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骗开城门!
黄巾多为无谋之士,且他们武器装备极差。
在如此的情况下,荀坚仍不掉以轻心、麻木大意。
“主人,这些什么黄巾贼匪不过一些歪瓜裂枣耳,让我带人直接冲杀就是了!何必再如此麻烦?”
“???”
荀坚让乐进这憨货带人假扮黄巾智取柳县,这小子倒好直接建议荀坚强攻!
搞得荀坚都是微微皱眉看着这憨货。
乐进见此,也是急忙低下了脑袋。
等着荀坚教训他。
“文谦啊!”
“一定要爱惜将士们的生命,他们也都是有父母家人的,而要培养一个身经百战的土卒也极为不易。”
“行军打仗要多动脑子!”
“哪怕我们的实力远超于他人,也不可说就要全军出击,与人家硬碰硬。”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做法!”
乐进闻言,重重的点头。
“明白了,主人。”
“嗯,那就去做吧。”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能让这些独立的个体和谐的生活在一起,那么这就是需要智慧的。
荀坚是智慧的,并且为他人着想。
那么身边的人又怎么会不以荀坚为核心,听从荀坚的安排,拥护荀坚的领导地位呢?
“韧之,此言大善!”
“为将为人者,皆应如此。”
至从投靠荀坚以来,关羽广泛的读了很多书,但读得最透、理解最深的还是《春秋》。
《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
相传是由孔子所著,战国时期的荀卿(荀子)流传下来的。
所以关羽到荀氏,也算是来到《春秋》这部著作的传承人家来了。
本来春秋里面有很多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关羽看了这些由此对士子贵族感到不屑,觉得王侯将相也不过如此罢了。
但经过荀坚的教化,明白了人族乃自然界动物的一员后,也就少了许多傲气。
大家都是动物耳,如果不接受教化,明白人世间的道理,那么比之其他动物不会更好的。
明白这一点,关羽也是淡然了许多。
“文谦到底还是年轻,有些热血轻狂。如果他能向云长兄长你这样安心读书、明白人世的道理,去掉些浮躁就好了。”
荀坚看着带人远去的乐进,叹息说道。
“文谦这小子有胆气,不怕死。为人也机灵。”
“放在外面也是人才了,会不会是韧之你眼光太高了~”
关羽的这句话是有意有所指的。
能在荀坚身边担任重要位置的,无不是人杰,搞得大家压力都很大啊!
皆想着要如何提升自己,才不会让荀坚失望。
不过话也说回来,哪怕是一头“猪”待在荀坚的身边,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之下,这头“猪”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人。
大家皆有傲气,但面对荀坚就常常感觉自己很浅薄了。
莫说傲气,别自卑就不错咯!
“我也没有苛责过谁嘛。”
“只是遇到了问题,就分析解释了一番,或许其中我也有情绪,但这难道不算人之常情吗?”
荀坚自然明白关羽话里有话。
不过他没有什么要特别解释的,要待在他身边,就必须能跟上他的步伐,不然一头猪待在身边,每天说些蠢话做些蠢事,他不得被其气死了?
就像郭嘉难以同自己父母相处生活在一起一样,当人的三观、认知思想、智慧不在一个层面的时候,是真的难以相处生活在一起的。
如此情况,哪怕父母亲情也同样如此。
如果非要将他们捆绑在一起,那也只是委屈了郭嘉罢了。
但这不是说郭嘉心里面就没有郭父郭母,他也时常牵挂着双亲,也明白如果双亲离去,这个世上就再没有如此爱他之人了。
人世间其实就是这么客观现实。
一个家庭贫困,往往不仅仅是物资匮乏这么简单,而是对世间与人的认知思想也极度贫乏!
而人也只是动物。
如果一个家庭是如此情况,那么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是畏畏缩缩,如同绵羊一般软弱可欺的。
基于这一点,就注定了郭嘉他很难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不会像荀坚一样,这么幸福美好的。
不管是已故的父母,还是祖父荀淑以及三个亲哥哥,他们都拥有相当的智慧与为人的思想。
所以他们相处是颇为愉快的!
虽然彼此之间也总有吵闹、有问题,但几个年轻人那不是还年轻吗?
他们也仍都在改变,并且是在变得更好!
这就是普通人家与真正的书香门第之间的巨大差距。
很多人之所以一定要生孩子,不是他们有什么家产需要继承,而是人世的底层疾苦,他们无力改变也不知道要怎么改变,于是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都是为了自保罢了。
盲目的人之间其实就是趋利避害、是价值交换,他们花很少的代价,甚至是给口饭吃如同养鸡鸭一般养活了孩子,然后就期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能带他们跨越阶级,拥有富足的一切与社会地位。
这无异于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而他们也常常喜欢说爱与大道理。
所以最后可能这也就是导致很多人为什么会慢慢讨厌大道理与口口声声的所谓的爱缘故吧?
不再管关羽作何感想,届时乐进成功混入城中,城门大开,他们就得第一时间冲入城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错失这个机会,再选择强攻的话,哪怕柳县的城墙低矮,但死伤的人仍会成倍的增加。
所以乐进能否骗开城门,以及把握住城门,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另一边,柳城门下。
“喂,兄弟。”
“怎么大白天还紧锁着门啊?如今这天下到处都是我们太平道的人,你们这个样子算什么话?”
“来,放兄弟们进去!”
黄巾匪军中是十分荒唐的,能为统领者,除了一些武德充沛的人之外,大部分其实都是地痞流氓。
因为地痞流氓常常拉帮结派,然后也色厉内荏,对付老实人他们是极为凶残的,但若面对猛人,他们就又是“哈巴狗”。
但不管怎样老实巴交的人还是更多的,于是就出现了黄巾匪的小统领都是些地痞流氓的现象。
乐进曾经也是社会底层,接触过不少这种色厉内荏的地痞流氓。
对付这些煞笔,必然要十分强势。
对付老实人其实也是如此。
让他们感到害怕就对了!
“你们是什么人?”
“看不出来劳资是什么人吗?怎么,你们这些王八羔子连自家兄弟都不认了?今日你们要是不放我们这些兄弟进城,明日劳资们就告诉其他黄巾兄弟,你们柳县的人是什么德性!”
眼见守卫城门的小头目是个胆小之人,乐进更是张狂无比。
而小头目看着乐进这些人不好惹,也是换上笑脸。
“瞧大哥,你这说得什么话呢?”
“快!快开城门!”
“迎大哥们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