毫的人心阶级。

  让人亲近敬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