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巧遇
李枚伸手一指王潇,眼神坚定地对熊波和唐菊说道:“熊波,她叫王潇,擅长使用狙击枪。我把她交给你们俩,三个月后,必须给我带出一个能在战场上独当一面的好使狙击手来!”
熊波和唐菊对视一眼,深知这任务责任重大,虽觉压力不小,但军人的使命感让他们没有丝毫犹豫,齐声应道:“保证完成任务!”言罢,二人一左一右,带着王潇,身影逐渐融入漆黑的夜色之中,只留下沉稳而坚定的脚步声在空气中回荡。
李枚转身快步走到一个鬼子尸体旁,弯下腰,熟练地从尸体手中拿起一把三八大盖。她拿着枪,径直来到王一清面前,目光带着几分询问,轻声问道:“一清,你会用三八大盖吗?”
王一清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用力点点头,语气中满是喜爱:“我很喜欢这种枪!以前就对它有所了解,也用过几次呢。”李枚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即将手中的枪递向王一清。王一清赶忙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枪,眼神中满是兴奋与专注。她将枪拿在手中,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一番,轻轻抚摸着枪身,仿佛在与一位久违的老友重逢,手指轻轻滑过枪柄、扳机,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把武器的珍视与熟悉。
w
李枚转过身,提高音量说道:“现在时间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刚接到团部的命令,让咱们前往保定,十二点准时出发,都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还没到十二点,夜色依旧浓稠,李枚和郑一就轻手轻脚地起身,开始为出发做准备。他们穿梭在战士们休息的地方,轻声叫醒大家。战士们经过连日的战斗与奔波,此时还沉浸在梦乡之中,被叫醒后,一个个睡眼惺忪,眼神里满是尚未消散的困意。
李枚轻拍着战士们的肩膀,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兄弟们,姐妹们,醒醒!咱们接到团部命令,要去保定执行任务,十二点准时出发。时间紧迫,大家赶紧起来收拾装备,咱们可不能耽误了大事。”
郑一则在一旁,语气坚定又带着关切:“同志们,虽然大家都很累,但咱们肩负使命。保定那边情况紧急,咱们得尽快赶过去。都振作起来,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
李枚在人群中穿梭,来到王一清面前。只见那个黑人小女孩正睡得香甜,王一清心疼她,轻轻将她背在自己背上。李枚见状,赶忙走上前,轻声说道:“一清同志,这一路恐怕不好走,还是我来背她吧。”
w
一边的王潇赶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不用了,谢谢李连长。这小孩醒来要是看不见我们,会害怕哭闹的,她已经习惯了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也习惯一直带着她。所以,还是我和一清来背她吧。”
李枚微微点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还有一件事,这个小妹妹叫什么名字呀?”王一清正准备开口回答,王潇却抢先一步说道:“她叫凯美瑞。”
李枚先是低下头思索了一瞬,又猛地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王潇和王一清,问道:“你们准备好了吗?”两人对视一眼,齐声干脆利落地回应道:“李连长,我们出发吧!”
李枚转身大步走到队伍中间,目光扫过每一位战士,高声问道:“战友们,大家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战士们立刻精神抖擞,一个个大声地回复:“报告李教官,我们把东西准备好了!”那整齐而洪亮的声音,仿佛能冲破这黎明前的黑暗,彰显着这支队伍的士气与决心。
w
郑一一声令下,战士们一个个背着东西,向保定出发。在黑夜,他们相互地扶持,慢慢地潜行。
行了两个小时,突听见熊敏在叫:“林子的人出来。”李枚不知发生了何事,走了上去:“熊敏在叫什么?”
熊敏转身转身见是李枚:“李教官,林子里有人在走动。”李枚仔细地林子里看了一看:“熊敏,林子里面没有人呀。”
熊敏又大声地叫:“你们不出来,我们就开枪了。”说完这话,战士们把子弹上好,准备战斗。
W
这时,从林子深处传来一个中年男人急切的声音:“大家千万别开枪,是我们呀!”伴随着话音,只见林子中的树叶一阵簌簌抖动,从里面陆陆续续走出三十几个人来。他们双手都高高举着枪,做出毫无敌意的姿态。
等他们渐渐走近,战士们才赫然发现,竟是之前和他们并肩作战的国军副排长等人,众人这才纷纷放下了手中紧握着的枪。李枚将背上的枪扶正,快步迎了上去,面露疑惑地问道:“老哥,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国军副排长神色黯然,缓缓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李连长,这事说来话长,暂且不提了。本来按照之前的约定,我们在这儿等候下一步指示,可谁能想到,后来等来的竟是个坏消息——部队被打散了。”
说着,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目光落在另一个国军副排长身上,紧接着说道:“哦,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李连长,我给你介绍个人。”说着,他热情地拉起李枚的胳膊,将她带到那个国军副排长面前,笑着说道:“这位是封三,也是咱们国军的一名副排长。”
w
李枚脸上带着几分笑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哎呀,咱们都认识好几天了,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这时,一旁的封三赶忙接过话茬:“李连长,他叫皮清。”
李枚闻言,向前迈了一步,目光真诚地看着皮清和封三,问道:“皮大哥、封大哥,如今这形势,你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皮清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李连长,我们部队打散了,如今没了去处,我琢磨着,想加入你们,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收留我们?”
李枚又将目光转向封三,关切地问:“封大哥,你呢,打算何去何从?”封三稍稍思考了一下,坚定地说:“我和皮大哥一起,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惯了。李连长,你们愿意收留我们吗?”
李枚听后,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爽朗地笑出声来:“那太好了!我在这里真心欢迎你们加入,热烈欢迎啊!”几人闻言,都没有再多说什么,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彼此心照不宣地紧紧握了一下手,这一握,仿佛是新征程的开始,预示着他们将携手在这艰难的抗战路上继续前行。
w
封三一脸好奇地问道:“李连长,你们这是打算去什么地方呀?”李枚一边熟练地将枪背好,一边干脆利落地回答:“接团部的命令,我们要去保定。”
说罢,李枚转过身,微微压低声音,却又足够让每一位战士听清,喊道:“出发!”
部队就这样迈着坚定的步伐,日夜兼程。在这五天的行程里,战士们穿越山林、涉过溪流,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一步一步朝着目的地前进。终于,在第六天清晨八点整,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保定城前。
这天,阳光格外明媚,似乎也在为他们顺利抵达而欢呼。李枚的心情特别好,连日来的疲惫也被这明媚的晨光一扫而空。她环顾四周,看着战士们略显疲惫但依旧坚定的面容,高声喊道:“大家原地休息,吃点东西补充下体力!”
安排好战士们,李枚独自一人走到一旁,缓缓抬起头,双目静静地凝视着那一轮正冉冉升起的太阳。金色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坚毅又不失柔美的轮廓。她的目光中透着对这座城市的感慨与怜惜,情不自禁地吟道:“古城朝晖映碧空,市井喧嚣晓风融。楼榭错落迎旭日,直隶新篇自此雄。”吟罢,她轻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要是没有战争,这保定城,该是多么美啊……”
w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悠悠传来:“好美的诗呀,究竟是谁写的?”李枚闻声,下意识地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正朝她走来。两人皆身着笔挺的军装,英姿飒爽。
走在前面的那位女子,约莫二十五岁上下,面容精致姣好,宛如春日绽放的花朵。双眼皮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灵动且明亮,仿佛藏着万千星辰。她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一左右,身形比例堪称完美,每一步都迈得优雅而沉稳。肩膀上佩戴的肩章格外醒目,肩章上星星的数量竟与李枚一模一样,看来也是一位连长。她身后紧紧跟着两名战士,一男一女,两人神情严肃,手中紧紧握着枪,时刻保持着警惕。
而另一位女子,同样也是连长身份。她与前面那位女连长身高不相上下,只是身形略显丰腴。她留着一头齐整利落的短发,乌黑的发丝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短发之下,是一双不大不小却透着坚毅光芒的眼睛。她的背上稳稳地背着一支步枪,枪口朝上,更增添了几分英气。
李枚定睛仔细一看,脸上顿时浮现出熟悉的笑容,原来这两人正是夏邱颇有名气的两大连长。李枚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谦逊与期待,微笑着说道:“这首诗是我刚才看着太阳有感而发写下来的,你们觉得这诗写得怎么样呀?”
w
邱连长率先打趣地笑说道:“哟,咱们的大诗人写的,那能不好嘛!简直妙极了!”李枚闻言,收起脸上的笑容,一脸认真地问道:“两位连长,你们特意来这儿,所为何事呀?”
邱连长轻轻一笑,说道:“李枚啊,不瞒你说,我和我部队的人,现在可都成你的手下啦。”李枚听后,一脸疑惑,不禁问道:“两位连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我怎么听得云里雾里的。”
这时,夏连长接过话茬解释道:“是这样的,你们大舅陈老大的部队不知怎么的也被穿越过来了。现在上头决定,咱们团合并了,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旅。你大舅当上了旅长,张团长担任副旅长,而你呀,荣升为三团团长。”
李枚听后,心中既惊喜又意外,紧接着又问道:“夏团长,那郑一和邱连长现在是什么职务呢?”夏连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说道:“李枚,我现在也是团长啦。至于郑一和邱连长具体安排,后续应该会有详细通知。”
w
夏团长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邱连长担任副团长,郑一则出任政委。你和邱副团长各有一个自主选拔人员担任连长的名额,人选就由你们自己斟酌挑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