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找回诺亚的宝石
【当前进入地图:死亡洞穴!】
陆远刚进来,就收到了系统提示。
看到系统提示之后,陆远心中不禁一喜。
正如他所料,他的记忆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这就是洞穴!
新手村最珍贵的宝物——诺亚宝石,就在这个洞窟的最深处。
根据前世的记忆,这颗宝石是被躲藏在这个山洞里的血魔族偷走的。
山洞内各处都有血魔巡逻。
他们的等级很高,可以轻松秒杀这个阶段的玩家。
这次任务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这个洞穴只允许10级以下的玩家进入。
因此玩家只能发挥自己的智慧,或者寻找强大的技能。
另一种方法是盗贼的隐身行动。
前世就有一个盗贼玩家是这么做的,他无意中闯入了这个山洞,然后利用盗贼的潜行技能,顺利的进入了山洞最深处一个看上去像是祭拜殿堂的地方。
然后,他轻松的就取回了诺亚的宝石。
结果盗贼得到了一把非常厉害的匕首,这也是为什么盗贼能够一改当初的菜鸟状态,成为了传奇级高手的原因!
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和完成这次任务所得到的那把匕首有关。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这是一个唯一的隐藏任务,一旦完成,就没有人可以再次完成。
血魔们总不能把宝石再拿走,再放回自己的洞穴吧?
所以,陆远正确的路,是依靠前世的记忆,抄袭别人的作业,得到诺亚宝石。
陆远试探性地往前走,突然看见前面巡逻着三只血魔。
它们看上去像蝙蝠,但其实是人形,通体血红,红色之中夹杂着黑色和凌乱的头发,手中还拿着一把长叉。
显然,他们并不是可以轻易对付的生物。
[血魔](???)
[等级]:???
[生命值]:???
【技能】:???
【描述】:一种栖息在死亡之洞的恶魔,它的手段极其残忍,生性残忍,会攻击任何进入死亡之洞的生灵。
天呐,以陆远现在的水平,查看血魔的属性,只会是一个问号。
只要被击中一次,他绝对会当场毙命。
幸好陆远有【影随】这个技能,可以让他隐身。
[传说技能:暗影追随+2]
【描述】:主动技能,传奇盗贼中极为罕见的神技。消耗150点魔法值,进入暗影状态,可以发动攻击而不被发现。暗影状态下,玩家获得30%伤害免疫。持续2分钟,冷却时间:25分钟。(注:不可升级)
当前技能等级,持续时间为2分钟。
但是陆远却开启了克劳斯的祝福,让接下来的技能效果翻倍。
这样一来,他瞬间获得了60%的伤害免疫,而且技能持续时间,变成了4分钟!
陆远化作一道影子,消失在虚空之中。
四分钟的时间,陆远可以自由行动。
对于熟悉路线的陆远来说,这就足够了!
陆远径直向前走去。
当他路过三只巡逻的血魔身边时,果然,他们并没有注意到陆远。
他就如同空气一般,根本就不存在。
成功!
陆远心里一喜。
不愧是传说中的技能!
陆远可以大摇大摆的往前走。
死亡洞穴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难受的恶臭。
还有一股阴森的气息。
这大概和血魔族的生活习性有关。
洞穴的墙壁上摆放着一些火把之类的东西。
这些火把刚好能够提供一些光亮。
昏暗的灯光下,陆远几乎辨认不出路线。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应该一直往前走一段时间就会到达一个路口。”
陆远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默默规划着路线。
只有四分钟,他不能浪费时间!
否则,一旦他的潜行结束,随时都会被血魔杀死。
很快,陆远就来到了路口。
而在这个路口,还有数头血魔守护着。
它们看上去十分凶猛。
“看到路口后,走左边的路,穿过两个路口,然后右转。”
陆远一边跑,一边心里想着。
他用出了他最快的移动速度!
他向左转,穿过两个路口,然后向右走。
“我稍后应该会看到一个血魔雕像,但不是在这个房间里。我需要进入下一层。”
果然,陆远很快就来到了一间放置着血魔雕像的房间。
一个巨大的血魔被雕刻出来并放置在房间的中央。
但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血魔们想要这座雕像,到底是为了什么。
房间门口有两只血魔守护,想必这尊雕像相当重要。
话虽如此,但他一进房间,就没再见到血魔了。
陆远很快就来到了房间内那座巨大雕像的后面。
“雕像的背面可以打开,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条通往下一层的通道!”
随后,陆远果然找到了雕像背后的机关,轻轻按了下去。
“咔嚓咔嚓!”
雕像背后,地面开始轻微震动,石板裂开,出现一道通往下一层的阶梯。
幸好,响声不太大,没有惊动外面的两名血魔守卫。
否则的话,他们肯定会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时候,陆远的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
陆远顺着出现的楼梯走了下去。
走下去,陆远发现,底部竟然有璀璨的光芒散发出来。
一道道明亮的光波从下方传来。
“这应该和诺亚宝石有关。”陆远心中猜测道。
果然,当他到达底部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座祭坛。
这座祭坛,是一尊极其夸张的血魔形态。
和他刚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血魔之神。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陆远根本就不在乎。
相反,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祭坛上的诺亚宝石上。
周围的光芒,大部分都是诺亚宝石发出的。
周围火把的光芒,不如诺亚宝石散发出的光芒那么强烈。
它就像是一块发光的宝石,散发着柔和明亮淡淡的黄色光芒,令人赏心悦目。
“是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