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夫妻有点怪
北陈国境内,京城正南方五十里外,有座猫儿山。山上有一座古寺,寺内有阵阵钟鸣传来,于山中扩散,传到山下的一处小村落中。
山底的下村民皆是议论纷纷,自从本国的九皇子出家当和尚后,这山上每天便传来怪声,于日出而响,日暮作结。
寺内,有一幼学之童,身穿主持袈裟,坐立于禅垫之上,但袈裟的尺寸过大,时而从男童的肩上滑落,男童不以为然,继续在台前给众僧讲道授业。
男童清脆之音传来:
“闻钟声,烦恼轻,长智慧,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普众生。”
“这口铜器是我于三月前,在菩提树下入梦,经佛祖点化,从而悟出的佛家法器。其名为‘钟’。”男童指着殿内上方悬挂着的青铜器件,说道。
“佛祖曾说,人有一百零八般杂念,要想成佛,你等要想斩尽凡念,需每日手持钟杵,于日出日暮之时,叩钟而鸣。久而久之,则佛陀可成矣。”
“谨遵方丈口谕。”,台下众僧一致回答,一双双望向男童的眼睛里,有着些许尊敬。
讲道结束后,男童于禅垫之中站起,收了收宽松臃肿的袈裟,在众僧炽热的眼光中,转身离去,不料踩到袈裟,脚下一滑,直接摔倒在地。
“哎呦!”男童吃痛一声,揉了揉有些通红的额头。
众僧皆大笑纷纷。
“哈哈哈,小师叔又摔倒了!”
“小师叔你也有今天!”
“原来降龙尊者的转世,也会摔倒啊!”
男童转过身,目光凶凶的盯着众僧,说道:
“笑什么笑,没事干了是吧,该干嘛干嘛去!”
“信不信,今天让你们破了戒!”
随后,众僧戛然而止,一同灰溜溜的出了讲经殿,落荒而逃。
这男童,就是北陈国的九皇子,陈晓。有传闻说,本国的九皇子诞生之时,有奇异天象伴生。更有人亲眼所见,在其皇宫上方,盘踞着一条九爪金龙,金光四溢,照亮了半个京城,有一些病危的老人,在照到金光之后,病患消失,变得生龙活虎起来。之后金龙虚影消散,九皇子就出生了。
北陈国内的老百姓纷纷议论,一传十,十传百,竟传得众人皆知,家家户户都知晓这九皇子乃是金龙转世,天佑北陈国。就连朝廷上下,群臣纷纷上奏,要罢免本朝太子,立九皇子陈晓为太子,移驾东宫,并封九皇子其母,淑妃宁氏为皇后,母仪天下。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北陈国皇帝,文帝陈玄,也是大喜。自己已经生有八子,个个英明神武,气度非凡。他未曾料到,在大衍之年,自己又得一子,还是天上的九爪金龙转世,兴喜之余,便废了大皇子的太子之位,立才出生不过三月的九皇子陈晓为太子。
册封大典当天,皇极殿下方,百官叩首。在其殿前高台之上,有六根缠龙金柱,立在左右。文帝陈玄负手而立,面向百官,说道:
“众卿平身。”
“谢皇上。”百官谢过,纷纷站了起来。
随后,册封开始。文帝亲自宣读昭文。
“今我北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若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九子,九子陈晓,虽三月余,但承天运。今黄道吉日,孤,立九皇子陈晓为太子,建储大典,宜即举行。”
语落,礼乐齐鸣,钟鼓之声,余音绕梁。
礼毕,九皇子陈晓在其母淑妃怀中,被册封为太子。而宁氏也一脸高兴,满脸欣慰的望着自己怀中的儿子,宁氏出身低微,乃是商贾之女,自入宫来,受尽欺迫。如今,风水轮流转,自己生出了这么个宝贝疙瘩,才三月大,就被封了太子。宁氏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自己被封为皇后,是迟早的事情。自然是窃窃欣喜,宁氏得意的同时,时不时目光望向皇后以及其他妃子,满脸挑衅之意。
众妃恼羞成怒,历来只有她们欺负淑妃,可今天角色互换,她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小声埋怨道。
“这个庶民之女,怎么就生了个金龙之子。”
“不就是自己儿子被封太子吗,有什么好得意的。”
“她还没成皇后呢!”
册封结束,众臣皆俯首,说道:“吾皇圣明,五皇万岁万万岁。”
不料这时,三个月大的九皇子,竟开了口,喃喃自语道:
“我..不..愿..意。”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清晰,传入到在座的众人耳中。
“哥才来三个月,你就立我为太子,你是想让哥活不过明晚吗?”陈晓心里暗想。他本是21世纪的一位程序员,某天熬夜加班猝死在公司,重生成了北陈国的九皇子。
虽然他生前不怎么看宫斗剧,但也知道,太子之争,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像他这般连路都不会走,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肯定会遭到其他皇子和妃嫔们的暗算。
一时间,朝野震惊。九皇子才三个月大,就能口吐人言,实乃妖孽。太子之位,也就此作罢。
文帝虽然恼怒,但并没有责怪陈晓,毕竟才三个月就会说话,实在是匪夷所思。不过这也正对应陈晓乃是金龙转世,比之常人自然是有所不同。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七年,这七年中,陈晓长成了一个清秀的孩童。他明里默默无闻,消失在公众眼中。甚至就连金龙异象,也快被人所淡忘。暗中,陈晓学习着这个世界的知识,以及这个世界的组成,国家势力的划分等等。
陈晓了解到,这个大陆上分有十国八雄,共计十八个国家。比之他上一世所处的五代十国还要混乱。诸国常年交战,战火不休。幸亏他所处的北陈国是八雄之一,兵力强盛,国泰民安。寻常国家不敢来犯。
“虽无外患,但有内忧啊。”陈晓叹了口气,眉头皱着。圆圆的小脑袋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神情。
夺位之争,愈演愈烈。其他七位皇子,甚至就连被废掉的大皇子,都在垂涎太子之位。
如果不是他谨慎,每次吃饭前需用银针试毒,早就被毒死好几次了。
“皇宫太危险了,我要去出家!”
于是乎,在其文帝与母妃宁氏的极力反对下,陈晓毅然离去,偷偷离开了皇宫,去了北陈国境内的安若寺,当起了和尚,时间,又过去了三年。
傍晚时分,天色渐微。寺庙内,有一老和尚,正在对着陈晓说道:
“我说师弟,你来我寺,已三年有余,早已取得方丈果位。但为何还要保留凡根,不行剃发之礼呢?”讲话的老僧,便是安若寺的主持,慧云大师。
“师兄你有所不知,佛祖曾托梦告知我,只要心中有佛,不论相貌美丑,都可成佛。我之所以不行剃发之礼,佛祖说我比较帅。可以不行剃发之礼。”陈晓回答道。
“那请问师弟,如何才能更帅呢?”慧云大师不解,虚心请教起陈晓。
“行善积德,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义薄云天,是为帅也。”陈晓滔滔不绝的说着,甚至就连关二爷的形容词也照搬了出来。
“多谢师弟,师兄有所顿悟,先行告退了。”慧云大师似有所感,匆匆告退,回去悟起了道。
陈晓擦了擦冷汗,这是慧云大师这三年来第七次前来告诫他行剃发礼,但次次都让他用不同的借口忽悠而去。
“做个和尚也挺好,三餐稳定,还有五险一金。”陈晓微微一笑,便从腰间掏出来一个牛肉包子,囫囵吞下。只要想吃肉,他就偷偷溜出寺庙,买些肉包偷偷带回来。
他哪里像个和尚。