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

第164章 荀圣人!

  荀坚淡然的看着这群义愤填膺的书生。

  荀坚明白这群人更多的是一种愤世嫉俗、是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恶心?”

  “你们这些家伙读了些书,莫非就又觉得自己美好了,好好看看自己的本质是什么,平时遇到问题、困难又有多少小心思。”

  “假大空?”

  “如果能改变如你们几个这样盲目的人们,那么就可以实现人人如龙,也可以实现先贤们所期待的大同社会。”

  “所以我要怎么去夸赞你们呢?”

  “问题是出在人身上的。”

  “我们读书人要明白问题出在哪,要面对问题,要解决问题。”

  “你们这些人啊!总以为自己很厉害,很了不起,甚至可以为将为相,名留千古了。”

  “但显然你们离智慧、离美好、离文明以及离社会性都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大家相约一起来到这里,是想搏一个锦绣前程吧?”

  “不过大家真的认为你们这样做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这一切的不公平了吗?”

  “你们觉得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看这几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家伙,应也是出身较为富庶的人家吧。”

  “各位觉得他们几家是怎么对待佃户、雇农的呢?”

  “这几个家伙平日里与你们相处又是否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呢?”

  “你们在这里闹,如果给你们几个人出头的机会。那么各位又是否愿意谦让呢?或者说这几个家伙成功了,你们能不能受到他们几个的照拂呢?”

  荀坚的话是直戳人心的。

  许多人开始面面相觑。

  而几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带头人更是急道:

  “我们自然可以做到共富贵!”

  “难道你觉得我们同你这种自私自利、为富不仁的人一样吗?你觉得我们会因为口角之争就对平民百姓动手吗?”

  “你派兵马把我们这些人围起来又是想做什么?”

  “你是在欺朝廷无官了吗?”

  有意思。

  这些人有恃无恐的来到这里,是觉得师父(皇甫嵩)、朱叔父(朱儁)他们会站出来帮助他们吗?

  荀坚看着他们大义凛然的模样,不由得觉得好笑。

  “骂我的人是很多的。”

  “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人族是到了文明再进一步的时候了。”

  “如果大家真看得见人间疾苦,希望这一切能够改变。”

  “那么就不得不正视人的问题,盲目(人心)的问题。”

  “人族有且只有盲目无知这一个敌人的。”

  荀坚也不接这些人的话。

  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书生之所以会聚拢在一起,是因为对特权阶级的不满,是对压迫与剥削的不满。

  这些人不是真的对荀坚有什么仇怨,毕竟他们在此之前连荀坚的面都没有见过!

  “哪里有什么盲目(人心)。”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是老祖宗就说过的道理!”

  当即就有人反对荀坚道。

  然荀坚也不恼,他能被荀老荀淑以及其他大佬认可,甚至说是有圣人之资!

  那荀坚就必定是有真材实料的。

  只见他淡然说道:

  “盲目(人心)怎么会不存在。”

  “发物资的时候,你们可以找借口说那些多抢多拿的人是因为穷才这样的。”

  “可是当他们大富大贵了呢?他们看上了别人风韵犹存的老母、别人漂亮的老婆、别人青春靓丽的女儿,于是他们就想尽办法去欺辱了。”

  “如此还能找其他借口吗?”

  “性是正常的。”

  “合理发泄而不去欺辱、强迫别人才是文明的。”

  “其实我想大家都明白劳作没什么不好,不劳作就没有衣食。”

  “不好的地方是人心!”

  “有些人他们自己不想劳作,他们就想尽办法去让别人为他劳作,他们想高人一等。”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无尽的索取。”

  “明明大家制造了100个铜钱的价值,但是他们给佃户、雇工1块铜板都觉得那是恩赐。”

  “明明他们赚了我们应该也能赚,但是就是不允许。”

  “明明应该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活,硬要逼得一个人全包。”

  “明明一年到头就那么两天休沐时期,却还非要剥夺了去。”

  “让大家活的轻松一点、幸福一点,就这么难吗?”

  “现在各位在来看这几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人。他们号召大家来这里,是怎么说的?他们明白问题出在哪吗?”

  “带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功名富贵!”

  “还是要真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而以他们的才能,诸位以为是我能慢慢的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是他们这些自私的蠢货?”

  其实就像先秦时期,某位前辈所作的《北山》一样。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翻译过来就是:“爬上高高的北山,去采山上枸杞子。体格健壮的士子。从早到晚要办事。王的差事没个完,忧我父母失奉侍。”

  “普天之下每寸泥,没有不是王的地。四海之内每个人,没有不是王的臣。大夫分派总不公,我的差事多又重。”

  “四马驾车奔驰狂,王事总是急又忙。夸我年龄正相当,赞我身强力又壮。体质强健气血刚,派我操劳走四方。”

  “有人安逸家中坐,有人尽心为王国。有人床榻仰面躺,有人赶路急星火。”

  “有人征发不应召,有人苦累心烦恼。有人游乐睡大觉,有人王事长操劳。”

  “有人享乐贪杯盏,有人惶惶怕责难。有人遛达闲扯淡,有人百事都得干。”

  其实自古以来大家都明白盲目(人心)是无处不在的。

  可为什么没人想着能改变盲目(人心)呢?

  动物都是趋利避害、盲目无知的。

  人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学会了思考世界与自我,从而也诞生了社会与文明。

  我们难道就真的不能走完这自然性动物向社会性人过渡的文明阶段了吗?

  “这…”

  “我…”

  “您或许真有圣人之资!我开始相信您可以改变这一切了。”

  “荀圣人!荀圣人!荀圣人!”

  这些书生开始变得狂热。

  荀坚为他们指明了改变的方向,同时荀坚的智慧与家世也给了他们信心可以改变。

  几个被乐进打得鼻青脸肿的带头书生在这一刻也彻底沦为了跳梁小丑!

  他们要找垫脚石,实在是找错了人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