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

第149章 军队建设的差异!

  守城对于军心最是考验。

  这归根到底还是人心的问题。

  本来皇甫嵩带领的汉军就是因为劣势而退守长社,在长时间的围困下,人心是极易生变的。

  如此的情况下,皇甫嵩常常登上城门与兵士们共同作战,鼓励士气(人心)。

  “朝廷的援军在赶来的路上了,大家这个时间里就是要相信朝廷,我们自己也要挺住!”

  “放心,本将与你们同在。”

  皇甫嵩,字义真,出生将门世家,安定朝那人。

  名将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

  打仗嘛,无非就是与人斗!

  知人性人心就胜利一半了。

  其他的就是对战略战术、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的调和利用。

  “黄巾贼匪人虽多,但不过都是些歪瓜裂枣,连把像样的刀剑都没有,实不为我们所惧。”

  “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

  “经此一役,我们就都是有经验的身经百战的兵士了。”

  于盲目的人而言,他们活着总是需要一些莫名的希望。

  否则平日里他们就该哭哭啼啼、没事便抱怨命运的残酷无情了。

  但只期望着世道可以自己改变,只希望着能出现英雄来拯救他们。

  这就无异于是把命运交给其他人!

  这不现实的。

  其他人也不是神仙,若要改变就得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

  所以这些盲目的人也常常是需要被引导的。

  否则队伍自己就会崩溃掉!

  而与皇甫嵩带领的军队相比,荀坚带出来的队伍显然更具战斗力。

  面对这些围困,他们常常知道自己别无选择,除了战斗到底,死得体面一点,就不要作其他幻想了。

  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荀坚把思想工作建立在了什长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每十个人的队伍中就要有一个做思想工作的骨干。

  也不是什么洗脑。

  首先要清楚知道人是动物,在没有拥有属于人的智慧、文明与社会性之前,许多人就是与动物无异的。

  平日里有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许多人还是有一个人样儿!

  但打仗了,身处乱世了。

  许多人就该不顾道德与法律,得暴露自己动物的本性了。

  面对这样一群人,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若想不受辱、被残忍的虐待,就要斗争到底!

  让这些动物们害怕你,恐惧你。

  如此他们才不敢招惹你、欺辱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这是荀坚构建军队的底层逻辑。

  但大方向与主旋律自然仍是为属于人的美好与文明而战!

  在这样的精神文明建设下,荀坚带出来的队伍是不容易生变的。

  人心得到了纠正与正确的引导!

  这归根到底其实还是我们人对世界及人本身的认知结果。

  “投降?”

  “我们己吾的兵就没有会投降的。”

  “就是你们这样的畜生多了,这个人世才总不能和谐,人们才会在这里相互搏杀,战争不断!”

  荀坚动员完己吾县兵马,随后就跟随朱儁进入颖川郡境内作战了。

  在此中的战略布局,荀坚与朱儁有了争议!

  荀坚的想法是先清扫这一路上的黄巾匪徒,然后待长社有变,再图作战。

  朱儁则救人心切,认为要以最快的速度去驰援长社,救出他的皇甫嵩好兄弟。

  但奈何荀坚虽名义上听朱儁的,可实际上这些己吾县出来的兵士就没有不听命于荀坚的!

  他们的县尊不发话,皇帝来了也没用。

  荀坚就是己吾县的守护神!

  朱儁感叹于己吾县的团结,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荀坚的得人心。

  而孙坚见自己的将军被辱,也是跳出来骂荀坚以下犯上,对此荀坚只淡淡的看着孙坚,什么是上?什么又是下?

  这不是谁有实力谁说得算的?

  孙坚见荀坚轻视于他,本欲动手。

  被关羽及时怼回去了。

  而荀坚身旁还有典韦与乐进虎视眈眈的看向这孙坚。

  这匹夫一直都这么勇敢的吗?

  乐进有些戏谑的看着孙坚。

  中郎将朱儁都没有多说什么,你这“狗”在这狂吠什么!

  最后朱儁见荀坚的态度坚决,也是妥协了。

  这气得孙坚破口大骂,还说一定要到朝堂上去参荀坚一本!

  这听得朱儁尴尬得直抠脚,以当今天子的尿性,是肯定不会接见孙坚这种“乡野村夫”的。

  而以荀氏的力量,颖川各世家的力量。

  荀坚是肯定能入朝堂的!

  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嘛!

  为此朱儁不得不私底下又强调了一遍孙坚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得罪于荀坚。

  而就在这一路上清扫黄巾匪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少己吾县的兵士英勇就义的场景!

  看着己吾的兵士们如此悍不畏死,朱儁及其带来的人马皆是一脸的复杂。

  “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回到己吾县我们会为他们建立衣冠冢!他们的家人也会在己吾县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优待!”

  “这一路上清扫黄巾,一是为壮大我们的队伍,另一是为实现我们后方的安稳。”

  “这些小股黄巾在我们势大的时候不敢轻易招惹我们,但如果我们与波才所部进入胶着状态呢?甚至是被波才部所败呢?”

  “给兵士们留有退路,有生的希望。他们才不会害怕,彷徨!”

  昔日韩信背水一战,其实就是让兵士们明白他们已经退无可退了,与其等死,或者自己投河,还不如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而此情此景与韩信那个时候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将士们是敢于作战的,如果能心无旁骛的作战,那么就能爆发出应有的战斗力。

  但是如果还担心腹背受敌,或者怕被拦了退路,那么这就一定会出问题。

  如今带着大家荡平了来时路,接下来他们自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搏杀了。

  如果实在打不赢,也有退路不是?

  这作战终究是对人心的把握!

  也像荀坚对朱儁的把握一样,在战略上他们虽然有冲突,但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

  而且谁对谁错还不一定!

  只要荀坚没犯大错,朱儁就不会说什么的。

  洞悉了如此人心后,荀坚自然就敢于去操作!

  如果朱儁下定决心要给荀坚难堪,或使绊子,那么荀坚就得小心翼翼了。

  而这样的队伍也就难以打胜仗!

  这心计都拿来对付、防备自己人了,那还跟敌人打什么仗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